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图书馆界的比较研究源流
2010-03-22吴稌年江南大学图书馆江苏无锡214122
●吴稌年 (江南大学 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122)
1 目前国际上认可的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开始期
国际图书馆学界比较图书馆学研究权威J·P·丹顿,于1961年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伯克利图书馆学院主持举办“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班,他于1973年出版了专著《比较图书馆学概论》(The Dimen sions of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在美国,1963年起有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5所大学开设了比较图书馆学课程,可以说,此时期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开始进入高潮,引领这一研究趋向的是美国图书馆学界。
根据丹顿的研究,他认为正式开展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美国的蔡斯·戴恩在题为《比较图书馆学》和《比较图书馆学的益处》两篇论文中,明确提出了比较图书馆学这一概念。这两篇文章被丹顿作为讲述和研究比较图书馆学的起点,在论述有关比较图书馆学的术语、定义与范围、目的与意义过程中,都将其列入研究之首,以此作为他研究比较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1]12
任何的学术研究,都会因个人的局限而带有某些主观性和片面性,正因如此,对学术的研究也就会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丹顿对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同样如此。由于他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不可能将国际上有关比较图书馆学的论著搜集齐全,例如,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研究的高潮期中就已有比较图书馆学方面的论著,因此,对于他对比较图书馆学研究时间的起点问题,需要进行补充、完善。
根据丹顿的观点,“比较学必须具备三个要点:①具体的对照;②多国度、多社会或多文化的因素;③对已知差异的解释”。[1]29这些要点,说明了对于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描述的基础上,缺失这一基础,也就无从“比较”。同时,研究的目的是要对描述进行合理的解释,只有开展了解释工作的研究,才能归入比较研究之列。如果根据这一要点进行判断,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史上能够列入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代表著作,至少可有两部:李小缘先生于1927年出版的《图书馆学》,以及1935年程伯群先生出版的《比较图书馆学》。同年张宏书先生还发表了《比较图书馆》一文。
2 中国图书馆界开始应用比较方法研究时期
中国图书馆界应用比较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可以说在19世纪已开始,当时主要是以介绍国外的图书馆为主,同时兼及我国图书馆(藏书楼) 建设的不足。进入20世纪后,被学人视为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过渡的标志性事件的古越藏书楼的出现,其创建思想和藏书楼运作,已具有了“比较”的思想。“一曰存古;一曰开新”的宗旨,突出体现了古今中外文献尽在搜集之中的新观念。徐树兰先生在《为捐建绍郡古越藏楼恳请奏咨立案文》[2]中,关注“各邦国势盛衰之故,每以识字人数多寡为衡”。尤其关注到了国外讲教育与图书馆(藏书楼)和学校(学堂)的并行发展,以及到馆阅览人数众多也使“国势日强”,为使中国亦有此良势,故而创建古越藏书楼。由于古越藏书楼的社会影响很大,因此,这一试图用中外对比的方式来增强中国图书馆界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的思路,为以后许多人士所承继、应用。例如在早期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具有相当地位的孙毓修先生即是如此。
孙毓修先生(1871—1923) 是江苏无锡人,他是近代著名翻译家、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孙毓修先生字星如,号留奄,笔名绿天翁、乐天居士,书斋名小绿天。清代诸生,曾在苏州某学堂教席,1907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主编《童话》《少年杂志》等,兼任编译所图书室涵芬楼的“典签”之职。[3]1908年11月开始发行《童话》丛书。该套丛书包含再版在内,一直出至1923年9月,共102种作品,外国作品约占63%,被茅盾先生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4]孙毓修先生于1918年出版的《中国出版界简史》一书,被认为是“中国最早问世的研究中国出版史的著作”,[5]可见孙先生历史研究的功底之深。
