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唐山的经济转型探索
2010-03-22王丽娜
王丽娜
(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一、资源型城市唐山经济转型的背景
唐山依煤而建、以钢而兴,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还不尽合理。一是资源面临枯竭。目前,唐山市煤炭保有储量只有19亿吨,按现在的开采能力,还能维持50年;铁矿石可开采量33亿吨,按每年开采6 700万吨计算,还可再开采49年;石灰石资源按目前水泥行业3 319万吨的产量,还能维持27年。二是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面临危机。2008年,全市创造的GDP占全省的20%,而能耗总量占全省的30%;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20%左右;万元GDP耗能为2.75吨标煤,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5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三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面临阻碍。2008年,钢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占GDP的20.3%,一旦市场出现较大变化,很容易引起全市经济的大起大落;重工业比重占92.8%,初级产品比重占90%以上,终端产品和高端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就业面临巨大压力。目前,唐山市有近60%从业人员集中在煤炭开采、黑色冶炼等能源原材料领域。经济转型的压力迫在眉睫。随着唐山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均GDP已经超过了7 000美元,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资源尚未濒临枯竭时资源型产业的成熟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佳时期;人均生产总值在3 000美元以上,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模式转变创新的重要拐点,也是体制转换、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唐山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再加上唐山曹妃甸深水大港的加速建设以及发展临海经济战略的实施,更为唐山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二、唐山市实施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1. 唐山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五期间,唐山依然以资源带动的工业作为发展的“火车头”。在2004年河北百强企业名单中,在唐山市的入选企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能源依赖型工业企业有15家,占到唐山市入选企业数的93.75 %,只有1家零售企业不具有资源依赖性。资源型城市的一些弊病已经在唐山市的经济生活中有所暴露: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远远落后于GDP排名、人均GDP排名和税收收入排名;城市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日益扩大等等,已经严重影响到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转型是唐山市的必然选择。城市转型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 解决环境与发展间潜在矛盾的内在要求
唐山市是重工业城市,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引发环境问题。唐山市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破坏程度在不断加剧,资源衰竭与浪费相当严重,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环境,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必然对环境、资源带来更多的压力,因此,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间潜在矛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
三、唐山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途径选择的基础条件
1. 具备雄厚物质基础。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唐山的经济实力已稳居全省首位。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 779亿元,占全省的20%;人均GDP突破5 000美元,大大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部财政收入330.8亿元,占全省的21.6%。
2. 形成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支撑。即“四点一带”开发和唐山16亿吨大油田。“四点一带”是一个战略布局,唐山16亿吨整装优质大油田的开发建设,是“四点一带”战略的“黄金组合”,这种战略组合对推进城市转型的催化效应在今后将日益凸显。
3. 产业支撑能力大大增强。一方面优势产业规模和实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作为第一主导产业的钢铁产业,素质明显增强;另一方面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在同行业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了各类工业园区36个,全市产业发展已开始由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
4. 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去年我市城市化率为49.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并正在强力组织推进以曹妃甸生态城、南湖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为重点的“14421”工程,加快构筑新型城镇化格局。
5. 具有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唐山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具有资源、区位、产业、港口、成本等诸多发展优势,随着环渤海区域经济加速崛起、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的启动实施、河北建设沿海强省战略实施,唐山必将吸引更多的项目,集聚更多的优势生产要素,成为投资热点。
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措施
1. 调整产业布局,加快由内陆型城市向开放型沿海城市转变。加速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生产要素向临港集中,推进“四点一带”开发建设,放大沿海优势,统筹沿海一线开发,实施唐山湾“四点一带”战略。“四点”包括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是贯通“四点”而形成的沿海经济隆起带。使唐山经济融入京津唐三角区、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和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再造唐山经济发展新优势。
2. 调整产业结构,由单一产业支撑向多门类产业拉动转变。重点发展精品钢铁、先进装备制造业、化工、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主导产业链,由过去的一钢独大向七大主导产业链齐头并进转变。在巩固优势产业、壮大主导产业的同时,全方位推进各产业的协调发展。抓住钢铁产业这个立市之本,继续做大做强;并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其他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后续主导产业,实现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门类、多产业支撑。
3. 推进城市形态转型。大力推进曹妃甸新城、南湖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城市“四大功能区”建设,缓解环境压力,加速转变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品位,达到聚集产业、聚集财富的效应。实现由资源粗放利用向循环经济转变。同时,加紧对现有企业实行循环经济改造,严格新上项目的循环经济准入,通过推进清洁生产、三废利用,产品延伸加工以及跨产业配套利用资源等多种途径,促进资源深度利用,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构筑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4. 加快建设产业园区,实现由产业分散发展向产业集群发展转变。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发展产业链经济、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等多种途径,加速形成以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土地和金融上给以更大的支持。着力制定循环经济准入标准、产业链经济准入标准和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标准等政策措施,切实形成明确的产业导向。
5.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求突破。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需加强政策支持,尽快制定出台制定相关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四点一带”实施,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推进钢铁科学发展,制定财税配套政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等,加强金融支撑,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发展,加快建立区域性现代金融体系;加强人才支撑,更好地适应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