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010-03-23吴倩
吴 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1 开放存取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现状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出版模式和学术共享机制,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打破商业出版者对科学研究信息的垄断和暴利经营,而采取的推动科研成果通过互联网免费、自由地利用的运动。OA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术信息免费向公众开放,打破价格的障碍;二是学术信息可获得性,打破使用权限障碍[1]。OA是服务于科学研究的学术交流系统,从国外发展状况来看,其服务内容主要是数字化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利文献及图书全文。OA最重要的服务方式是OA期刊和OA仓储,还包括个人Web站点、邮件列表服务、论坛、博客、维基、P2P的文档共享网络等形式[2]。国外一些著名的OA资源有公共科学图书馆、开放获取期刊名录、英国伦敦的生物医学中心、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公共医学中心等。
从2004年开始,中国学术界就一直关注和支持着OA运动的发展。2004年,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在北京分别代表各自机构签署的《柏林宣言》,以推动全球科学家共享网络科学资源。2005年7月,由武汉大学举办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上发表的《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表明了图书馆鼓励并积极参与学术信息开放获取的立场和态度。目前,我国提供开放获取资源的平台有奇迹文库、开放阅读期刊联盟、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预印本)等。
2 公共图书馆开发利用OA资源的有益性分析
在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在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及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应支持研究成果以多种方式传播,发展和支持以开放获取模式发表作品。省级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级馆)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创建主题/学科OA库,为用户提供多样性、针对性的服务。
2.1 有效补充馆藏
学术期刊的增加、期刊订阅费用的大幅上升、文献经费的不足等已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文献收藏。各图书馆采取消减图书、期刊的订阅数量,实行馆际互借,开展协调采购及集团采购等措施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OA将使图书馆获得大量免费信息资源。图书馆结合读者需求,调整文献资源的采访计划,开发利用OA资源,既丰富了馆藏,又节约了文献购置经费。
2.2 拓展服务范围
在传统出版模式下,图书馆是读者获取信息的桥梁。在OA环境下,作者可自行出版其作品,读者对信息享有较充分的访问权、获取权和使用权,可直接从网上获取大量免费、高质量的学术信息资源,这一方式打破了传统信息交流中的作者—出版社—图书馆—读者的流通模式,使得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的中介地位被削弱。在OA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利用技术优势与服务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其公益性信息服务职能,拓展服务范围,尽量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一是整合OA资源、网络资源、馆藏资源,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参考和定题情报服务。二是针对国外科技类文献收藏不足的现状,应充分利用OA的学术资源,更好地为学术研究、科研工作服务,体现公共图书馆支持学术、支持科研的服务理念。
3 我国省级馆OA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OA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
为了解我国省级馆对OA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笔者于2009年11月10日~19日调查了我国31所省级馆网站(无法访问的网站和未建立网站的省级馆除外)。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各省级馆OA资源整合、服务效果等情况。调查显示,仅有四所省级馆在其网站对OA资源进行了整合。具体情况如下:(1)山东省图书馆。该馆在其网站主页“电子资源”栏目下设置了“在线资源”子栏目,提供了OA资源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Socolar;(2)吉林省图书馆联盟。该联盟在其主页“数字资源”栏目下设置了“外文库”子栏目,提供了Socolar:open access开放存取期刊一站式服务平台、CnpLinker:open access开放存取期刊集成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链接;(3)天津图书馆。该馆在其主页“网络资源”栏目下设置了“开放获取资源”子栏目。该栏目提供奇迹文库、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中国科技论文在线、e-Print arXiv预印本文献库、Open J-Gate(开放获取期刊门户)、DOAJ、HighWire Press、PMC (PubMed Central)、BMC(BioMed Central)等OA期刊、OA仓储、OA学科仓储的资源,并在每种资源后附有详细说明;(4)上海图书馆。该馆在上海图书馆专业门户网站设置了“免费电子期刊名和相应站点”栏目,该栏目提供了200多种外文免费电子期刊,涉及经济、计算机、目录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