孙毓修先生因在涵芬楼编书时偶尔涉足图书馆学,因此而留下了一部没有连载完的《图书馆》。该部著作直至新图书馆运动初期,仍代表着对中国近代图书馆思想理解和阐述的最高成就,因而具有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开创性意义。文中提出“图书馆之意,主于保旧而启新,因不当专收旧籍,亦不当屏弃外国文,示人以不广”。[6]此一对图书馆的认定,与徐树兰完全相同,亦可看作是代表了清末时期对图书馆的整体理解的先进水平。全文由国内和日本、美国等一些参考文献而编著,因此,文中大量介绍了国外图书馆的状况,并以本国图书馆现状所对应。可以说,此时已开始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了,但这是初步的,主要是介绍性质的。值得注意的是孙毓修十分注意美国图书馆界的服务的开展,开始了“动的图书馆”的介绍,主要有二点:其一,“Traveiling Library”的介绍,被他称之为“行役之图书馆”,即乡镇僻壤之地,可通过邮寄的方式借阅所需阅读之书,美国已有21个邦有此服务,并认为在“滨江之地”可试行“汽车图书馆”,以方便附近的读者。其二,市立分馆之处,主动揭示馆藏。在美国图书馆的书,“皆任人携归家中”,这种为读者着想的借阅方式确实完全不同于当时中国藏书楼式的以保存为要务的服务宗旨,美国图书馆并在总馆之下设立分馆以经营借书,则更不同于藏书楼式的服务宗旨。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馆藏,以方便读者有针对性地借阅图书,总馆还将馆藏目录主动送至分馆,其目的归根结蒂是要更好地吸引读者,培养和推进读者的阅读习惯,以造就更广泛的读者群。
以1917年为标志,中国近代图书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年,除了标志着中国“新图书馆运动”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第一代职业图书馆学家正式登上了图书馆舞台,标志性的人物与事件即是沈祖荣先生赴美学习图书馆学业归来,并于当年作了关于图书馆事业的演说。沈先生在演说中开宗明义,首句即是“图书馆与藏书楼有别”,寥寥9字,竟将中国以后图书馆的发展全部涵盖其中。在简单分析藏书楼的性质后,主要介绍了美欧等国的图书馆事业。可以说,这一路向,既承继了前人的研究方法,又开创了新的历史高度,他以其亲身经历,切身体会,谈论“图书馆与教育之关系”,认为图书馆的性质是“以开通民智,补助政教为前提”,[7]18-21开始了“美国式图书馆”的宣传时期。以后,无论是李大钊、刘国钧、戴志骞、杨昭悊、马宗荣、梁启超、杜定友等,都自觉运用了中外对比的方法,这一直观的比较,使人很容易明了中外图书馆事业的差距,同时也明确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
比较图书馆学,需要进行跨国界跨地区的研究,开展这项研究,其要求是比较高的,他要求研究者:①掌握所研究国或地区的有关资料;②熟悉所研究国或地区的文化及社会状况;③具有深厚的外语基本功,能够消化所在国的原文资料;④既要有较好的史地知识作为基础,又要具有本学科领域发展的宏观分析能力。中国近代以来,介绍国外图书馆者不可谓不多,从林则徐“放眼看世界”起,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20世纪初期的孙毓修、顾实等等,但是,只有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产生了图书馆学职业学者后,才有可能真正产生本学科领域的比较研究。沈祖荣先生在1917年回国的讲演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图书馆与藏书楼有别”的问题,他在演说中大量介绍了英、美、德等先进国家中有关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及对图书馆事业的认识,这种介绍不同于以往许多非职业图书馆界人士,以及没有出国专攻本专业人士的浅层次的、泛泛而谈的、有的甚至是隔靴搔痒式的介绍,而是在深深地了解了国内外发展的不同,包括思想、学术、实体、读者、读物、政策、馆员等等,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后推出的观点,代表了当时图书馆学人承认落后,瞄准先进,急起直追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会使图书馆界学人不断深化对世界图书馆界先进国家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本国落后之原因作深层次的比较分析。因此,也就会使图书馆界学人不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图书馆学,于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机,也是产生比较图书馆学研究之时。
