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句法差异的转化

2010-03-23高庆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被动语态句法介词

高庆华

(西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科技英语翻译一直是译者们感到棘手的难题。通过大量科技英语文体的仔细分析,不难看出,除了专业词汇的特殊性以外,对译者构成最大障碍的其实是其特殊的行文方式。在科技英语中,英、汉行文的最大差异源于不同的句法特征。笔者根据多年的翻译实践和教学研究认为,句法差异的合理转化是提高科技英语翻译质量的关键途径。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科技英语汉译中如何进行句法差异的转化。

一、化被动为主动

科技英语句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频繁使用被动语态,其频率之高是任何其它文体都无法比拟的。根据英国利兹大学John Swales的统计,科技英语中的谓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被动态。这是因为科技英语侧重叙事推理,极力排除主观成分,不带感情色彩,强调客观准确[1]。科技英语中常将主要信息前置。以客观事物即描述的对象作为主语是使用被动语态的直接原因;加之科技英语对句法和表达形式要求很高,当主动式不便表达时,会采用被动式。如:

1. Electrons are known to beminute negative charges of electricity.

2. Air resistance must be givencareful consideration when the aircraft is to be manufactured.

以上两个例句中使用被动语态很好地避免了人称的出现,避免了论述的主观倾向,与前文所提及的科技英语的行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抽象性特征也是一致的。当然现代科技英语中也有进行客观描述而不用被动式的情况,比如倾向于使用自动性强的、表示行动的动词如(emerge, give, send,come,within)等等,为数不少。

与英语明显不同的是,汉语习惯用主动语态。对例1、例2的译文分别采用主动与被动语态的效果进行比较:

1a)电子是被人们所知道的极为微小的负电荷。

1b)大家知道,电子是极为微小的负电荷。

2a)在飞机被制造的时候,空气的阻力应当受到仔细地考虑。

2b)要制造飞机就必须考虑空气阻力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出,两组译文中,a组译文以受事者为主语,使用了被动语态,虽忠实地保留了原文的语言表层结构,但译文却显生硬;b组译文以施动者为主语,采用主动语态,译文流畅自然,很好地表达了原义。这两组译例的对比说明了英语中的被动句和汉语中的被字句并不完全对等[2]。特别是当英语被动句的主语是无生命名词的时候,汉语常常用主动句代替[3]。针对科技英语中频繁出现的被动语态,结合汉语句法的主动化特征,适当地运用“转被动为主动”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科技英语汉译质量,如:

3. All components and parts in the hydraulic pressure and electric control systems are identified clearly, even some of them with light instruction, which makes operation is very convenient.

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中所有元器件标识清楚,部分元器件还带有灯光指示,操作一目了然。

4. A different method is usually employed for welding sheets or plates of metal together which is known as pot welding.

为了把厚薄不同的金属板焊接在一起,通常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点焊。

以上两则译例中,主动语态代替了被动语态,译文很好地表达了原文的含义,读起来更生动自然。

二、以动制静

熟悉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的动词有丰富的形式变化,与主语的人称、时态和语态相关。动词丰富的词形变化使英语的表达具备了自由而又相对严谨的特点。然而在实际表达的时候,由于动词形态变化的约束,人们往往倾向于多用名词,以追求表达自由不受限制。著名语言学家夸克在《当代英语语法》(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探讨了科技英语,认为“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Nomina- lization)”是其特征之一[4]。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在讲究行文结构的科技英语作品中,如果想表达“塞进一个锲子,就可以纠正偏差”的意思,作者一般不会选择“You can rectify the fault if you inserta wedge.”而会选择“Rectification of a faultis achieved by insertion of a wedge.”因为后文通过使用名词词组,将原来的复句变成了单句,简化了行文结构,有限压缩了篇幅;最重要的是叙述的中心“rectification of a fault”得以转移、放在主语的位置,使主题更加突出。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将动词所表达的具体的行为转化为带有性质、状态和结果描述意义的名词,这是科技英语中广泛应用的词义抽象化手段。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英语中的名词或者是由动词派生的名词化结构不仅含有施动的含义,而且能够有效地简化行文结构,达到简洁紧凑的效果;二是科技英语的名词化除了能够使表达更加客观以外,还能增加行文的抽象化效果;而抽象思维在英语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高级思维,是文明的一种象征[5],如:

5. Laser is one of the most sensational developments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applicabilityto many fields of science and its adaptability to practical uses.

