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瓜—水稻—甘蓝生产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2010-03-23陈绍祥粟建文胡新军袁祖华李勇奇

长江蔬菜 2010年5期
关键词:晚稻甘蓝南瓜

陈绍祥 粟建文 胡新军 袁祖华 李勇奇

南瓜—水稻—甘蓝生产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陈绍祥 粟建文 胡新军 袁祖华 李勇奇

湖南环洞庭湖区是国家水稻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比较效益的差异,蔬菜生产面积迅速扩大,2008年蜜本类型南瓜种植面积达2万hm2以上,出现了菜稻争地和蔬菜连作障碍问题,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解决这一重大课题,我们于2007-2008年进行了南瓜—水稻—甘蓝生产模式的研究。2009年开始示范推广,现将课题情况总结如下。

1 试验基地选择

试验示范基地选定岳阳市君山区广兴洲镇广联村1组、2组,为粮菜兼作区。水稻为双季稻,蔬菜主要有南瓜、西瓜、辣椒、甘蓝,土壤肥水条件较好,交通便捷。生产模式有Ⅰ:双季稻+油菜模式(纯稻区模式);Ⅱ:蜜本南瓜+秋冬甘蓝模式(现蜜本南瓜种植区的主要生产模式);Ⅲ:西瓜或早辣椒+甘蓝模式(菜区生产模式)。其中模式Ⅰ效益较低,Ⅱ、Ⅲ模式连作障碍严重,效益逐年下降。

2 对比试验

选定同一生产组、同一片区9个农户,分3组进行早南瓜—晚稻—冬甘蓝栽培与早稻—晚稻—油菜(CK1)、蜜本南瓜—秋冬甘蓝(CK2)2种栽培模式对比试验。每种模式3户,每户2 666.7 m2(一丘田),专人记录物候期、投入品及用工情况,分户测产,并统计效益。

早南瓜—晚稻—冬甘蓝栽培模式一年三茬667 m2平均用工30个,人工成本约1 050元,物化成本705元,成本合计1 755元,产值4 250元,667 m2平均纯收入2 495元;对照模式Ⅰ,667 m2平均用工23个,人工成本约805元,物化成本505元,成本合计1 310元,产值2 112元,667 m2平均纯收入802元,对照模式Ⅱ,667 m2平均用工22个,人工成本约770元,物化成本495元,成本合计1 265元,产值3 034元,667 m2平均纯收入1 769元。试验模式较对照增效41%~211%。双季晚稻收获后不能移栽冬甘蓝,只能栽油菜,效益明显偏低。普通蜜本南瓜成熟偏迟,价格较低,只能实行两茬栽培,试验模式优点在于兴蔬蜜宝南瓜上市早而集中,赶在南瓜市场淡季应市,价格较高,且水旱轮作病虫害少,冬甘蓝生长好,实现保粮扩菜增产增收。由于比较效益高,当地农民通过现场观摩,主动要求改变生产模式。

3 示范推广情况

2009年开始在广联村、西湖村和建新农场(“瓜菜”模式种植区)推广“瓜稻菜”新模式,原“瓜菜”模式14.3 hm2,推广“瓜稻菜”模式20.8 hm2,并进行跟踪服务调查,截止11月30日(一季甘蓝未计入),产量、产值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瓜稻菜”新模式效益明显高于“瓜菜”老模式,且增加一季水稻种植,有效解决了纯稻区农民增收和瓜菜区水稻面积急剧减少的矛盾,是值得在湖南环洞庭湖区大力推广的新模式。

4 瓜、稻、菜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

①品种选择 南瓜必须选用早熟品种,如蜜宝南瓜,晚稻选岳优9113优质稻,冬甘蓝选日本金春甘蓝。

②适时播种 蜜宝南瓜宜早播,必须在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营养块小拱棚育苗,5月中旬坐瓜,膨瓜后期(坐瓜后18~20天),及时播种晚稻,苗龄控制在25天左右,冬甘蓝宜在9月上旬播种,营养块育苗,苗龄30天左右。

③及时定植 蜜宝南瓜于3月中下旬抢晴天定植,覆地膜667 m2植550~600株,晚稻于6月底7月初栽插,冬甘蓝于国庆前后移栽,667 m2植 3 300株左右。

④肥水管理蜜宝南瓜应施足底肥,膨瓜期施一次追肥;晚稻生产与常规比较应减少氮肥、增施钾肥,冬甘蓝应加大底肥用量,前期追肥提苗,防止秋旱僵苗,前期注意治虫。

⑤及时采收上市 蜜宝南瓜于6月下旬采收,既抢早上市,又使土地于6月底7月初提前换茬,晚稻提早栽插,国庆前后收割,并及时定植甘蓝,确保冬前甘蓝正常生长,2~3月上市。

表1 3种栽培模式比较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07

陈绍祥,湖南省岳阳市农业局,岳阳市琵琶王路226号,414000,电话:13786015090

粟建文,胡新军,袁祖华,李勇奇,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湖南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9-12-01

猜你喜欢

晚稻甘蓝南瓜
甘蓝家族中的“颜值担当”——羽衣甘蓝
变色的紫甘蓝
南瓜灯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耐热早秋甘蓝润夏一号栽培技术
早熟甘蓝新品种旺旺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
优质常规晚稻品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