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实用太阳能充电器的研制

2010-03-28卢雯兴陈绍南李如琦

装备制造技术 2010年8期
关键词:充电电流充电器电感

龚 舒,卢雯兴,龚 畅,陈绍南,李如琦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南宁 530004)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而备受关注。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包括光热转换和光伏发电两方面,光伏发电已经成为电力电子的研究热点之一[1~2]。锂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3],随着太阳能电池板性价比的提高,由太阳能直接为锂电池提供充电能量,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太阳能充电器的研制过程,分析了这种充电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实验结果。

1 系统结构

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及功率随光照强度波动较大,因此首先将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波动电压经电压变换电路后,转变成充电管理电路所需要的稳定电压,根据电池电压,充电管理电路可对电池进行预充、恒流、恒压3阶段充电,从而提高充电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此外,可根据太阳光照情况,手动调节充电电流大小。为此,将太阳能充电器系统框架确定为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2 电压变换电路设计

2.1 Buck变换器的原理分析

图2(a)是Buck变换器的电路图,主要工作波形如2(b)所示,其中,IP、IR分别是电感电流的峰值和波动值,D、D'、T 分别是开关管导通占空比、二极管导通占空比和开关周期。

在一个开关周期结束时,根据电感电流是否为零,Buck变换器可工作在不连续导电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和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4~5]。由图2(b)可知,各支路电流的直流分量为:

图2 Buck变换器

各支路电流的有效值分别为

其中fS为开关频率,定义为fS=1/T。

由能量守恒可知

由电感电压的伏秒平衡可知,

联立式(1)、式(6)、式(7)、式(8)可解得,DCM 与 CCM 的临界电感值为

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输出电容上的纹波电压的峰峰值分别为[4~5]

由以上分析可知,若电感感量大于LC,则变换器工作在CCM模式;反之,变换器工作在DCM模式。CCM模式的电感值大,具有电流应力小和输出纹波小的优点,DCM则反之。

2.2 电路设计

太阳能电池板为Buck变换器提供能量,充电管理电路是变换器的负载,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该级的设计参数为:输入电压5.5~12 V,输出电压4.7 V/550mA,输出纹波电压50 mVpp。

实验电路及其参数如图3所示,其中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参数为:标称功率5W,工作电压8.75 V,工作电流0.56 A,尺寸190mm×255mm×18mm。

图3 电压变换电路

IC1为主控制芯片,型号LM2596T,内部集成PWM控制电路和主开关管,各引脚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LM 2596T 的引脚功能

为了提升转换效率,Buck变换器设计在CCM模式,将已知参数代入式(9),可得到L1的最大临界电感值为17μH,取电感感量为47μH,即可保证在1/2额定负载且输入电压变化的情况下,变换器仍然工作在CCM模式。由2.1节的推导,可以算得,流过IC1内部主开关最大电流的直流分量和有效值分别为0.47 A和0.51 A(低压输入时),LM2596最大电流为3 A,完全可满足要求;流过续流二极管D1最大电流的直流分量和有效值分别为0.33 A和0.44 A(高压输入时),选用SB240可满足电压、电流应力要求,并留有较大余量。C1、C2为输入滤波电容,并兼能量缓存的作用。R1、R2、R3、Z1、Q1 组成输入欠压保护,使得IC1在输入电压高于4.7 V时(约为5.4V)才能工作。C3决定输出电压纹波,由式(10)求得。输出电压由R4、R5决定,由下式求得

3 充电管理电路设计

3.1 锂电池充电特性曲线

理论和实践证明,锂电池的充放电,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锂电池一般是分阶段进行充电,充电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锂电池的充电曲线

当电池电压小于VMIN时,用较小电流IPRE进行预充电;当电池电压大于VMIN,小于VREG,用较大电流IREG进行恒流快速充电;当电池电压上升至VREG,进行恒压充电,在充电电流减小至IPRE时,充电完成。

3.2 电路设计

充电管理电路采用BQ2057C作为控制芯片,封装为TSSOP,其各引脚功能如表2所示。

表2 BQ2057C的引脚功能

图5 充电管理电路

充电管理电路如图5所示,图中VO为电压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C4、C5为瓷片电容,滤除电路中的高频杂波;R8、R9分压后,IC2的4脚电压取为VO的一半,即关闭温度检测功能。充电电流由下式决定

可根据光照情况选择充电电流,在S1闭合时,快速充电模式,充电电流在530mA左右。在S1打开时,慢速充电模式,充电电流在320mA左右。LED指示充电状态,R11为限流电阻,预充和充电时,IC2的5较为高电平,LED灯亮;充电完成后,5脚为低电平,LED等不亮。Q1为线性调整管,在满足电压、电流应力的要求下,应选用高β值,低Vce压差的管子,FZT788B可满足要求。

4 实验结果

在快速充电模式下,电压变换电路的工作波形如图6所示,CH1是D2两端电压,CH2是C3两端电压。可见,在输入电压较大范围的波动下,电压变换电路始终能为电池管理电路提供稳定的4.7 V电压。对于单节860mAh的锂电池,初始电压3.2 V(普通手机的电池欠压保护电压),在快速充电模式下,整个充电过程持续约1.5 h,在慢速充电模式下,整个充电过程持续约2.5 h,充电器的整机效率在62%~80%。

图6 实验波形

5 结束语

本文研制了一款实用的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波动电压,经电压变换电路后,转变成充电所需要的稳定电压,根据电池电压,充电管理电路可对电池进行预充、恒流、恒压3阶段充电,从而提升充电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实验结果表明,该充电器的转换效率高达80%,可在1.5~2.5 h内完成普通手机电池的充电,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卢 琳,殳国华,张仕文.基于MPPT的智能太阳能充电系统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7,42(2):96-98.

[2]吴理博,赵争鸣,刘建政,等.独立光伏照明系统中的能量管理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22):68-72.

[3]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充电器电路设计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4]刘树林,刘 健,寇 蕾,等.Buck变换器的输出纹波电压分析及其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7,22(2):91-97.

[5]张占松,蔡宣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充电电流充电器电感
基于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的PMSM电感失配研究
核电常规岛蓄电池充电电流实验研究
一种新型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研究
头脑充电器
基于NCP1608B的PFC电感设计
基于耦合电感的自均流LL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
铅酸蓄电池充电器设计与实现
悬浮转动的充电器
浅谈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一种宽电压输入DC-DC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