上述提供OA资源的网站中,多数提供的是外文OA资源,只在二或三级类目下提供OA资源的链接入口,只有天津图书馆在一级类目下设有部分实用性强的中文和英文OA资源链接,并对相关资源站点作了介绍。大多数省级馆并没有在主页上对OA资源进行揭示、整理和推荐,更没有对OA的概念、使用规则、检索途径进行介绍和说明,没有针对OA资源设置专题讲座和培训。与高校图书馆相比,我国省级馆对OA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比较落后。例如:据田峰[3]的调查显示,2005年只有 7所高校图书馆介绍了OA期刊和DOAJ,并作了链接;据都蓝、黄如花[4]2008 年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 107 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中,有72所高校图书馆揭示了OA资源,占总数的69.2%。部分高校图书馆做到了OA资源和馆藏资源的有效整合,并有不少高校图书馆把OA纳入到用户培训内容中,对推广和宣传OA资源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3.2 OA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读者对OA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我国省级馆对OA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不乐观。读者对OA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OA资源的利用。自然科学领域的读者对OA资源的认知程度较高,如医学与生命科学的读者和物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读者对OA资源利用较多,而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的读者对OA资源的认知程度较低,利用OA资源非常少,这与OA资源主要在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开展得比较好有关[5]。所以,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学和科研机构才是学术信息的主要产生源和使用者。随着OA期刊的发展,其学科范围早已突破自然科学领域,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文学、艺术等众多科学领域,OA期刊的发展已趋向多元化[6],读者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的读者将更加重视利用OA资源。
3.2.2 读者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的不同影响OA资源的利用
读者的学历和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OA资源的利用。年轻的中级职称人员因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技术,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是利用OA资源的“先锋”。笔者通过对利用OA资源读者的调查发现,阻碍读者利用OA资源的原因主要有:(1)读者对OA资源比较陌生,对OA资源获取方式和检索途径缺乏了解;(2)图书馆工作人员对OA资源的分布比较陌生,对OA的概念认识模糊,没有有效地对馆藏资源和OA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没有对OA资源进行广泛宣传与培训。
3.2.3 馆员对OA资源开发、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对OA的研究主要是在图书情报领域,图书馆成为OA资源的主要宣传平台,馆员则成为OA资源的主要宣传者和推广者。公共图书馆馆员对OA资源的认知程度、对OA资源分布的熟悉程度、信息检索的熟练程度等将直接影响读者对OA资源的利用。
4 对策与建议
4.1 结合本馆实际,有针对性地整合OA资源
一是调整外文期刊馆藏建设。针对本馆的学科范围与读者需求,在重视传统纸质报刊采集的同时,加强电子报刊的采选及OA资源的获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OA资源和订购资源的整合。二是调整中文学术期刊征订策略。合理分配订购经费,减少订购中文OA期刊。三是整合OA资源与馆藏数字资源。各公共图书馆可结合本馆的馆藏和读者需求,对OA资源进行有效重组和导航,便于读者查询。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在图书馆集成检索界面上实现OA资源与网络资源同时检索,通过原文传递、馆际互借等方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4.2 加强OA资源宣传工作和读者培训工作
首先,图书馆应重视OA资源的搜集与揭示,在主页上设立“开放资源”专栏,提高国内外OA资源的链接服务,同时开辟专栏,宣传OA知识,解答读者提问,并定期发布OA信息,使读者了解OA运动的发展概况。其次,在OPAC中突出OA期刊的列表和链接,方便读者在检索馆藏资源的同时,能对OA资源进行同步检索。另外,图书馆应利用学会、年会、论坛、研讨会、讲座、培训等方式,加大OA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影响力,让读者充分认识到OA资源的重要性。
4.3 加强馆员OA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馆员作为OA资源的宣传者和推广者,应熟练掌握各学科OA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发展变化趋势,熟悉OA资源的检索方法、浏览功能及获取权限。因此,图书馆应加大馆员培训力度,使馆员认识到OA资源是图书馆重要的文献资源之一,使馆员掌握各种技术和方法,有效整合OA资源,指导、帮助读者利用OA资源,提升图书馆个性化、学科化服务的质量。
5 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内涵是:开放、平等、免费、政府创建、公费支持[7]。这与OA的理念不谋而合。OA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信息交流方式,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推动,公共图书馆尤其是省级馆应加强馆际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和推广OA资源,让更多的图书馆积极参与到OA运动中,让更多的读者利用OA资源。
[1] 马宏伟,黄显堂.开放存取——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思维[J].图书馆论坛,2007(1):87-89.
[2] 李武,刘兹恒.一种全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6):66-69.
[3] 田峰.论高校图书馆OA资源建设与有效利用[J].图书馆学刊,2009(2):80-81.
[4] 都蓝,黄如花.“211”高校图书馆对OA资源利用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5):58-62.
[5] 吴漂生,邹佑云.基于开放存取资源利用调查及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以宜春学院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5):69-71.
[6] 关涛.2008年开放存取(Open access)年度进展[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2):63-65.
[7] 吴晞.公共图书馆的理念和深图服务立馆的方针[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3):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