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研究*

2010-03-22杨九龙

图书馆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环境

谢 珍,杨九龙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以 E-science、E-learning、E-knowledge、E-research等为代表的知识基础设施的发展,使泛在知识环境的构建逐渐从理念走向现实。图书馆作为泛在知识环境中知识提供者和知识交流链中的重要节点,其服务也需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以更好满足用户对于知识获取与交流的需求,深度嵌入泛在知识环境和用户环境,实现图书馆自身的有机成长。

1 泛在知识环境

泛在知识环境概念源于2001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公布的《通过Cyberinfrastructure实现科学和工程革命》的报告,其中提出了Advanced Cyberinfrastructure Program,并将 Cyberinfrastructure解释为一种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是通过计算、存储和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彻底地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1]。同年6月,NSF在 “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会上发表的著名的《知识在信息中迷失》的研究报告将数字图书馆的未来描述为构建“泛在知识环境”。因此,这次研讨会也被称为“泛在知识环境”研讨会[2]。基于此,有学者指出泛在知识环境是指由网络设施、硬件、软件、信息资源、人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是通过计算、存储和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地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3]。

泛在知识环境是以知识泛在化、泛在知识的系统化和知识服务体系的协同化为特征的。知识泛在化是指泛在知识环境中知识的无所不在,以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普遍存取、应用和创造的需求;泛在知识的系统化意在实现知识的有序组织和智能服务,以有效避免知识在信息社会中的迷失;知识服务体系的协同化是指将泛在理念、资源和技术进行充分整合,构建协同化知识基础设施,共同致力于泛在知识环境的实现。因此,泛在知识环境不是简单的信息导航,也不是数字信息的堆积提供,而是一个智能的泛在知识网络。在泛在知识环境下,信息难以定位和难以获取的时代宣告终结,知识在用户触手可及的地方有组织地出现[4],这一知识网络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有效推动知识的生产、传递、保存,实现知识最大限度的公平共享。

2 泛在图书馆

2.1 提出背景

作为知识交流链节点的图书馆是满足人类知识需求的重要保障。图书馆如何融入用户的知识过程,开发新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机制,满足用户全方位和智能化的知识服务需求是其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同其他知识提供者、中间商和供应商之间既协作又竞争的格局,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图书馆如何通过开拓和深化服务来挖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关系到自身能否在竞争环境中立足的关键。因此,如何摆脱传统图书馆的阵地限制和图书馆中心的束缚,模糊和淡化图书馆的传统边界,将图书馆服务无缝地、动态地、互动地融入用户知识过程中,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泛在图书馆应运而生。

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长迈克·凯勒设想未来图书馆时就说:“我要创立泛在图书馆,使得学生们和教授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够取得课本或者与课本有关的信息。”[5]2003年 12月,由Charless B.Lowry博士领导的团队直接将 “泛在图书馆”作为马里兰大学图书馆未来五年发展的新导向,使“泛在图书馆”这一术语在校园里得到广泛传播[6]。泛在图书馆提出了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目标。2006年8月,第72届国际图联大会在首尔举行,泛在图书馆成为国际图联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委员会征文的主题,泛在图书馆理论以及泛在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时间成为国际图书馆学、信息学界研究的热点[7]。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实践,泛在图书馆的内涵已经从孤立的图书馆内部信息提供延展到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的提供。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相比,高质量、有序化的资源和面向大众的均等服务是图书馆独特的优势,泛在图书馆的构建也将成为泛在知识环境中最具特色而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正如IFLA报告中所讲的那样:“未来数字图书馆定位于提供‘泛在知识环境’,提供普遍访问人类知识的工具,就如同无所不在的以太(Ether)一样,成为学术、研究和教育须臾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8]研究泛在知识环境下泛在图书馆的构建是满足用户现实需求,也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含义和特点

泛在图书馆是指无所不在的图书馆,包含即时获取图书馆服务、按需获取图书馆服务、任何人都能获取图书馆服务三个层面的含义。泛在图书馆理念的实践体现了图书馆的服务本质和社会使命,使信息资源共享的最高目标 “5A”[9](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拥有的任何信息资源)成为现实。

