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6章 直升机甲板设施

2010-04-03叶邦全

船舶 2010年5期
关键词:扇形示意图旋翼

叶邦全

第6章 直升机甲板设施

叶邦全

5.6.4 海船直升机专用平台

5.6.4.1 直升机专用平台的位置

直升机专用平台的位置应根据船舶的用途及布置情况决定,单体自航海船的直升机平台可设于船舶的首部、舯部或尾部。

直升机平台设在船舶舯部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因为该位置空气湍流的影响较小,由船舶纵摇所引起的垂向运动最小。但是,许多船舶由于布置和作业的原因,舯部区域不可能设置直升机平台。因此,最可能选择设置直升机平台的区域是尾部。该区域的不足之处是受船舶纵摇的影响有较大的垂向运动,而且烟囱的排烟会影响直升机驾驶员。相对来说首部区域受到空气湍流的影响最大,而且由于纵摇和摇首引起的船舶运动幅度最大,因此通常不推荐把直升机平台设在首部。

大型非自航工程船舶(如起重船等)可供选择设置直升机平台的场所较多,既可设置独立的直升机平台(最好靠近生活区),也可利用甲板室顶部扩展而构成直升机平台。

5.6.4.2 直升机专用平台的降落区和限制障碍区

直升机平台甲板至少应设有一个进场和起飞区(FATO),也即着降和起离区(TLOF),通常称为抵离区。并从该区域某参考点开始形成一个同某个规定角度的弧相对应的无障碍扇形面。直升机平台甲板的抵离区以及无障碍扇形面可按直升机的机型选择下列方式之一:

(1)单旋翼(共轴双旋翼同单旋翼)或横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的抵离区可为任意形状,但该区域应有足够的大小,以便能容纳一个圆形区域,其直径应不小于拟使用该区域的直升机旋翼转动时的最大全长(LD)。无障碍扇形面应对应一个210°的弧,限制障碍区域对应的弧为150°,如图5.6.4.1所示。

图5.6.4.1 单旋翼和横列双旋翼直升机甲板及其障碍物限制示意图

图5.6.4.2 纵列双旋翼直升机甲板及其障碍物限制示意图

(2)实施无定向降落的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的抵离区应有足够的大小,以便能容纳一个圆形区域,其直径应不小于当两旋翼前后成一直线时,翼缘最大距离(LD)的0.9倍。无障碍扇形面应对应一个210°的弧,限制障碍区域对应的弧为150°,如图5.6.4.2所示。

(3)用于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的抵离区的大小不能满足0.9LD的要求时,则抵离区的形状可为矩形,但其长边应不小于0.9LD,短边应不小于0.75LD。150°扇形障碍限制区应在长边一侧,如图5.6.4.3所示。直升机只允许在平行于长边方向起飞和降落。

(4)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规定,如果直升机甲板严格限制在昼间使用,并在不大于所用直升机飞行手册规定的最大风速0.5倍、气流平稳、云高300 m以上,能见度大于5 km的条件下,则单旋翼直升机可在以所用的直升机旋翼直径(RD)为直径的直升机甲板上起飞或降落。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可在不小于所用直升机的0.75LD为直径的直升机甲板上起飞或降落。而且他们的抵离区的无障碍扇形面对应的弧为180°,障碍限制区域所对应的弧也是180°。如图5.6.4.4所示。

(5)单体自航船舶或驳船的直升机抵离区可设置在船舯位置,如图5.6.4.5所示。

图5.6.4.3 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矩形甲板及其障碍物限制示意图

图5.6.4.4 温和气候条件下的直升机甲板及障碍物限制示意图

图5.6.4.5 位于船长中间的直升机甲板及其障碍物限制示意图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扇形示意图旋翼
各种各样的扇形
改进型自抗扰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扇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
大载重长航时油动多旋翼无人机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飞行器的设计
多弱连接扇形超流体干涉栅陀螺的性能分析
四旋翼无人机动态面控制
2014年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数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