戴志骞先生于美国学习图书馆学返回清华学校图书馆任馆长后,以美国图书馆的先进管理方式为模板,大刀阔斧地对清华学校图书馆进行了超常规的改革,将管理思想、方式和图书馆运作模式一下子提升到近现代较为先进的行列。这一提升,完全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通过领会美国图书馆界的实质性的东西后,以本国、本校图书馆发展对比之,从而找出落后的根本原因所在,然后大力采用极具针对性的措施。为了尽快改变中国当时图书馆界的落后面貌,北京地区即于1920年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地,开办了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在职人员业务培训班,集中了当时的专家进行授课,阵容强大,包括戴志骞、李大钊、沈祖荣、李贻燕、程伯卢等先生,所用讲义就是由戴志骞先生所编译的。戴志骞先生时时瞄准美国图书馆事业,欲以此借鉴、指导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这一思想在1921年于北京高师之讲演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并因此被刘国钧先生敏锐地认为,中国图书馆学界由学习日本转为学习美国,“实此潮流之滥觞”。[8]戴志骞在文中由感而发,充分地介绍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东京帝国图书馆、本国清华学校图书馆等的管理之法,历举了布朗、杜威、克特等的分类法,逐一比较论其长短,并在比较的过程中,抽象出6条普通图书馆管理法之要素。
刘国钧先生的理论天赋,早在1921年时就显露出来,他在金陵上学,毕业后又留校在图书馆工作,深受克乃文的管理思想之影响,同时又有许多图书馆的现实问题急需解决,搜集、学习、消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方面的信息就成为当务之急。在克乃文先生举荐刘国钧先生赴美留学之前,刘先生已撰有富有创新意义的中国早期十分重要的理论文献《现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文中以古代之藏书为比较点,突出地论述了近代图书馆的性质、价值,它以美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比较之中归纳出了近代图书馆的“八个特征”“三个性质”“四个价值”,可以说,这已超出了描述、解释阶段,进入了预测的阶段。能够预测,则是比较研究中较高的层次,在此基础上,又于1923年发表了《美国公共图书馆之精神》一文,集中论述了当时代表国际图书馆先进管理思想与理念的美国图书馆界的管理思想与理念,进而得出“近代图书馆以用书为目的,以诱导为方法,以养成社会上人人读书之习惯为指归”的结论,揭示出了美欧等国图书馆界之先进的核心所在,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图书馆界与美欧图书馆差距的根本所在。
可以看出,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图书馆界已大致运用了比较方法进行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这一现状是建立在下列基础上的:①看到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进而在图书馆领域中的体会更加深切,急欲加以改造之;②深受“教育救国”之影响,将图书馆事业纳入之,又为民众文化素质的低下而困惑,急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而大办图书馆;③受美欧等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兴旺发达之鼓舞,而迫切介绍国外先进的图书馆事业以求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借鉴之、改进之。在此过程中,真正有作为者,只属于那些既对国内图书馆事业有深切了解,又对美欧等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有深切了解,且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建设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中去的人。
3 中国近代两部用比较法研究图书馆的代表性专著
中国近代图书馆理论专著中,最早全书用比较方法进行阐述的是李小缘先生的《图书馆学》,该书于1927年9月作为第四中山大学和江苏大学讲义而出了铅印本。全书分为图书馆之意义、现代图书馆之特色、现代图书馆之种类、图书馆之组织、图书馆经费、图书馆职员、图书馆之对外问题——流通、图书馆建筑、图书选择法、图书鉴别论、图书购置法、分类法等12章,①见李小缘纪念文集,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7年据民国十六年(1927年) 九月初稿影印。每章都进行了中国图书馆界与美国图书馆界的比较、对照研究,其中在第一章图书馆之意义中,以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为背景,提出了“图书馆中之书,乃动的,非静的”观点,进而提出了藏书楼的特征与图书馆特征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公共图书馆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归纳,从而构建了全书的研究方法与范畴。对此,在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界就作了评价:“还有些图书馆学专著,虽未题为‘比较图书馆学’,但实际上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也可看作属于比较图书馆学范畴。例如,李小缘先生的《图书馆学》……”[9]这是最早见诸于中国图书馆界对李小缘先生《图书馆学》一书属于图书馆学范畴的评价。可以说,李小缘先生是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对公共图书馆思想进行的最为系统的研究者,他自觉地应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以中美文化为基础,批判了藏书楼特征,构建了近代图书馆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图书馆的各个方面,可以认为这是中国图书馆学开展比较研究的滥觞。
