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对策思考
2010-03-22洪玄发陈勉伶
洪玄发,陈勉伶
(1.婺源县图书馆,江西 婺源 333200;2.新余市图书馆,江西 新余 3380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基本满足城镇居民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因此,大力发展县级图书馆事业,是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县级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各地县级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江西省婺源县图书馆 (以下简称婺源馆)为例,在分析县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县级图书馆的定位和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1 县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江西省婺源县地处赣东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增长相对缓慢。2009年,婺源馆利用老城改造的契机,新建了建筑面积达1500m2的新馆,内部设备也进行了更新换代。但作为无任何经济收入、仅靠财政全额拨款的文化事业单位,婺源馆的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经费不足
尽管历届政府都增加了婺源馆事业经费,但该馆的图书购置经费仍然十分紧缺,其藏书根本达不到文化部制定的有关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婺源馆基本上未购置新书,2000-2004年以前,该馆每年只有8000元的购书经费,所藏文献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学习新知识的需求。2004年,在婺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婺源馆图书购置经费当年增拨了9.2万元,购置新书近3000册。此后,确定每年的购书经费为4万元。虽然购书经费有所增加,但书刊价格的上涨严重影响了婺源馆文献入藏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
1.2 管理水平低
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县级图书馆的一切费用支出都是由县财政负担。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图书馆所形成的旧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低下,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淡薄,致使县级图书馆门口罗雀。从服务手段上看,经济欠发达地的县级图书馆仍然采用手工操作,设备陈旧,导致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效果不佳。这不但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而且离读者的要求也越来越远。
1.3 竞争压力大
当今电视、互联网的发展和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多,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多的读者借助于电视、互联网来获取信息资源。同时出于利益的驱动,个体书店也从事着租书业务。图书馆文献的不足、服务方式的单一、市场经济的竞争都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图书馆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
2 县级图书馆的定位
县级公共图书馆属全额拨款的文化事业单位,其经费均由县级财政负担。政府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重点扶持文化公益事业。但是,另一方面,县级图书馆也应通过多种渠道(如社会捐赠、联合办馆、有偿服务等)筹措办馆经费,以弥补事业经费之不足。
2.1 功能定位
县级图书馆的功能应定位为:县级图书馆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是人们身边的 “终身学校”;县级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任,是城乡文化教育的中心;县级图书馆是人民群众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是现代信息的集散地。
2.2 发展规模定位
2.2.1 馆舍定位
县级图书馆建筑应体现一个县(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我国沿海地区的图书馆馆舍建筑颇有特色,是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因此,笔者认为县级图书馆的馆址应选择在交通方便、人气较旺、环境安静的地方,最好座落于文化广场或城市中心的公园内,独立建造,自成一体。总建筑面积以3000~5000m2为宜,其中,图书馆建筑物的基地覆盖率不应大于馆区总面积的40%。
2.2.2 馆藏定位
县级图书馆纸质图书藏量以20万册为宜。为满足读者不同的需求,县级图书馆也应收藏如缩微胶卷、FD (软磁盘)、CD-ROM (只读光盘)、VCD、DVD(视频光盘)等文献,把它们作为纸质文献的补充。同时,还应配备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文献。
2.2.3 人员定位
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不少于15人,这样才能基本上能满足后勤保障、内部管理、信息加工、读者服务、研究辅导等工作的需要。在人员知识结构上,21世纪的图书馆工作者不仅需要图书情报学方面的知识,而且更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了解新兴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人员年龄结构上,应建立以中青年为主的工作人员队伍。
3 县级图书馆发展对策
目前,县级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面对来自信息社会的各种挑战,县级图书馆应该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得发展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转变观念,争取社会援助
