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效研究

2010-03-23凤舞剑

长江蔬菜 2010年22期
关键词:印楝素长管混剂

凤舞剑

(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农林工程系,江苏徐州,221151)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效研究

凤舞剑

(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农林工程系,江苏徐州,221151)

进行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效试验。从混剂最佳配比筛选及共毒系数测定结果可知,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1∶6的配比为最佳,增效显著,为理想的混剂产品。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表明,该混剂最佳稀释浓度为1 500倍,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治效果好又环保,具有推广价值。

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混剂;牛蒡长管蚜;防效研究

牛蒡长管蚜(Uroleucon gobonisMatsumura),又称红花指管蚜,可为害多种菊科作物,尤其对红花、牛蒡为害最为严重。在植株生长季节牛蒡长管蚜大量繁殖,聚集于叶背吸食植物汁液,使其变黄,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药材减产,并传播牛蒡病毒病,是牛蒡、红花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各种农药单剂防治牛蒡长管蚜,但单一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蔬菜、药材农药残留超标,造成食物中毒,而且导致牛蒡长管蚜对多种农药产生抗药性。

杀虫剂复配作为解决牛蒡长管蚜抗药性问题的有效手段日益受到重视。但盲目混用很难取得理想的防效,还会加速牛蒡长管蚜的抗药性。因此对杀虫剂进行科学、合理地混用,开发出对牛蒡长管蚜具有良好防效的混剂成为当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①供试药剂 室内毒力测定供试药剂:a.40%印楝素原药(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生产);b.95%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药 (安徽巢湖和县乌江镇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田间药效试验供试药剂:a.0.32%印楝素乳油(沈阳东大迪克化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b.2.8%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②供试材料 供试虫源为牛蒡长管蚜,为丰县梁寨以牛蒡(柳川理想)为寄主经多代繁殖的种群,将其置于(28±1)℃的恒温室内,选择生理标准一致的若蚜供室内毒力测定使用。田间药效试验采用田间的自然种群。供试作物为牛蒡,品种为柳川理想。

1.2 试验方法

①室内毒力测定 a.染毒方法。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蚜体浸渍法[1],略有改变。将若蚜挑入底部套有纱布的玻璃环(直径15 mm,高25 mm)内。将玻璃环放在小烧杯内,用吸管吸取1 mL药液淋浇在蚜虫虫体上,并将蚜虫在药液中浸泡10 s,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干药液,将蚜虫转移到备用的干净苹果叶片上,于(28±1)℃的室温下保湿饲养,24 h后检查死亡率。牛蒡长管蚜死亡与否的判断标准为以触动虫体时能爬动或肢体反应较灵活者为活虫,以干瘪、不动或肢体反应很缓慢为死亡。每种处理设5~7个浓度,每个浓度4次重复,每次试虫数在30头以上。

b.数据分析。用DPS2000软件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2],计算LC50(95%的置信限)、相关系数和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混剂的最佳配比。采用陈素清等[3]提出的计算毒力的方法,求其共毒系数,共毒系数CTC={(1/混剂LC50)/[(1/单剂A的LC50)×A的含量]+(1/混剂 LC50)/[(1/单剂 B的 LC50)×B的含量]}×100。共毒系数(CTC)接近100表示相加作用,明显大于100表示增效作用,显著小于100表示拮抗作用。

②田间药效试验 牛蒡长管蚜田间药效试验操作参考FAO的试验准则[4],以及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颁布实施的相关准则进行。

a.试验地点。田间药效试验在丰县梁寨镇牛蒡试验田内蚜虫发生高峰期进行,试验区牛蒡生长基本一致。试验期间气温25.5~30.5℃,风力2~3级,药后第7天降雨11.0 mm。

b.试验设计。每小区按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选取5株旺长新株,记下顶芽下5片叶的活蚜数,然后用手持式喷雾器进行药剂处理,处理参见表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3次重复,以清水处理为对照。

喷药时间为2009年5月28日,应用“WL-AB SC”型机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1961.33~2451.67kPa,喷孔直径1.2 mm,双喷孔喷雾2.5~3 kg/min)全株均匀喷雾,喷药量以叶片正反面大部分湿润,株体均匀着药,稍有药滴下淌为宜。

c.调查项目及方法。每小区调查5株,药前调查每株牛蒡的虫口基数,药后1,3,7 d调查残留虫量,计算虫口减退率,以对照区虫口增减率,计算校正防治效果。

表1 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印楝素单剂及不同配比的混剂对牛蒡长管蚜毒力测定结果和共毒系数的影响(48 h,基于LC50)

表2 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印楝素及其混剂(高∶印=1∶6)对牛蒡长管蚜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毒力测定