程伯群先生于1935年出版的《比较图书馆学》一书,成为最早直接以比较图书馆学命名的专著。该书分为图书馆行政、图书馆技术、分类编目学、书志目录学等四编25章。如果说李小缘先生的《图书馆学》一书中仅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而没有对比较图书馆学的范畴和功用等作进一步研讨,那么,程伯群先生则在书中论述了比较图书馆学的含义,尽管此一论述比较简洁,但是,已将比较图书馆学范畴、对象等阐述清楚,“中西各有所长,……取名比较图书馆学,所以示其纲领而作综合之比较,以为研究图书馆学之门径”。[10]程伯群先生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进行了中外图书馆事业的比较研究,除了对图书馆事业进行比较研究外,还对中外图书馆学教育作了比较研究,对诸如分类、目录等分支学科,同样进行了中外对比研究。以此相对照,完全符合丹顿后来归纳的比较学必须具备的①具体的对照;②多国度、多社会或多文化的因素;③对已知差异的解释的三要点的备件,并且已开始在理论上探讨比较图书馆学的问题。
由上述可见,作为系统的比较研究,并符合丹顿所提出的三要素,至少在李小缘先生的《图书馆学》一书开始,此时中国的图书馆界就可说进入了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行列。需要指出的是,这一专著是两所高校的讲义,因此,从高校设置的课程角度分析,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具有了图书馆学的比较方法的研究和课程教授。从以比较图书馆为书名者为代表,则30年代中期中国图书馆学界就已有专著出版,同年还有专题论文发表。相对美国比较图书馆学专家丹顿所认为的世界比较图书馆学产生于50年代,中国开展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如果以程伯群先生的《比较图书馆学》一书为起点,则要比丹顿认为的早20年,如果以李小缘先生的《图书馆学》一书为起点,则要早近30年,尽管这一认定的说服力不如前者强,但总的来看,中国近代图书馆发展时期,开展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要早于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这亦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对世界图书馆学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穷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条:
(1)落后者更需以比较研究找出原因,以利追赶和超越
并非所有落后者都有这一强烈之心,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20世纪20、30年代是一特殊时期,新文化运动启蒙了中国人民,启蒙者为国立命、为民立命,极大地凝练了民族心。在此背景下展开的“新图书馆运动”,主要以图书馆领域为舞台,同时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建设的背景,他们深深地意识到中国漫长的藏书楼文化已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通过向日本图书馆界学习,后来转而直接学习美国图书馆界,从而深深地意识到了落后的原因,落后在何处,如何才能迎头赶上等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比较、对比、找出差距、找出赶超之办法的框架之中的。对于落后者而言,通过比较明确了方向,这是中国图书馆界当时的写照,于是就更自觉地在各个方面加以比较,以便找出更多的妙方,由此这种比较的自觉性的正向张力是强大的。对于诸如美欧等国的图书馆界而言,由于当时处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先进行列,又处于从实用图书馆转向理性时期,比较注重图书馆理论的提升,以巴特勒、谢拉等代表的美国图书馆界学者构建的理性图书馆学需要不断完善。当理论构建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从更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研究更广泛的问题,于是,比较研究也就开展起来了。
(2)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活动
