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0-03-26刘超王如意
刘超 王如意
(1.湖南省邵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2.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刘超1王如意2
(1.湖南省邵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2.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目的 评价凝血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止血效果、生命体征改变并记录输血患者的输血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5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输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可减少失血量,减少输血量。
出血 上消化道 凝血酶 兰索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疾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年虽然诊断及治疗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但在高龄、有严重伴随病患者中病死率仍相当高[1]。迅速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是控制消化性溃疡出血,促进溃疡愈合的关键。为评估凝血酶联合兰索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应用凝血酶口服联合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3]
(1)年龄19~78岁;(2)出血部位为上消化道,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3)内镜检查有消化性溃疡或糜烂/出血性胃炎;(4)近期内未用过质子泵抑制剂;(5)治疗期间未用其他可能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及抗酸剂。
1.2 病例选择
(1)治疗组共52例,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为19~77岁,平均年龄(47.3±8.7)岁;胃溃疡10例,复合性溃疡1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5例。(2)对照组共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为20~78岁,平均年龄(47.7±8.8)岁;急性胃黏膜病变5例,胃溃疡8例。复合性溃疡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1例。2组在性别、年龄、症状、病因及出血程度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1.3 治疗方法
在坚持原发病治疗及补液、输血等补充血容量措施之外,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100mL加注射用兰索拉唑6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5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凝血酶2000U溶于生理盐水20mL,口服每8小时1次,疗程3~6d。2组均未用其他止血药和抑酸药。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1d内临床出血症状消失,血压稳定,胃管吸出液中无新鲜血液或内镜下见出血停止;有效:用药2~3d内临床出血症状消失,血压稳定,血红蛋白稳定,低血容量纠正;好转:用药4~6d临床出血症状消失或出血明显减少,低血容量缓解;无效:用药6d后,临床仍有明显出血及血容量继续降低表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显效率加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2.1 2组疗效及输血情况分析
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好转率分别为19.2%、40.4%、36.5%,总有效为59.6%;对照组显效率、好转率、有效率、分别为8.7%、39.1%、43.5%,总有效率为5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组未输血及输血量<2U者41例,输血量≥4U者仅2例;对照组未输血及输血量<2U者22例,输血量≥4U者13例,治疗组输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兰索拉唑并不直接抑制H+-K+-ATP酶,而是通过在胃壁细胞的细胞内小管的酸性环境下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磺酸和次磺酰胺形式的药物,该活性药物与H+-K+-ATP酶的巯基脱水耦联,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可抑制94% H+-K+-ATP酶的活性,迅速提高胃内pH值,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4]。
我院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抑制胃酸的基础上,加用凝血酶口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凝血酶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凝血酶口服联合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减少病人出血量,从而进一步减少病人输血量。避免病人因大量失血致使休克、周围循环衰竭、重要器官灌注不足等并发症,并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血风险,节约血源。
表1 疗效比较[例(%)]
表2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输血量比较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
[2]陈勇.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226~1227.
[3]郭玉珍.兰索拉唑与甲氰咪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09,8(7):89~90.
[4]调查协作组.中国消化性溃疡治疗现状调查报告[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2):1142~1147.
R972
A
1674-0742(2010)07(c)-0121-01
201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