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体育兴国思想探微

2010-03-23廖祥龙韩淑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领导核心兴国江泽民

廖祥龙,韩淑芹

(1.黄山学院 体育系,安徽 黄山245021;2.黄山学院 社科系)

体育关系着国家民族的盛衰和兴亡.从一穷二白起步,中国人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国民健康素质迅速提高,当之无愧地成为国际公认的体育大国.这来源于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和力量:体育兴国之路.

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体育兴国思想,是继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中国体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他们在各个时期的体育兴国思想,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国体育发展、创新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并在指导我国体育实践时取得了巨大成绩.

当前我国体育存在着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如何应对体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以从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体育兴国思想中找到理论依据和思想启发.研究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体育兴国思想,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整合与提炼他们的体育兴国思想对当前和今后我国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的体育兴国思想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酷爱体育运动,自少年起就喜欢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毛泽东体育兴国思想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1 “体育和军事训练相结合”的强军兴国思想

战争年代的毛泽东必然有一种战争思维,一切要为战争服务,体育也不例外.体育要为战争服务这就是战时毛泽东对体育的总的观点.

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要求各单位军事训练机构要在广大群众中有组织地开展体育运动.1942年毛泽东特别提出“锻炼身体,好打日本”的口号.

建国后长期流传的一个响亮的口号“锻炼身体,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正是毛泽东体育强军兴国思想的集中体现.

1.2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外交兴国思想

在建国后,毛泽东体育兴国思想强烈地表现出体育外交兴国思想,如利用乒乓球外交,打开了中美建交大门.

1.3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强民兴国思想

作为领袖,他时时刻刻关心民族素质,尤其重视体育对增强体质的作用.在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指引下,《劳卫制》和工间操得到实行和推行,新中国群众体育异常活跃和普及.

1.4 “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强种兴国思想

早在1950年6月19日和1951年1月15日,他曾经两次给时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写信说:“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并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1953年他在接见青年团“二大”主席团时,向全国青年发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把身体好放在首位.

2 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的体育兴国思想

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一直都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他不仅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了毛泽东体育思想,积极地推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向前发展,而且在他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又从体育运动的基本方针、工作重点、科学方法、发展方向与前途等方面,富有成效和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体育思想,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

2.1 中国特色“奥运模式”的奥运兴国思想

邓小平曾指示“我们要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正是在中国特色体育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体育界在对外体育交往上,依据邓小平1979年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大胆地提出了一种既坚持原则,又从实际出发并能为各方接受的关于解决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问题的方式,即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允许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在改名、改旗、改徽之后,继续留在国际体育组织中,这就是后来闻名海内外的“奥运模式”.

2.2 “提高水平,为国争光”的争光兴国思想

1983年邓小平为第五届全运会题词“提高水平,为国争光.”半个世纪以来,“为国争光”已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号角.因为竞技运动“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声誉”,所以“作为体育比赛,都得为国家争光.”

2.3 申办奥运会的申奥兴国思想

邓小平体育兴国思想主要表现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发展模式上.中国最早明确提出要申办奥运会的领导人是邓小平同志.他认为“奥运会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可以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既可以展示竞技体育水平,也能展示中国的办事能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申办奥运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从体育兴国的大局来考虑的.申办和举办奥运会既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也是改革开放的一项成果.

3 新中国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的体育兴国思想

新中国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不仅自身对文艺、体育有着广泛的爱好,更致力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事业的腾飞,使中国逐步成为体育大国.

3.1 奥运争光的兴国思想

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发展体育振兴中华”.2000年10月3日上午,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在第27届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江泽民在与代表团成员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信心和力量,他强调中华体育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则富.

3.2 全民健身的兴国思想

2001年11月11日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在接见第9届全国运动会群众体育先进代表时,江总书记强调,体育是关系12亿多人民的大事,一定要抓好.体育工作要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的根本任务.体育在群众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一直强调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其中当然包括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群众体育要注意活动和建设并举,重在建设,要逐步建设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健身环境.

3.3 体育法制的兴国思想

将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式纳入法治的轨道,以不断深化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杰出贡献.例如1996年,江泽民在第3届亚冬会开幕式上对组委会人员谈话时便指出:“我一直觉得,包括我们的体育工作,包括其他部门,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对这个工程的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体育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法制体育思想,在体育界最典型的反映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公布.

4 新中国第四代领导核心胡锦涛的体育兴国思想

新中国第四代领导核心胡锦涛同志十分关心与重视我国的体育工作,努力在全球化条件下使我国体育事业有所飞跃,稳步推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4.1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兴国思想

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必须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2 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兴国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着重强调“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和“办好2008年奥运会”.2008年7月23日,胡锦涛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考察奥运备战工作时就曾指出:“祝愿体育健儿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4.3 奥运争光与全民健身和谐发展的兴国思想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关心支持.”

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继续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继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2009年10月16日胡锦涛在接见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来涌现出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和全国体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时曾强调:“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5 结语

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的体育兴国思想,是继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中国体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他们在各个时期的体育兴国思想,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国体育发展、创新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并在指导我国体育实践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

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的体育兴国思想,虽然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但相互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凸现出一种继承和发展的递进关系.其思想体系一脉相承,实现手段、具体策略都在不断成熟和完善,其实践和认识的水平都是不断进步的,其对我国体育指导既高瞻远瞩,又明察实情,指引前进的脚步,不断推进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并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兴国战略体系,对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崛起与壮大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M].北京:教育出版社,1982

[2]毛泽东与体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江泽民.在会见中国体育代表团时的讲话[N].中国体育报,1996-08-09(1).

[4]伍绍祖.缅怀小平同志做好体育工作[J].体育文史,1997(2):5-8.

[5]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谈体育工作辑录[M].(内部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领导核心兴国江泽民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山歌迎你到兴国
西和赞歌
兴国之歌
手术病人大多吃错了
论领导核心的战略定位与历史意义
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需要坚强领导核心
江泽民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江泽民关于军队后勤改革的重要论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