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课艺术
2010-03-22■王莉
■王 莉
王莉,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天津市红光中学副校长;曾荣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三育人”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课改积极分子、天津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河北区首届名师、河北区优秀教师、河北区“十佳”青年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奖,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在新的课程标准里,起“引导”作用的导课无疑肩负着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确立情感基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进而做到“披文以入情”“缘情而悟文”的使命。
一节语文课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关键在于导课。成功的导课或带领学生进入一个优美的意境,或触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或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紧张的神经。总之,导课已经不单单是简单的开场白,导课艺术好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整体效果。《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这就意味着在新的课程标准里,起“引导”作用的导课无疑肩负着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确立情感基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进而做到“披文以入情”“缘情而悟文”的使命。
一、导课的概念及作用
1.导课的概念。
“导课”即新课的导入,在教学中通过一定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它在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的导言,是新课进行的开端。课堂教学的导课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导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导课之所以被称作一门艺术,是因为它有着与其他艺术共同的本质特征——审美性、形象性、情感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构成了导课艺术的特点,形成了导课艺术的魅力。实践证明,教师对导课重视程度的高低以及设计的精心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师导课艺术性的高低,反映着教师审美创造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艺术的基调。
2.导课的作用。
富有艺术魅力的导课,所起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在整个教学中,它起着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引导作用,起着新旧知识逻辑上的衔接作用,起着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起着课堂第一次信息反馈的作用。所以,有人把导课艺术比喻成艳丽的鲜花,它开在哪里,哪里便芳香扑鼻。也有人把导课艺术比喻成明媚的春光,它出现在哪里,哪里便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总之,导课是教师进行课堂第一次调控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结构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导课环节的设计原理
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课在设计上应该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知识获得的心理规律,遵循艺术创作的美学基础。
1.导课设计的心理学原理。
当人的大脑所接受新异事物刺激时,大脑皮层会出现优势兴奋中心,这时大脑会出现紧张而愉快的状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由“奇”引“趣”,由“趣”而生“爱”,这是青少年认识事物特别是学习中的一个心理变化过程。
导课艺术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形成并保持或发展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兴趣及学生对主题的注意力。心理学中关于注意力危机的研究表明:常常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注意力的危机便会到来。第一次危机通常在第15分钟至20分钟之间,第二次危机在第30分钟至35分钟之间发生。因此,在导课时就要将讲课的内容组织好,使人一开始就得到包括美的享受在内的心理满足。
2.导课设计的教学原理。
无论多么成功的导课都必须遵循教学原理。其中,适应与转化原理是教学的基本原理。适应,是指“教”必须与“学”相适应,即教师、学生、教科书、手段、环境等要相互适应;转化,是教师把知识、能力、思想转化出来,成为现实力量。教育一定要适应教育对象的年龄、生理、心理、知识水平和智力状况。适应者便能成功,不适应者便会失败。教师导课时,导课的设计使用必须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课方法。
3.导课设计的美学原理。
正是教师情感上带来的美感和感染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准备投入学习。这预示着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也正是课堂教学导课中的美。在课堂教学这个系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美的反映、美的欣赏、美感的转移,构成了导课中的美学思想基础。导课中的新课导入阶段,美学思想的渗入,使导课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应符合两条最基本的要求:其一是情感转移。成功的导课要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感情变化在师生之间发生同步转移,这也是导课艺术的最高境界。其二是多样统一。成功的导课是有条理的,秩序井然的。在多样中求统一,把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知识,在导课中严谨而有逻辑性地、简洁而深入浅出地诱导出来,就是最具科学美和审美价值的。
三、语文教学中导课艺术的实践探索
语文教学的导课风格,因授课内容、教师教学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情况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六种导入方法。
1.故事导入法。
寓意深刻、幽默、轻松的故事导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教师以一则或几则小故事作为开场,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主题。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一篇内容比较深刻、现实意义比较强的文章,又由于时代背景离现在较远,所以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难懂。于是,我在备课时就准备了这样的导课: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个记者问:“尊敬的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虽然只是一则很小的故事,却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明确了什么是“拿来主义”,使学生记忆深刻。
2.复习导入法。
此法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论语》说“温故而知新”。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新知识的习得离不开个体已有的知识基础。所以,以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能使学生从已知的领域进入未知的境界,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而且起着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蜀道难》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我在讲解《蜀道难》时就很自然地引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为开场白:我们在高二时学过《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文通篇记述梦境中的山水。在诗中,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李白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里的奔马。在诗里,在梦中,李白抖去凡间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时空之中毫无约束地驰骋。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这样的导课无疑引发了学生的比较,为知识的横向联系打下了基础。