图书馆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同时,理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因此,图书馆工作者应该主动出击,广泛宣传,以争取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援助。图书馆应把争取社会援助看作是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馆的服务不断密切图书馆与读者关系,从而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甘肃省高台县图书馆的做法值得县级图书馆借鉴。该馆在连续8年因缺少经费而无法购进新书的情况下,于2002年4月向全国发起了“伸出热情之手,共建中国西部爱心书苑”的倡议,动员社会各界为高台县图书馆捐书。倡议公布以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现已收到国内外3750多位作家、书画家和280多家单位捐赠的图书6.8万册,价值70多万元。此外,还有书画作品1500多幅,这些捐赠相当于该馆建馆40年购进图书的总和。为感谢社会各界特别是书画家们对 “中国西部爱心书苑”的支持,让他们进一步了解西部、关注西部、宣传西部,高台县图书馆每年举办一次中国书画家丝路采风书画联展活动。高台县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抓住机遇,转变观念,促进自身发展。婺源是在中国“最美乡村”,知名度与美誉度极高,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中国近现代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名人故里。婺源馆应冲破以往完全由国家统包、统管的思想藩篱,摆脱消极和清高心态,积极向社会宣传图书馆的作用,争取社会援助。一是以“伟人故里”的名义向社会各界发出求援信,希望他们能为婺源馆捐书、捐钱。二是动员旅居海外的婺源籍同胞及省外的婺源人,以乡情、乡谊、血缘之情为纽带,为婺源馆的发展提供援助。三是通过与婺源县缔结为友好城市的县市联系,以争取得到友好城市的援助。四是在图书馆设立“婺源现当代名人厅”,向婺源籍名人、学者、教授征集资料,以丰富馆藏。
3.2 多方联系,联合办馆
县级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因此,应走出馆门,走入企业、学校、社区,为更多的读者服务。现在,该县大多数企业都集中在县(市)的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其中一些大中型企业的职工求知欲强,他们渴望得到图书馆的服务。由于这些企业远离城区,工人看书十分不便。笔者认为,图书馆若能横向与企业合作,一起办馆,不仅可以解决工人看书难的问题,而且可以互惠互利,双方共赢。如江西省新余市图书馆就瞄准了这一“制高点”,选择生产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江西赛维LDK公司(以下简称赛维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建立了面积达400m2的新余市图书馆赛维分馆 (以下简称赛维分馆)。目前,赛维分馆已拥有历史、文学、计算机、机械等各类图书1万余册。该分馆自2008年7月15日开馆以来,办理借书证及借阅图书者超过2000余人,占赛维公司全体员工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天有超过200名员工借阅书刊。目前,赛维分馆已成为赛维公司文化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新余市图书馆今后还将定期更换图书,并将和赛维公司共同筹建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图书馆,进一步满足该公司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婺源馆应学习新余市图书馆的做法,与佛山罗宾汉陶瓷有限公司、江西天佑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分馆,这样既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又能满足企业员工的求知欲望。
3.3 馆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模式是数字图书馆。因此,笔者认为县级图书馆应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电子阅览室,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步伐。江西正逐步建立以省图书馆为“龙头”、市级图书馆为“支点”、县级图书馆为“结点”的江西公共图书馆联机网络系统,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县级图书馆要紧紧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建立电子阅览室,创建图书馆网页,尽快实现业务管理和读者服务工作的自动化。
3.4 理清思路,开展特色服务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县级图书馆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学习外地的改革经验,确立今后本馆的改革基本思路:实行“三定”方案和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等改革措施,让馆员告别“守摊子”的精神状态,使馆员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危机感。”同时,要提高服务意识,开展特色服务。婺源县是中国旅游强县,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也是全国有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县。2009年,该县游客达48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6.67亿元,旅游业已成为婺源的支柱产业。婺源馆应从服务当地旅游入手,开设“婺源现当代名人厅”,设立旅游资料室,以方便游客查找资料;设立地方文献资料室,为婺源籍学者、专家、教授和外地研究人员查找资料、深入研究婺源深厚的历史文化提供便利。此外,婺源生态环境优美、历史积淀厚重,地域文化特征明显,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徽剧、傩舞、徽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徽剧、傩舞、徽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茶艺、乡村文化),是江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馆可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丰富的文史资料,供游客和外地研究专家、学者查阅和参观。
3.5 创新服务方式,开展主动服务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县级图书馆应开拓创新,主动服务,以自己的服务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他们急需的养生保健方面的书籍;为残疾人群送去他们急需的励志类、技术类书籍;为乡村农民送去他们急需的养殖、种植方面的书籍。县级图书馆要利用每年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如陕西省佛坪县图书馆在2008年3月的“三下乡”活动中,分别向该县的西岔河乡、栗子坝乡的广大农民朋友免费发放《科技致富信息资料》28种,3500 份;赠送《人身保健常识》8 种,500 份、《奥运知识及健身常识》200册;免费借阅新书及刊物800册,共500余种。这些赠送的科技致富信息资料内容丰富、新颖实用,受到了农民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又如辽宁省辽中县图书馆积极开展送书下乡活动。2009年,该馆先后为四个幼儿园和两个社区送去图书1500册。
诚然,步履维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图书馆,走出困境还有更多、更好的对策和途径,笔者在这里只谈点浅陋之见,以此抛砖引玉。文化是未来社会竞争的软实力,文化也是生产力。在党和政府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今天,县级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