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市蔬菜产业发展回顾及前景展望

2010-04-03何晴之张雄飞

长江蔬菜 2010年22期
关键词:长沙市长沙蔬菜

何晴之,张雄飞

(长沙市农业局,湖南长沙,410013)

长沙经济发达,消费群体大且集中,全市总人口646.5万人,城区人口300多万;交通便利,有6条铁路,3条国道,14条省道和106条县道。其地处洞庭湖平原南端与湘中丘陵盆地间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达270多d,适宜蔬菜周年种植,为湖南省蔬菜生产的优势区域,同时蔬菜生产也是长沙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产业发展回顾

1.1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蔬菜产销体制的改革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长沙市蔬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1980年全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为1 760 hm2,1990年上升到 3 333 hm2,2000 年达 6 667 hm2,到 2009 年发展到近33 333 hm2,播种面积达129 720 hm2。蔬菜总产量由1980年的12.9万t升至2009年的428.1万t,蔬菜生产总产值达44.71亿元。

1.2 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菜农在传统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引进推广应用新设施(材料)、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等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到2009年,长沙市大中棚设施栽培面积达1 533 hm2,防虫网覆盖面积达11 300 hm2,遮阳网覆盖面积达3213 hm2,推广频振式杀虫灯3 787盏,新品种和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覆盖率分别达78%和89%,并逐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喷滴灌节水栽培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此外,在提高生产技术的同时,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生产组织形式从松散型向集约型发展。

1.3 流通体系逐步完善

1955-1982年,一直实行统购包销的蔬菜购销体制,违反了生产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同时,助长了农商两家“坐大船”、“吃大锅饭”的思想,导致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不高,以及蔬菜品种减少,质量下降,上市不均衡,淡旺矛盾突出等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普遍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起将统购包销改为“小管大放”,放中有管,管中有活。1985年进一步完善为“又管又放”,即管计划菜地面积 ,淡季主要品种的生产计划,管淡季、节日和突发性灾害期间大路菜品种的限价供应,管二线基地合同定购和以粮换菜,管国营商业经营和限价经营的比重,放开品种种植计划、经营渠道、销售价格。90年代中后期,进入大生产大流通时代,蔬菜购销全面开放,国营菜店退出市场,农贸市场兴起,出现了“你无我有,你有我早,你早我好,你好我多”的局面,蔬菜质量提高、上市均衡、淡旺矛盾缩小。1991年建成运营的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成交量不断攀升,由90年代初的5万kg左右,上升至2009年的500多万kg。2009年该市场年成交量达216万t,成交额达35亿元,跻身全国“双百”企业,进入行业前5位,成为了服务长沙、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指导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

目前,长沙市蔬菜销售网络基本健全,拥有马王堆、红星两大蔬菜批发市场和160多家农贸市场。本地生产的蔬菜有20%左右销往湖北、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和本省的13个地州市。2009年销往中国香港、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的蔬菜达32万t。与此同时,蔬菜加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全市加工企业有260多家,年加工鲜菜25万多t。

2 蔬菜产业的发展地位

2.1 成为长沙农业的支柱产业及都市现代农业的主要版块

2009年长沙市种植业总产值为146.58亿元,其中蔬菜44.71亿元,约占全市种植业总产值的1/3;此外,随着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观光、旅游农业和农家乐的兴起,蔬菜产业在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长沙市农业的支柱产业。

2.2 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目前,长沙市蔬菜平均667 m2产值达5 000元以上,高的可上万元,比水稻高3~4倍。如浏阳沙龙长发合作社2009年蔬菜种植面积27 hm2,667 m2平均产值达万元以上,其中一季茄子产值就达6 000多元;浏阳友华种养合作社,2010年上半年种植的茄子,到8月中旬已上市3 500多kg,平均2元/kg,产值达7 000多元,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7 500 kg。

其次,随着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50-60年代的芋头瓜菜,到70-80年代的萝卜白菜,再到90年代的鱼肉荤菜。而如今,为了营养、安全、卫生和健康,人们更喜爱时鲜小菜,曰“宁可三日无荤,不可一日无菜,想要吃得好,青菜不可少”。

3 蔬菜产业发展前景

从全国来看,我国蔬菜产业主要发生了以下改变。①增长方式发生了改变。从粗放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集约的内涵式增长;在市场的引导下,产业竞争方式也由单纯得价格战转变为价值战、品牌战;②向营养保健型转化;③向加工方便型转化;④向绿色食品型转化;⑤向新鲜多样型转化。

随着长株潭城市经济一体化,长沙蔬菜产业要做大做强,需改善品种结构、提高效益水平、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发展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实行品牌战略,培育和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健全信息网络,拓展流通领域等方面来促进产业全面发展。

4 长沙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根据长沙市蔬菜产业的现状,结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长沙蔬菜产业需优化区域布局,实施五大发展策略,走生态环保、提质增效的发展之路。

①整体化发展策略 立足产业发展全局,做好蔬菜资源的全面规划、循环再生、整体协调、有序生产,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如大力推进猪、沼、菜等生态生产模式,积极推进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环节的协调发展。

②标准化生产策略 以创建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目标,结合长沙食品安全城市建设,力争蔬菜产业提质升级,实施蔬菜标准化生产,使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③产业化发展策略 围绕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逐步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力争生产效益的最大化。重点是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的生产规模。

④特色化发展策略 根据各区、县基地的资源环境、历史、民俗等自然环境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蔬菜,使蔬菜产业由单一生产向生态、环保、旅游、休闲和医疗保健等多功能的生产方式转变,建立现代化复合生态农业体系。

⑤梯度化发展策略 为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要求,建设长沙现代农业经济圈(蔬菜三环)。即以城区为中心,第一梯度半径30 km左右,为一环都市农业圈,以生产速生叶菜类为主;第二梯度半径60 km左右,为二环优势农业圈,以叶菜类及优质高效特色商品蔬菜为主;第三梯度离城区60 km外,为三环生态农业圈,以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为主,优先发展有机、绿色和加工、外销蔬菜。通过梯度发展策略,努力实现布局科学、差异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的蔬菜产业发展体系。

猜你喜欢

长沙市长沙蔬菜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长沙之旅
奇怪的蔬菜
蔬菜
我眼中的长沙
长沙市控编减编工作的实践探索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蔬菜也“疯狂”
长沙市:长沙市举行地铁应急逃生演练活动
辛卯考联靓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