6.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have found applicationin international live transmissionof important events.

上面两个例句中,划线部分的名词基本是动词通过添加后缀派生而来的,句子的表达均有简洁客观的效果,这是科技英语“名词优先于动词”,即“名词化”的突出特征[6]。

与英语中的动词相比,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约束,使用方便,原形动词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在句中多次连用、重复甚至重叠。动词词组直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份是汉语中十分常见的现象,汉语句法因而具有“动态倾向(dynamic)”[7,p104]。与科技英语中抽象名词所产生的客观理性的效果恰恰相反,汉语的科技文体通过动词的频繁使用来增强叙述的生动性和说服力,避免读者产生枯燥之感。如下面两组译文对比就可以说明科技英语汉译中语言动态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on its own axis causes the change from day to night.

7a)地球绕轴心的自转,导致昼夜的变化。

7b)地球绕轴自转,引起昼夜变化。

8. Television is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images of moving objects by radio waves.

8a)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对活动的物体的图象的发射和接收。

8b)电视通过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活动物体的图像。

可以看出,a组译文虽然保留了原英语句子的名词结构却嫌生硬,b组译文则将其转化为动词结构(动宾或动副结构),句式灵活,更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容易让读者接受。这就是英汉科技翻译中“以动制静”的转化策略:将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转化为动词结构,发挥汉语的动态优势,有意识地将英语原文充满理性的静态描述转化为更动态的地道汉语,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化整为零

如前文所述,科技英语中大量使用名词来表达本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而名词的大量使用势必造成与之关系紧密的介词频频出现,尤其是介词“of”的使用,如前面例句中的许多名词化结构就是依靠介词“of”的良好衔接而得以形成。在表述复杂概念时,科技英语中长句非常普遍,其中连词、介词、关系词的使用非常必要,如:

9. Many attempts for nearly a hundred years having been made to use this property in a reliable system of signaling, the electric telegraph was made a practical device about the middle of the last century.

10.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 China first experimental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which was propelled bya three-stage rocket and has been inoperation ever since, indicates thatour n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rier rockets and electronics.

独立主格结构例作为简化句子结构的有效手段,例9是个有力证明;例10则很好地说明了:科技英语中的长句离不开短语和分句;而短语和分句之间的紧密衔接又离不开大量的关联词。

除了介词“of”以外,科技英语中的关联词还包括:关系词(which, that, when等)、连词(and, if, or等)以及其他介词(with, over, by, in等)。科技英语应用关联词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的句法特征,被称为“形合”[7,p48];与之相对的汉语句法的特征则是“意合”,即:在短语和分句之间不用或少用关联词进行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短语和分句内在的含义来体现[7,p48]。据统计,汉语中三分之二的因果句不到必要时不用关联词。英语注重形合,注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因而很严谨;汉语注重意合,注重功能、意义,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因而较简洁。如:

11.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12. 他不来,我不去。

13. 玩火自焚。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经指出:“西洋语的结构好象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象天衣无缝,只是一块一块地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8,p141]针对科技英语“形合”的句法特征,汉译时就需“化整为零”,先对原文中复杂的长句结构拆分重组,再根据功能和意义用汉语表达。如:

14.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may be classified as unit production withsmall quantities being made andmass production withlarge numbers of identical parts being produced.

制造过程可以分为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单件生产就是生产少量的零件。大量生产就是生产大量相同的零件。

15. All was clear up some time later whennews came from a distant place thatan earthquake was fe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

过了一些时候,从远方传来了消息:在小铜球坠落的当天,确实发生了地震。这一切终于得到了澄清。

16. Could any spectacle, for instance, be moregrimly whimsical than that of gunners using science to shatter men’s bodies while, close at hand, surgeons use it to restore them?

炮手用科学毁坏了人体,而就在附近,外科医生用科学使其恢复健康,还有什么比这更加荒谬的呢?

前面的论述和实例充分说明,在科技英语的翻译实践中,如果译者能够透彻了解到英汉语句法的差异,灵活运用“化被动为主动”、“以动制静”以及“化整为零”这三种策略,一定能够译出地道流畅而又符合规范的科技译文来。

猜你喜欢

被动语态句法介词
被动语态复习(The Paasive Voice) 九年级 Unit5—7
介词和介词短语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被动语态
句法二题
介词不能这样用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中考被动语态考点精析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