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实验区高考化学试题解读及教学启示
2010-03-22段昌平
■段昌平
课改实验区高考化学试题解读及教学启示
■段昌平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经历了5年的试验和探索,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解读分析首批课改实验区三年(2007、2008、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
一、课改实验区三年来化学考题特点
1.选修模块新增知识点考查频率较高,难度不大
从“课程标准”各模块知识内容(主要是选修)安排上看,新教材中选修的知识内容较旧教材有所拓宽加深,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增加了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电子排布,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晶体中的晶格能,分子组成结构中的配合物、手性分子,化学键中的金属键及金属晶体堆积模型。“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增加了有关反应方向判定中的焓变和熵变、能量变化中的盖斯定律,化学平衡中的平衡常数,电离平衡中的酸碱电离理论。在“化学实验”模块中增加了新的检测仪器,如pH计、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由于必修内容中选择的选修模块各地几乎都是“化学与生话”,再加上教育部规定的必选摸块“化学反应原理”。从实验区近三年的化学考题看,这些新增加的知识内容在必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其难度不大,赋分较少,绝大多数考生能顺利完成。
2.试卷考查知识由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整合而成,呈现一定梯度
如果把课改实验区的考卷与非课改实验区的考卷进行对比,发现除新增加的知识内容外,其它主体知识内容没有明显的区别,非课改实验区与课改实验区的考生完全能交叉做。这一现象现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非课改区的考题已经稍稍地向课改实验区的考题靠近;二是课改实验区的考题并未因课改而降低了难度。细品课改实验区的考题不难发现:试卷的主体知识是由两个必修模块(化学1与化学2)与三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或化学实验)]巧妙地整合而成,其特点是在“化学1”、“化学2”和“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基础上,融合了“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或“化学实验”)模块,向理论方面升华,从而组成了知识网络,使高考命题能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区分度。这种整合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源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而又上升到化学基本理论的螺旋式发展,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发展。
3.试卷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呈现自然
近三年课改实验区考卷的一个显著亮点就是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身边的化学问题情景为依托,以学生学过的化学知识为载体,将必修与选修相融合,以此考查学生了解、掌握化学知识的程度,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关注、评价和赞赏化学科学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且这种考查呈现得自然得体,通过高考可以给学生的人生发展留下责任和憧憬。观察发现,广东、江苏等实验区2009年考题中这些情景题占到了整个试题的五分之二以上,涉及海洋资源、稀土金属、化石燃料、生物质能、文物考古、摄影印刷、医药卫生、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燃料电池、沙洲形成等方面,使人耳目一新,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无处不在,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4.试题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难度适中,突出考查综合能力
从首批进入课改实验区的考卷情况看,化学六个选修模块中实际只有4个可供学生选择,而各实验区的选择也不完全相同(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选考模块设置不同,但试题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难度适中,体现了考查综合能力的特点。
5.试卷考查重心由知识转向能力
课改实验区的《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将原“考纲”中的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使考查重心由知识转向能力的力度加大。具体调整为:(1)将原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合并为理解能力;(2)将原来的自学能力表述为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将原来的实验能力扩充为科学实验与探究能力;(4)单列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批课改实验区化学选修模块选考情况
课改实验区的《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更重要的是将这种核心理念——获取和加工信息、科学实验与探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融于“一题”之中,实现了以提供的信息为载体,从加工信息、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实现了考查重心由知识转向能力的转变。例如2009年广东高考化学卷21题(具体试题略)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二、课改实验区高考试题的教学启示
新一轮课程改革与高考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课改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高考可以选拔高素质的人才继续培养,使之成为各个领域知识创新的带头人,以此传承文明,加快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过去人们对人才素质的理解存在偏差,常用掌握的知识含量来衡量人才。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穷尽天下知识,更何况知识在不断发展创新。只有能敏锐地接受、加工、综合、应用新信息的人,才能应对、把握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实践与创新能力而非知识含量。因此,教育的重心由知识转向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使素质教育与高考成功对接,把握好三个关键点。
1.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能力培养
“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能力培养”并非知识不重要,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知识与能力都重要,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一定的知识量作基础,不可能形成能力,更不可能有创新能力;拥有成堆的知识,不会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所学知识没有实际意义。高中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终生管用的人文与科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科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以知识为载体,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应用,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有这种理念作指导,教师就不难处理必修与选修、会考与高考、知识与能力这些关系。
2.由重知识结论转向重获取知识的过程
高考命题经过了以知识为重心向以能力为重心的转变,这是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但课堂教学要实现这种转变是非常艰难的,首先难在教师自身,要使教师从熟悉的应试教育转向不够熟悉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不仅要从思想深处破除守旧观念,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具体表现在摒弃满堂灌、题海战等落后的教学模式,让学从繁重的无休止的低效率的做题对答案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以问题为载体,全身心地投入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组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总结反思、形成规律性认识的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轨道上来。学生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是“活”知识,才能举一反应、触类旁通,顺利通过高考的选拔。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领悟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获得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3.由重知识传授转向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意义建构,教师单调的知识灌输得越多,学生最终掌握的可能越少。所以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一定要注重意义建构知识,学会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义建构能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赞赏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热爱祖国,产生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一中)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