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六市五类食品中糖精钠含量状况分析
2010-03-28张桂清
张桂清
(吉林省四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四平 136000)
糖精钠学名邻磺酰苯酰亚胺钠,分子式为C7H4O3NSNa·2H2O,通俗名又叫甜精、糖精、可溶性糖精,它是一种最广泛的人工甜味剂[1-3]。由于它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因此考虑安全性问题,各国都严格控制糖精钠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所以准确测定糖精钠的含量,对维护食品安全,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近几年来,一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赚取暴利,在干果、蜜饯、咸菜,葡萄酒等食品中,普遍使用对人体有害无益的糖精钠来代替蔗糖,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糖精钠是目前甜味剂中滥用最多的,其安全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世界许多国家都限制糖精钠的使用量,我国规定糖精钠在≤0.15g/kg。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少数企业为了片面追求产品的甜度,色泽或延长产品保质期,擅自违法过量使用糖精钠等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本文对吉林省各城市5类食品中糖精钠含量抽样结果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抽查对象 对2010年吉林省6个城市流通领域中销售的干果类、咸菜类、蜜饯类、白酒类、葡萄酒类进行抽样监测,共240份。
1.2 检验项目及评价依据 样品的检验项目糖精钠,评价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9.28-2003[4]。
1.3 方法[5]
1.3.1 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230nm 波长,0.2AUFS, 色谱柱:DiamonsilTM(钻石)C18 5μm 250mm×4.6mm 流动相:甲醇:乙酸铵溶液(pH=4,0.02mol/L),(5:95)流速:1ml/min。实验试剂均匀分析纯。全部溶液均采用0.45μm微孔膜过滤的二次重蒸去离子水配制。
1.3.2 试样处理
1.3.2.1 固体样品 将样品粉碎,称取5.00g,约加20ml水放入小烧杯中,用氨水 (1+1)调pH约7,再加水定容至50.0ml。经0.45μm滤膜过滤。
1.3.2.2 液体样品 称取10.00g,放入小烧杯中,水浴加热除去乙醇,用氨水(1+1)调 pH约 7,加水定容至 50.0ml,经0.45μm滤膜过滤。
表1 吉林省六个城市五类食品中糖精钠含量抽查合格率
1.3.3 测定 取相同体积样品液和糖精钠标准使用液各10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法定量。结果见表1。
2 结果
2.1 通过对吉林省6个城市240份样品测定,发现总体合格率较高,已达到89.58%,其中干果类 (带壳瓜子)达到100%、咸菜类达到93.33%、蜜饯类达到80%、白酒类达到100%,而葡萄酒达到66.67%。
3 讨论
这次全国性的食品污染物普查,吉林省主要负责对六个城市流通领域中销售的干果类、咸菜类、蜜饯类、白酒类、葡萄酒类进行抽样监测,共五大类,240份。主要是对吉林省六大城市的超市,批发店,零售摊位进行抽样监测。所选择的这些抽样地点,均是或流通量大,产品齐全的地方,食品添加剂使用按照卫生标准中规定糖精钠的最大使用量[5]。带壳瓜子最大使用量是1.2g/kg,咸菜类、蜜饯类最大使用量是0.15g/kg,配制的葡萄酒,白酒类最大使用量为0.15g/kg。我们供采集了240份样品,其中干果类(主要是带壳瓜子)类60份样品,合格率为100%,咸菜类60份,合格率为93.33%,蜜饯类60份,合格率为80.00%,白酒类 (配制酒)30份,合格率100.00%,葡萄酒类(配制酒)30份,合格率为66.67%。从表1中,吉林省六个城市五类食品中糖精钠含量抽查的结果来看,总体合格率为89.58%,反映了六个城市流通领域食品使用添加剂的状况良好,但是个别生产厂家还在使用食品添加剂,今后我们应该加强监督管理。
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限量及如何标注等都在相关标准中作出了规定,但从企业得到的反馈情况看,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使用限量理解比较透彻,而且对标签标注问题,认为只要不超过限量值,标注与否并不重要,还有些企业对标签标准理解不透彻,认为是只要不是企业作为配料主要添加的添加剂,可不标注,因此,中消协呼吁企业按标准逐步规范产品的标签标注,诚信生产经营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呼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国家标准宣传贯彻力度,加强监督和检查,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推动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1]周 彤,戈早川.多波长线性回归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饮料中糖精钠和苯甲酸[J].分析试验室,1999,18(3):87-88.
[2]倪 东.冷冻饮品中糖精钠测定之我见[J].林区教学,2006,22(3):90-91.
[3]邹 昱.四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果冻中的糖精钠[J].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431-1432.
[4]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标准[S].2007:71.
[5]GB/T5009.28.食品卫生检验方法[S].理化部分㈠.2003: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