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理

2010-03-22韩新英李广存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器材突发事件

韩新英,李广存

(1.浙江中医药大学 体育部,浙江 杭州 310053;2.中国计量学院 体育军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

体育教育除了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体质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学生处在现实社会里,和其他人一样有着共同的身心发展机制和规律。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智力水平较高,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有极强的主体意识[1]。所以,在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依据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生的身心获得一定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体育教育由于其课程本身具有的对抗性、竞争性等特点,运动场地设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体育教师在课堂设计组织上的疏忽和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事先难以预料的特殊事件,这些体育课堂突发事件是超越体育课堂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2]。体育课作为一门特殊的室外科目,在体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而且体育教师无法用主观意志控制它的出现,突发事件的出现打断了体育教师的正常教学安排,造成了教学干扰。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影响教学效果,重则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在当今 “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和防范体育课堂突发事件,已成为每位体育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

1 体育课堂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1.1 体育项目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体育教学根据项目对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四肢躯干本身的活动外,还会借助于一些器械如跳绳、栏架、球类等器械进行身体锻炼,学生对自身肌肉和器械的掌控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而自身能力有限,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想象不到的突发事件。同时学生在进行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的活动时,身体的相互接触碰撞很容易出现碰伤、撞伤等突发事件。

1.2 教学设计不充分、组织管理不合理

有些体育教师安全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在体育教学的设计中,考虑不全,备课不充分,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如备课时对运动场地安排不合理,造成运动场地人满为患,活动组织调动混乱,特别是投掷项目很容易导致体育课突发事件。

1.3 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差、无视课堂纪律

学生作为体育课的教学对象,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渐趋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自我意识成熟和完善。学生有着强烈的独立倾向和反抗倾向,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已不再是“孩童娃娃”,而是一个已经具有了一定知识才能和人格的在校学生形象,他们强烈地期望充分发展其独立性,摆脱依赖性和幼稚性[3]。

存在身体机能缺陷。有些学生本身存在着特殊疾病或器质性疾病等不适合体育锻炼的疾病,但又不好意思启齿或者没有意识到隐瞒实情的后果,学生和家长应当能充分预见到隐瞒自己病情会产生的后果。假若学校和任课体育教师并不知情,在进行体育锻炼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进行区别对待,很容易导致体育课突发事件,为体育教学活动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

组织纪律意识薄弱。在准备活动阶段,学生忽略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热身不充分,思想不重视。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 有时需要学生互相帮助来完成,学生合作意识淡薄,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能认真地在帮助下完成动作,容易造成突发事故的发生。教师管理方法得当,活动方式合理,正确履行了管理、指导、教育的法定义务,但有的学生仍然不听从教育、一意孤行,造成自身和他人伤害,如学生不听从指挥,同学间打打闹闹我行我素;学生不听从安排、不遵守运动规则动作粗野[4]。

1.4 体育场地设施

许多学校由于体育教学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等原因,体育场地条件差,器材设施缺乏,或场地设施器械不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的安全标准,维修不及时,保护措施不当,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械的安全性认识不够,如果再加之使用不当,也容易导致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1.5 黄蜂、地震等不可预见的原因和不可抗力

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遇到黄蜂、地震等不可抗力自然灾害,会因为不可预见的原因和不可抗力等意外自然灾害,而导致突发性事件的发生,造成对正常体育教学秩序的干扰。

2 体育课堂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

体育教学中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是体育课堂突发事件的源头。对于体育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关键在于预防。

2.1 重视体育活动的显著特征

由于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的项目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要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避免体力不支动作失衡而导致突发事件。

2.2 对教师进行安全教育

体育教师课前应备课充分,准备工作做到位,反复检查场地设施器材,把上课所需器材安排到位,热身活动合理,对学生进行仔细备课,区别对待体质差、纪律意识薄弱的学生,并提前做好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的预防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增强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精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规范技术动作,讲解充分,示范准确,积极采取相应的保护与帮助措施,同时进行分层次渐进式因材施教,尽力避免因自己的教学失误而导致课堂突发事件;对教师进行急救知识的教育,培养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从而顺利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

2.3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学校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技能培训,加强学生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防患未然。安全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并根据不同学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要加强学校体育保健知识和基本安全技能的传授,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各类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场地器材特点和注意事项,掌握保护和帮助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自救自护,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5]。

2.4 加强体育活动场地的安全管理

学校应当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场馆,更新体育器材设施。每学期开课前,应及时关注现有场地设施器材能否满足正常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场地设施器材是否完善,有无安全隐患,杜绝器材设施带病使用和超期服役的现象。并安排专人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维修,为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锻炼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体育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

3 体育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3.1 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体育课堂突发事件有时是难以避免的,一旦发生应及时妥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合法权利就可能受到损害,给学校体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体育课堂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终止或减少伤害的发生,要对受害者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护措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遵循“依法、及时、公平公正”的原则,迅速妥善处理,把所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6]。

3.2 突发事件归责处理

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侵权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7]。在学校体育课堂发生的突发事件中,哪些是责任事件,哪些是非责任事件,如何划定突发事件的责任,是许多从事体育教学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学校的场地、其他公用设施,以及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等,学校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同时还规定几种情形的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无法律责任,如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另外,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8]。在对体育课堂突发事件进行责任界定时,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分析,查找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判定事件责任人。

4 结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分析体育课堂突发事件产生的各种因素,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管理和维护,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管理严格要求,加强师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他人保护意识。把体育课堂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减少体育伤害事故的损害程度,保障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不断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器材突发事件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精准定位,强化服务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