从比较图书馆学的要素出发可知,要开展比较研究,必然要在广泛的国际交流活动的氛围中才可能深入地进行。这种国际交流活动包括文献的交流、人员的交流、团体的交流,分属于政府的、民间的、团体组织范畴的交流。就学术交流而言,通常是以学术团体为载体进行文献和知识的交流。国际间定期交换已发表的学位论文,早在1817年就已开始。当时,德国的马尔堡和波兰的布雷斯劳两所大学率先建立起了学术交流协会,负责此事,随后德国各大学纷纷加入。美国则于1852年开始散发正式的政府出版物,进行国际交换。此时期,美国的图书馆和各大学的出版物免费送给国外的图书馆和大学。[1]5从19世纪后半叶起,美国图书馆进入国际图书馆活动中心期,187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图书馆教学开始发展,进入20世纪后,更成为各国图书馆人士向往之处,开始进行了国际性的教育,吸引了众多有识志士前往学习,以求取得“真经”。中国图书馆界自1917年起,在以后的10余年间,和美国图书馆界开展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此时,主要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创新活动。中国近代第一代图书馆学者,具有的显著的特点之一,即通常都具有赴外求学的经历,尤其是美国,成为当时留学人士的主要选择地。他们通过刻苦的、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认识到了图书馆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由此而具备了深入比较研究的基础。
(3) 社会思潮的影响
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科学”与“民主”两面旗帜已被牢固竖起,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图书馆进行研究已成为时代的必然。中国数千年的藏书楼文化,已与近代的“科学”要求相去甚远,已无法承载图书馆文化,因而,批判藏书楼文化,创造近代图书馆新文化成为时代要求。中国近代图书馆界最初学习日本,当意识到日本也是从师于美欧时,亦就将美国、欧洲等国作为学习的对象。这一过程,也融入了“教育救国”的思潮之中。自梁启超“新民”说起,近代的改革者,无不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以求“启民智”而彻底改变社会现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鲁迅先生,就是以深刻、辛辣的笔锋,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当时中国民众中存在的愚昧思想,在“救救孩子”的呐喊声中,似创建一个全新的社会。当时的图书馆界,将图书馆纳入教育之列,将公共图书馆归入民众教育,无论是政府还是团体,或是个人,都将“启民智”的任务作为图书馆的核心任务,“故国民智识之进步,与图书馆至有关系”,[7]18-21因此,图书馆的发展承载着很大的压力和希望,急需改变当时中国图书馆界的现状,通过社会的图书馆和学校的图书馆的划分,区别各自的特征与任务的不同之处,进而分别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教育职能。由于美国图书馆界的教育职能发挥得较好,于是,从教育职能的角度,对照、比较中美和欧洲等国的图书馆事业成为宏观之势。
4 结语
中国近代比较图书馆学研究,比国际上权威人士的认定要至少早20年时间,它是产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养育了学术精神,身处落后的社会环境,迫切需要改进社会的心情,增强了学术研究的动力,学习美国和欧洲等国的先进经验,成为当时社会的语境。在此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一种比较研究的氛围,力图在分析、比较中美等国的各种特征中,找到落后的原因、落后之处,找到可供借鉴、吸收、模仿、创新的方法与途径,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点尤其具有借鉴作用。
[1](美) J·丹顿.比较图书馆概论[M].龚厚泽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2]中国图书馆学会.百年文萃:空谷余音[C].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3-8.
[3]柳和城.读孙毓修先生《书目考》[J].中国索引,2007(1):34-37.
[4]柳和城.孙毓修与《少年杂志》[J].出版史料,2003(2):96-100.
[5]张志强.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双璧[J].中国出版,2001(12):42-44.
[6]孙毓修.图书馆[C]//中国图书馆学会主编.百年文萃:空谷余音.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13-17.
[7]沈祖荣.在报界俱乐部演说图书馆[C]//中国图书馆学会主编.百年文萃:空谷余音.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
[8]刘国钧.现时中文图书馆学书籍评[C]//史永元,张树华.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14-18.
[9]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等.理论图书馆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326,302.
[10]程伯群.比较图书馆学[M].上海:世界书局,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