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平墙围画之装饰特点

2010-03-23

统计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原平纹样图案

李 越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中国民间墙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沉积孕育的艺术瑰宝,而一向风靡于晋北地区的原平墙围画,更是以其精细、艳丽、明豁、坚实和考究五大艺术特色冠于晋北一带民间艺林之中,是原平市极富代表性的一种精湛的民间艺术。

墙围画俗称“炕围子”,即指对家庭土炕靠墙面的绘画装饰。原平墙围画的起源已无从考究,但它是从解放后才繁荣起来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墙围画大多出于上世纪70、80年代,所以颜色鲜亮依然光彩照人。在实用的基础上,绘画的装饰美是原平墙围画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具体可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样式上的装饰性

(一)边纹边框的装饰美

原平墙围画最典型的装饰特点是对于图案花边的描绘,素有“精细、丰富、绚丽”之美誉。我们常说取景就是用特定的边框作为辅助手段,把一定的物象组合其间,并以边框为界舍弃另一些东西,使之产生出一种完全不同的审美效果。原平墙围画正是继承了边纹图案组合的结构样式,其中二方连续纹样最为常见,四方连续纹样较少见。

从边框纹样的内容形式上分析,原平墙围画又可分为几何纹和植物纹两种。

原平墙围画常用的几何纹样是勾连雷纹,如汉字“回”一样的折卷状态,这种二方连续的图案又可变化成多种富有形式美感的样式,除平面的绘制,立体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突出。民间老艺人在画好基本的线条结构后,长期的经验积累,使他们可以用色彩来直接表现出三维的空间感。这种“勾连回纹立体纹样”远远望去,就像是用薄木片或硬纸折卷起来一样,在《中华吉祥纹样图典》中称其为“曲水锁纹样”,它可表现出阳光的照射效果、空间立体的真实表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及一种阳刚之美。

在植物纹样中,其基本构造元素多为各种卷曲状枝蔓。我们在一些织锦、帛画中也常见有牡丹花、山茶花、并蒂莲、宝相花为题材的纹样,但墙围画由于受布局的限制,边纹不要求过分华丽、繁缛,在对织锦、建筑纹样的借鉴中,进行了进一步精简、筛选、创新,使之适合于家居的需要,进而达到对画心主要画面的依衬作用,而不至于喧宾夺主,一简一繁,一密一疏,使整个花边图案在植物纹与几何纹的相互排置中能够感受到和谐之美。精于细致,华丽中能够体现出优雅的简洁美,而不至于纹饰间彼此的毫无协调性,使之产生视觉上的不适感。由于植物纹要表现的是一种柔美感,所以曲线样式要运用很多,如“S”形和“Z”形,无论花瓣的造型还是枝叶的曲线都要极尽阴柔之美,且又要显现出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机,即一种动态美。例如,“缠枝牡丹花番茄莲”纹样,卷曲翻卷的叶子如流云又如海浪,托负着如扇形的半侧面角度的绽放牡丹花,不同长势,不同大小的叶子,犹如花那样时儿向外伸卷,形态与风姿在装饰要求上达到了完美的极至。

(二)画心的装饰美

画心的图案是整幅墙围画最光彩照人的地方,它处于画面中心地带,占用面积相对较大,画心的表现形式、内容、风格上不同于边纹边框图案。画心的图案本身就是一幅有内容的画,直接取材于《芥子园画传》、《红楼梦》、《三国志》等插画书籍。具体从内容上分,一种可称之为翎毛花卉图,一种为山水人物画。翎毛花卉画指动物昆虫植物的相互组合图案,如“二八争高”(两八哥配以青柳)、“九菊佳言,佳家逢菊”(均为麻雀菊花)、“松鹤延年”、“五伦图”、“白头富贵”、“孔雀戏牡丹”,还有我们常见的《国色天香》、《金鸟报晓图》、《猫扑蝴蝶》等。墙围画的画心由多幅画组成,按照取景框的审美要求每幅画外框的形状是不同的,有圆形、方形、六边形、双菱形等,比较像古代建筑的窗格布置,用这种取景框式分割处理,有利于彼此拉开空间距离,突出主画面。人物与风景的组合也很常见,比如说一幅黛玉宝玉的组合画像,这种画面经常配以亭台水榭,隐约能看到远处湖岸边的假山、湖面的波纹等,采取人大于山的构图样式,动静结合,以景衬人,再配以文字及印章题跋,完美的画面展现,承袭了国画中追求意境美的绘画效果。有些墙围画以山水画为主,似青绿山水样式,还配以成语或骈句或诗词,最后还要落款,构成一幅较完整的诗画,如“风雨归舟”、“春江花月”、“一窗佳境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等。诗画配合一向是墙围画传统的格调,题句的诗意与画的意境相映成辉,画因有题而更加生色,题亦因画而妙趣横生,形成了诗书画三者不可分割的统一的艺术整体。画心的图案运用散点透视法,构图技法表现直接承袭国画的绘画风格,它不像西方油画那样极具写实性的再现出事物的空间结构关系,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把多种物象有层次、有虚实地安排于画面中,使艺术语言的表达更加含蓄、亲切。

二、色彩应用的装饰性

原平墙围画色彩追求绚丽多彩、丰富明快,区别于代县、繁峙、宁武一带,这些地区的墙围画颜色过分偏暖、灰,呈棕色、暖黄色调,而原平墙围画则以蓝绿色为主色调,较偏冷,看上去非常清新亮丽。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色彩的视觉传达与寓意往往很重要,墙围画也一样,除装饰要求外,也很重视吉祥的表现含义。一般情况下,传统图案的色彩观念主要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意义为主。比如,原平墙围画多出现的颜色为绿色,寓意万年长青,红色寓意四季红火,黄、橙、天蓝也多用,但忌用紫色。原平墙围画总以红绿为常见色,非常亮丽,而几乎少见灰暗的颜色,即便有时出现某些灰色,也只是在必要时少量的使用而已。原平墙围画在设色方面与传统年画非常相近,讲求色彩艳丽、丰富明快,既追求大红大紫的对比,又注重色调的一致性,追求雅致调和的色彩装饰美。有些精美的墙围画,在使用纯度较高的颜色后,常以粉绿、粉青加以调和,特别是花边纹样的渐变色带,普遍采用粉青色调,由深到浅,引导人们的视线,突出了中心地带装饰图案的华美与瑰丽,这种由颜色的明度变化而分层排列组合的纹样,是墙围画边纹装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总之,原平墙围画作为一种实用美术画,既美观又吉祥,深受人们的喜爱。重要的是,它广泛地汲取了中国传统的图案纹样及技法形式的艺术营养,又融合了民俗文化的精华,既有综合,又有创新,既独树一帜,又与其它民间艺术有着渊源联系。现代原平墙围画在题材上基本摆脱了早期一些封建落后的观念,如忠君、歌功颂德的题材,作品充满世俗气息和人间趣味,强调和谐统一是它的美学标准。原平墙围画来源于生活而不拘泥于程式,现代民间墙围画艺人们在艺术上敢于突破、直抒胸怀的创作激情赋予了炕围艺术顽强的生命力,也造就了炕围装饰特有的艺术美感。

[1]刘秋霖,刘 健,王亚新,关 琪,牛 燕.中华吉祥纹样图典[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吴 山.中国历代装饰纹样[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3]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5.

猜你喜欢

原平纹样图案
海港“黑老大”覆灭记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擅写反腐题材的“厅官作家”落马了
梨花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