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科学报改革的关键和出路在于制度创新
2010-04-03李频
李 频
(1.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2.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高校社科学报改革的关键和出路在于制度创新
李 频1,2
(1.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2.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2007年,拜读了《清华大学学报》第 4期朱剑先生的《徘徊于十字路口:变革中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就解析中国媒介现实而言,我敬佩学者直面现实的勇气、深刻观察的识力,也赞佩清单式的问题探究与陈述方式。破解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问题最需要将关系与要素系统考量的结构化研究方法。因此,朱剑论文同时也启发我进一步追问所述十个问题的内在结构关系,其问题的层次和维度各是什么?
两年多来,我全力编撰《共和国期刊 60年》,粗浅涉略了建国以来共和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历史发展。在一个 60年的时段和期刊生态整体中观照高校社科学报,其超稳定的类群特征鲜明突出。集中表现在首创刊群、种群规模持续扩大、功能定位板结三个方面。
其一,高校社科学报群是共和国期刊的第一个期刊群,以 1951年《文史哲》创刊、1952年《厦门大学学报》复刊为先导,成型于 1955-1956年。明显早于 1956-1957年的地方文学期刊群、1958年的中共地方党刊群、画报群。当今中国颇具影响力的高校社科“名刊”大多创办于这两年。
其二,区别于地方文学期刊群、画报群乃至党刊群在 60年中的起伏消涨、最终总体规模严重萎缩、影响力明显下降,高校社科学报总体平稳发展;在国家持续严格控制期刊品种总量的政策导向下,于 1998年批量许可一批高校社科学报由“内部资料准印”转为正式期刊公开发行。高校社科学报一举成为全中国最大的期刊群,占全国期刊总量 1/9。联系 1960年我国因遭受自然灾害物质匮乏而停办了成批的党刊和画报,联系 2003年动用党和政府最高权力清退出 395种期刊,高校社科学报不能不说因为发行量小、专业性强等原因而得到了政府的关爱。
其三,社科学报功能定位走向板结。这里所说的功能定位指期刊传播效果的设定,表现办刊主体追求的办刊宗旨。所以说“走向板结”,在本人看来,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记得 1987年,《文史哲》的刘光裕先生在一内刊撰文阐述他对高校社科学报“非典型性期刊”的认定,其理由主要在于作者、稿件的本校局限性。
“非典型性期刊”的称谓在笔者当时听来真如振聋发聩,但 1980年代的高校社科学报的封闭性似乎远不如后来严重,更没有普遍诟病。“定位准确是办刊成功的根本”,身处市场经济环境,面向市场的大众期刊和难以面向市场的专业、学术性期刊殊途同归;而期刊定位至少有读者 (市场)定位和功能定位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在笔者看来讨论这一问题的逻辑起点。与中国诸多市场化期刊读者定位清晰明确而功能定位模糊相反,高校社科学报则功能定位强化而读者定位模糊。因学术期刊不以盈利为目的,高校社科学报读者定位模糊理所当然。值得讨论的是这批期刊功能定位的性质、认定这批期刊功能定位的权威话语的时点和方式。教育部 1998年 4月发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新闻出版署 1998年 2月发布的《关于建立高校学报类期刊刊号系列的通知》规定,内部学报转为正式学报的条件之一就是:“学报刊登的稿件,2/3以上是本校学术、科研论文或信息。”这说明高校社科学报的功能定位是政府指令。这一指令发出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当时勇于开拓市场的大众期刊在盆溢钵满之后,正开始潜滋暗长着“一刊多版”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主管主办制度是中国期刊的基本制度,高校社科学报功能定位的指令正以这一基本制度为基础,维护了主办单位的利益,阻隔了学报与学界的交互通道。积以时月,功能定位指令又催生、强化了学报封闭办刊的运行模式。而这是与中国加入WT O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和学术转型不相适应的。学术乃天下公器,学报为学校所有,学报人在“公共”学识与单位所有的矛盾冲突中难以伸展拳脚。在我看来,这是高校社科学报的关键症结之一。在共和国 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视域中,以高校社科学报发展为主线,循路径依赖追寻高校学报功能定位指令从个人提出到社团应和到政府指令,从隐话语到显话语到反话语的过程,既是理解高校学报历史发展的重要视角,也是告别“徘徊”乃至突围困境的一个重要抓手。
受中国社会转型引致的学术转型的影响,中国高校社科学报正面临功能定位转换和制度创新的难题。在这里,首先明确功能定位转换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是必要的。高校社科学报 30多年的发展贯穿了一条创新的主线红线,没有以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研究会组织的活动研讨、行为倡议、政策建议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活动,就没有中国高校社科学报当下的繁荣局面。这是应该明确的。但是也应该看到,30多年来的高校社科学报创新因为回避制度创新,或者说制度创新滞后而消耗、抵消了相当一部分创新绩效,挫伤了一批中青年学报骨干的创新激情与创业智慧。高校学报“同质化”的弊端,众所周知,面对主办单位和主办单位的“从众”行为,再智慧再有追求的高校学报人都只能徒唤“无力回天”。面对主办高校“窗口说”的功能定位以及这一功能定位主导下的运行模式,其他再美妙的计划、周全的设想都只能“峰回路转”。回顾高校学报同仁为创“特色”(专栏等)多年殚精竭虑,想到有关单位树立“名刊”以为榜样和引导的良苦用心,我想,是否该换位思考:离开或者回避制度创新,或者说专注于高校学报的编辑出版行为创新而漠视高校社科学报的管理制度创新,单向追求高校社科学报功能转换难以成功。高校学报传播功能转换是高校学报系列化改革的枢纽,制度创新是高校学报传播功能转换的基础。这是否是 30年高校社科学报改革留下的重要的历史遗产和值得总结吸收的经验教训?
制度创新不是说重新设计制度安排,而是指在现有制度框架下遵循现有制度范式重新配置资源,以求更好的制度创新绩效。笔者的以下几点意见提出来讨论。
其一,制度创新的目的是使高校社科学报在国家软实力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知识生产在当今社会中举足轻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于中华民族振兴迫在眉睫,高校社科学报本可于此担当重任。制度创新目的就在释放高校积蓄的编辑创造力、学人的知识生产力,形成高校社科学报种群多样、功能齐全、覆盖全面、开放高效的总体结构,从而使高校的知识生产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高校社科学报在国家软实力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二,制度创新的主角是政府。鉴于以往自下而上的学报改革绩效不够理想,制度创新宜在充分协商沟通的基础上,以政府—高校—学报的位序自上而下进行。因为作为主管单位的政府部门既掌控着相当多的资源,又超脱于作为主办单位的各高校之上之外,政府在高校社科学报制度创新中责无旁贷,应扮演重要角色。
网络的繁盛,碎片化的信息映照了高校社科学报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严密性系统性。在数字传播时代,高校社科学报越来越显示其学术重镇、思想载体的价值和功能,越来越显示其毋庸置疑的长久生命力。但高校社科学报的制度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久持续的努力。学报人任重道远。我只能于运动场边远望并高喊一声:加油。
2010-09-12
李频 (1962-),男,湖南新化人,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印刷学院教授,期刊研究所所长,文学博士。
(于高校学报,我实在外行。龙协涛先生要我参与笔谈,岂敢违命。只得缀以平时点滴观察。我深知题大言浅,更难免语词失度,恳请师友谅解。——作者附注)
(责任编辑 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