3.情境创设法。
语文教学需要合乎逻辑的思考,也需要生动形象的感染。在课的起始时,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创设某种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比如,《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备课时我就联想到了“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历代文人墨客“悲秋”、“伤秋”的情怀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在导课中引入了一些秋的名句名篇,将学生带入了一个秋的意境之中: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和佳句举不胜举,名篇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的《山居秋瞑》、欧阳修的《秋声赋》、峻青的《秋色赋》等;佳句如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路为霜”、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的“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萧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烂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独领三十年代咏秋散文风骚的精品《故都的秋》!我觉得,这堂课学生完全沉浸在我所营造的氛围中,这种情感的酝酿和渲染打通了“人”与“语言”的通道,形成了教师、学生、作者之间的情感统一,从而达到“入情通文”。
4.情感导入法。
一些教师感情充沛,语言跌宕起伏,分寸把握较好,在讲授带有夹叙夹议特点的散文时,可以采用抒情式演说法导课。教师上课时一开始就用炽热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设计《灯下漫笔》的导课时,我倾注了自己对鲁迅先生的一片赤诚,对先生的一生作出了如下总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鲁迅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多年,自从他对我们的社会、人生产生影响以来,其影响力从未减弱过。做这样的猜想,大概并不为过——几百年、几千年之后,无论历史的文化筛选多么苛刻,即使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只保留一个人的位置,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也只能是鲁迅。经典文化的品格在于经得起历史老人的淘汰、时间之流的冲刷,其意义在于对民族的成长、人类的文明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鲁迅及其一生事业所作的崇高评价。我们相信,只要精神在,声音就永远不会消失。今天,我们有幸再次走近鲁迅,谛听鲁迅。当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诵”完这番话时,班里鸦雀无声。我知道,是我的导课发生了作用,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我所“设计”的氛围中了,我的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5.设疑导入法。
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疑而不曾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思维永远是从质疑开始的。疑越多,大脑的思维就越活跃。教师适当地在课前创设疑问、制造悬念,有助于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集中注意力,调节情绪,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学中,在导入新课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使他们开动脑筋,带着问题去学习,以达到质疑解惑的目的。
有的教师认为只有课文才需要导课,作文课就是让学生自己构思去写,教师根本没有必要讲解,更谈不上导课了。其实,好的导课同样适用于作文课,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我在讲解“写出事件的波澜”这一单元作文时就用了这样的导课:你们认为是曲线富有美感,还是直线富有美感?曲线更富有美感,因为它是流动的,它是变化的。写文章也是如此,“文似看山不喜平”。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的情节富于变化、波澜起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并运用这种方法。这样的导课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明确写作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导课中的问题不宜过多过滥,应对本课起到提示作用,不要使学生望而却步。
6.感官刺激法。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时如采用听录音、配乐朗诵、电视录像、实物挂图、学生表演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共鸣。在讲述《内蒙访古》之前,我先给学生放映了一段有关内蒙古草原的幻灯片,并配以如下旁白:内蒙古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在那浩渺无垠的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气魄何等浑厚。这里的大青山在古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从历史的隧道里走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强悍的民族: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这些相继走上历史舞台的民族,像鹰一样掠过,只留下一些古城遗址,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诉说他们过去的荣辱。毕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随着翦伯赞的笔触,去寻觅那废墟中的辉煌,去倾听那辉煌中的苍凉的故事,去感悟那古老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在优美的画面和激情洋溢的旁白的共同渲染下,学生们如醉如痴,心驰神往。此外,还可以用音乐领起课文。例如,我在讲述《诗经》之前,就先请学生欣赏了一段《在水一方》的音乐,舒缓的旋律使他们心旷神怡,为这节课的情境烘托了非常好的氛围。
四、导课艺术的真正意义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实践旨在吸收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经验的同时,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化,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导课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仅仅走到这一步就完结了,那就意味着阅读教学不过是恢复、重建经典课文的作者原意的过程,将课文意义的解释永远置于一成不变之中。如此一来,阅读教学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狭窄的封闭圈,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被人为地缩小了,学生个体解读的创造权利也被扼杀了。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不管是怎样的“导入”,都不是为了甩出一条缰绳拴住学生的情感、思维之野马,让一切皆“入我彀中”;而应该恰恰相反,是抛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课文的体验,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对话,相互取长补短,寻求共同的认识,在达成较正确的共识的同时,允许保留个人见解,从而实现“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的现代阅读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