蔓生四季豆山区改进型秋繁技术
2010-04-03何德良
何德良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由于四季豆种子发育阶段正处于梅雨季节,种子春繁存在着以下弊端:雨水多、湿度大,有利于各种病菌的滋生蔓延,种子容易携带病原菌或发霉;阴雨天多、湿度大,不能及时干燥和脱粒,种子老熟后在荚内容易发芽而丧失种用价值;种子贮藏期间需经历的高温干旱天气使种子活性快速下降。为了消除四季豆种子春繁的这些弊端,顺应前后茬口衔接,并弥补山区秋冬季节气温回落较早、四季豆种子秋繁在时间上相对比较紧的缺陷,我们利用山区相对凉爽的气候优势,对四季豆常规秋繁的播种期进行了改进。所繁的种子不仅外形饱满、来年播后发芽势好,种子带病原菌少;而且由于生长季节较长,产量也高于春季繁种和常规的秋季繁种。多年的实践证明,蔓生四季豆的山区改进型秋繁技术值得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应用。现将其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 地块选择
选择海拔500 m以上,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2年内没种过豆科作物的地块进行四季豆繁种。因为是繁殖种子,有必要进行一定的隔离,以防止串粉。四季豆作为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一般在开花前数小时即自行授粉,所以对隔离条件的要求不是很严。生产实际中要求同一品种集中连片种植,不同品种间适当间隔,间隔距离根据所繁种子等级不同而定,控制在50~300 m。繁种地块选定后,应及时施入基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 kg、三元复合肥30 kg。播种前整地作畦,畦宽(连沟)1.4 m左右。
2 种子准备
根据所繁种子的等级和计划繁种的面积,确定所需种子的等级和数量,生产用种种子田的用种量一般为5 kg/667 m2,应及早准备。一般原种种子田用培育出的新品种,即“原原种”种子,或原有良种经过提纯后,其性状符合原品种标准的种子来播种;良种种子田用原种种子田或上级良种种子田里采得的种子来播种(因四季豆繁殖系数较低,常采用两级良种繁育法扩繁生产用种);生产用种种子田用良种田采得的种子播种。
3 适时播种
四季豆是喜温蔬菜,20℃左右的气温条件最适合其生长发育,花粉发芽最适宜温度为18~23℃,3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不稔花粉增多,花粉管伸长受阻,落花、落荚比较普遍。32℃以上的高温下花粉失去生活力。所以,播种期不宜过早,否则开花结荚时遇炎热高温天气,易引起落花落荚;但也不宜过迟,否则随着生长发育后期的气温下降,种子不易老熟,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海拔500~600 m的山地适宜播种期为7月上中旬,海拔高于600 m的,播种期可适当提前。播种时土壤以湿润为宜,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可提前适当浇水,切不可播后浇蒙头水,以免烂种。播种方式采用直播,每畦播2行。生产用种种子田株距25 cm,每穴播3~4粒种子;原种种子田株距20 cm,每穴播2粒种子。
4 田间管理
4.1 追肥
爬蔓前期要结合中耕,每667 m2施10%~15%的腐熟人粪尿800 kg,为提高施肥效果,可在人粪尿中加入0.2%~0.3%的复合肥;开花结荚初期,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5 kg;以后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液 2~3次。
4.2 搭架引蔓
当四季豆抽蔓10 cm时应及时搭架。选长2.5 m左右的小竹竿,在每穴离植株根部10~15 cm处插入土中,入土深度15~20 cm,稍向畦内倾斜,并列的两根架材在中上部约2/3交叉处用绳扎牢,使其呈“人”字形,并在交叉处放架材作横梁将整畦架材连成一体。为使豆蔓及时上架,生长过程中要按逆时针方向人工引蔓2~3次。
4.3 中耕铺草
四季豆爬蔓前进行中耕,中耕宜浅,不能伤害根系。改进型秋繁四季豆的生长前期正值高温干旱季节、后期也以干旱天气为主,为了降低土表温度,减少杂草为害和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四季豆根系生长发育环境,要对四季豆种植畦面进行覆盖。方法是引蔓上架后,用稻草、秕谷、香菇废菌料等物均匀覆盖畦面,厚度3 cm以上。
4.4 种荚选留
蔓生品种植株上部的荚果,种子大都发育不充实,不宜留作种用。宜选留基部或中部的荚果作种用。一般“人”字架交叉处以上部位的荚果不留作种用,应及时将嫩荚摘除。当植株布满架材时及时打顶,使养分相对集中以供种荚发育,确保种子质量。
4.5 去杂汰劣
为保证种子纯度,从苗期开始就要认真检查制种田,观察下胚轴颜色,初生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剔除生长过旺、过弱、病苗和与大众苗子生长不一致植株,保持所繁品种的特征特性;初花期要根据生长习性、分枝习性、茎色、叶形、叶色、叶量、第一花穗着生节位、花冠颜色情况进行去杂;结荚后还要认真检查荚的荚果形状、长短、颜色、表面特征、结荚率等性状,拔除不符合所繁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种荚采收前,还要根据种株抗性等性状淘汰不良株,确保纯度。去杂汰劣工作可根据所繁种子等级的不同区别对待,繁育生产用种的地块一般只需在初花期和结荚期进行1~2次去杂汰劣。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锈病。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5%咪鲜胺乳油1 000~1 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0%达科宁悬浮剂500~700倍液等药剂防治;锈病可在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粉锈宁)1 500倍液、40%福星乳油 6 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隔7~10天1次,视病情连防2~3次。
5.2 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和豆荚螟。蚜虫可用20%康福多浓可溶剂8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豆荚螟的防治原则是:“治花不治荚,治植株花与落地花相结合”。实际操作中应掌握在清晨6:00~9:00豆花开放时施药,喷在花朵、花蕾和落地花上。药剂可选用5%抑太保乳油1 000~1 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 500倍液或20%绿得福微乳剂800倍液。注意要交替使用不同药剂。
6 采收及采后处理
6.1 采收
种子成熟后要及时采收,以免种子遇雨后在荚内发芽,实际操作中要成熟一批采收一批。四季豆种子一般在开花后35天左右成熟。外观标准为:豆荚由绿色变为黄色,荚壁逐渐失水干缩,曲折不易折断时为采收适期。种荚宜在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收,以防种荚经日晒干燥质脆而断裂或破碎。
6.2 后熟
种荚(特别是未达到种用成熟的种荚)采收后,让种子在荚内后熟几天,能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力。方法是:将种荚放在通风干燥处自然风干5~10天后再行脱粒,注意在后熟期间要避免让种荚受潮。
6.3 脱粒、晾晒、精选与保存
种子后熟后进行晒干脱粒,脱粒后再晾晒3~5天,使种子含水量下降到12%以下。脱粒、晾晒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不同品种间的机械混杂。晒干后的种子要进行精选,去除碎籽、瘪籽、杂质及不纯种子。精选后的种子装袋加标签放在干燥凉爽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