①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印楝素单剂对牛蒡长管蚜毒力测定结果的影响 表1显示药剂处理后48 h,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牛蒡长管蚜的致死中浓度为6.113 6 mg/L,印楝素对牛蒡长管蚜的致死中浓度为362.912 4 mg/L,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接近1。

②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印楝素单剂不同配比的混剂对牛蒡长管蚜共毒系数的影响 表1显示不同配比的混剂共毒系数均大于100,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A∶B=1∶6时,共毒系数最大,且牛蒡长管蚜死亡率最高,因此确定最佳配比为1∶6。

2.2 田间药效试验

2.8%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0.32%印楝素乳油按有效成分的最佳配比1∶6进行混配连同单剂一起进行田间试验[5]。结果见表2,2.8%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药后1,3,7 d防治效果均超过了80%,仍然是一个理想的控制牛蒡长管蚜的药剂。生物农药0.32%印楝素乳油500倍液药后3,7 d的防治效果只有76%~78%,二者按有效成分1∶6比例进行混配后的600,1 000,1 500倍液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0.07%,89.16%和85.87%,三者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从降低药量和环保的角度上,建议生产上使用1 500倍液。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从混剂最佳配比筛选及共毒系数测定结果可知,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1∶6的配比为最佳,增效显著,为理想的混剂产品。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最佳稀释浓度为1 500倍,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治效果好又环保,具有推广价值。

3.2 讨论

①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建议在牛蒡长管蚜发生初期用药。合理减少各组分的用量,相对降低农药的施用量,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化学农药用量,从而减少农药在果蔬叶片、果实中的残留量和减轻农药对环境、动植物及人类健康的污染。

②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现配现用是当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虽然存在争议,但如果使用得当,科学合理地复配混用,可起到扩大防治范围,兼治不同病虫害,降低毒性,增加药效,减少用药次数,省工省时和延缓抗药性等效果。

③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性价比高。两种单价不一样的农药复配使用,复配剂成本介于两者之间,与高价格单剂农药相比,使用复配剂每667 m2用药成本当前可节约1.80~6.70元。

④宣传安全使用农药。农药混合后的作用是复杂的,如果混用不合理,可能降低药剂效力,也可能增加对被保护植物的药害,造成减产;而增效有可能使人畜中毒,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必须合理混配,经科学试验后方能推广。

⑤建议科研部门加大混剂的开发和研制。本研究虽未对两药剂中的活性与非(或低)活性结构物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但基于已获得的试验结果,建议研究部门,在今后混剂的研制和开发中,应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混剂的优势,开发好的混剂产品;农药管理部门,也应慎重审批,保证农药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1]黄剑,吴文君.小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1):97-104.

[2]陶岭梅,刘学,顾宝根,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二化螟的生物活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291-294.

[3]陈素清,赵合鸽,彭化贤,等.0.5%印楝素微乳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07,9(1):46-47.

[4]吴文君主编.农药学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40-144.

[5]张志祥,田永清,程东美,等.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稳定性比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1):125-127.

Control Effect of Cyhalothrin and Azadirachtin Mixture on Uroleucon gobonis(Matsumura)

FENG Wujian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Landscape Engineering,Xuzhou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of Bioengineering, Xuzhou 221151)

The optimum mixture ratio of screening and co-toxicity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yhalothrin:azadirachtin=1∶6 ratio is the best ratio for an ideal mixture products.Field efficacy of thei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the optimum dilution ratio mixture concentration was 1 500 times the better control effect of Uroleucon gobonis(Matsumura)and environment-friendly,with a spread value.

Cyhalothrin;Azadirachtin;Mixture;Uroleucon gobonis(Matsumura);Anti-effectiveness study

10.3865/j.issn.1001-3547.2010.22.021

农业高职院校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的策略研究(编号:200832)

凤舞剑(1976-),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昆虫的生态学研究,电话:13685183978,E-mail:fwjedu@126.com

2010-04-15

猜你喜欢

印楝素长管混剂
CO2驱气溶性降混剂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
甲酸乙酯和异硫氰酸甲酯混用对菜豆象的熏蒸活性研究
状态监测技术在压缩天然气长管拖车在线监控上的智慧应用研究
一种便捷、可视化的CO2驱助混剂评价方法
——高度上升法及其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
长管拖车运行风险与事故分析和基于风险的动态监测
印楝素超低容量液剂中印楝素A的HPLC法快速测定
长管拖车安全应用技术的分析与探究
印楝素水解动力学研究及水解产物结构解析
印楝素干粉的制备及生物活性测定
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防治草原蝗虫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