服务泛在化是泛在图书馆的核心理念和实现基础。2006年,美国乔治亚州立南方大学Li提出了泛在图书馆的六个特点,即以网络为基础、24×7服务方式、开放存取、使用多种格式、多种语言支持和提供全球性服务。泛在图书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无所不在。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用户环境,有用户需求就有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最好诠释。图书馆应以馆藏资源为基础,在确保合理使用和遵守知识产权的条件下,将服务延伸至更多用户,最大限度扩展服务范围。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最大程度给予读者利用资源和服务的权利。摆脱对环境和设施的过分依赖,到用户所在环境开辟新的服务阵地和服务空间,将图书馆服务融入用户触手可及的工具与环境中;(2)透明化。泛在图书馆服务的透明化是指服务而不为用户所知,用户使用图书馆并不看重其所拥有的资源,而是看能否根据自己的需求,组织包括文献在内的各种资源,构建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个性化信息环境。泛在图书馆的透明化服务是以智能服务系统为依托,将图书馆资源、技术与环境进行充分整合,使图书馆服务有机融入用户环境,使服务很难从用户的日常生活环境中被剥离出来,从而有效支持用户理解和利用知识而不易被用户所察觉,用户对该服务的享用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10];(3)开放存取。 开放获取也是泛在图书馆的主要特点之一。开放存取运动形成了新的学术知识出版和交流模式,也为图书馆维护用户权利、发展公益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泛在图书馆使任何用户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提供尽可能多的开放存取信息,成为全球性的信息服务提供者。同时,泛在图书馆不仅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更重要的是为用户构建了一个易于识别、掌握、可获取知识的、人人参与的信息共享环境。

3 泛在图书馆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

泛在图书馆的构建要求图书馆不断改进自身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也要在服务理念、方式和手段上作出深刻的变革,对图书馆各种资源、环境、技术进行充分整合。理念先导、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是泛在图书馆构建的基本原则。

3.1.1 服务理念

确立与坚持泛在服务理念是构建泛在图书馆的基本原则。泛在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用户中心、主动服务和平等获取三个方面:(1)用户中心。泛在图书馆是由知识资源、信息技术和设备、环境、组织和用户共同够成的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而“人”则位于此环境的中心[11]。 “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泛在图书馆中应得以充分体现,泛在图书馆更加强调用户参与、人机互动和个性化服务,注重用户体验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服务系统的开发之中,贯穿于信息服务提供的全过程;(2)主动服务。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用户环境,将用户所需信息服务纳入图书馆服务内容中,突破图书馆围墙和阵地限制;(3)平等获取。泛在图书馆可使用户能够普遍融入知识环境并受益,为信息公益化和知识平等获取提供了实现路径。

3.1.2 资源保障

建设高品质的海量知识资源库是构建泛在图书馆的重要原则。第一,图书馆可通过资源共建、开放获取、购买租赁等方式使泛在图书馆拥有海量的可用性和可获得性资源。第二,高质量的资源保障是图书馆区别于搜索引擎等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最大优势,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此优势,不仅向用户提供信息,重要的是可使用户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使用户摆脱低效冗余的信息检索的困扰。第三,海量资源的有序化知识组织,可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发现和定位到高质量的知识资源,使“知识在用户唾手可得的地方有组织的出现”,体现了泛在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3.1.3 技术支持

泛在图书馆的产生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着图书馆服务模式,为用户构建一个智能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泛在图书馆实现的最终途径。遍布全球的便捷、高速的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泛在图书馆也正是通过 “无处不在”的网络将服务延伸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借助电视机、个人电脑等人人都拥有、时时可获取的工具或设备,用户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这是保障泛在图书馆服务可获得性的重要方式。泛在图书馆中技术应与资源、应用环境和用户群体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系统,这些系统要素应以用户为中心,构建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以实现环境与用户、资源与用户、用户与用户间的智能交互。

3.2 实现路径

泛在图书馆目前还处于概念探讨和实施的初级阶段,但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已初具雏形,实体图书馆泛在化和网络服务泛在化为未来泛在图书馆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实现模式与路径选择。

3.2.1 实体图书馆泛在化

泛在图书馆核心之一是服务泛在化,而服务泛在化有赖于实体图书馆的泛在化。目前,我国学界研究的诸多热点,如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普遍均等服务,就是实体图书馆泛在化的重要体现。普遍均等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具有包容性和全覆盖两个基本特征:包容性即每个公共图书馆都不以经济状况、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种族宗教等因素排斥任何人,所谓的“全覆盖”是指所有人都能就近获得服务[12]。这正是图书馆服务泛在化思想的具体体现。以苏州图书馆为例,苏州图书馆以“总馆+分馆+流动图书车”的形式逐步建立起广泛的服务网络。目前,该馆已有19个分馆,并有望在全城区构建一个统一的总分馆的体系[13]。苏州图书馆将服务延伸到用户身边,延伸到用户随手可触及的地方,在用户的生活环境中构建起泛在图书馆服务网点。

3.2.2 网络服务泛在化

泛在图书馆产生和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实现服务的泛在化,是泛在图书馆构建的主要途径。网络服务泛在化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将服务嵌入到用户环境之中,一方面可通过网络和各种通讯设备将图书馆服务推送至用户身边。3G时代的到来使手机成为互联网中的重要节点,以手机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客户终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手机的普及将带来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巨大变革;另一方面,也可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嵌入到用户的网络环境之中。例如:开放接口将图书馆的资源嵌入到用户的个人网站之中;通过聚合将用户所需的各种资源集成化提供;建立知识社区便于用户的交流和协作;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支持用户知识创新的全过程等。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实践具有典型指导意义,鉴于中国科学院用户广泛分布的特点,该馆实施“资源到所、服务到人”、“融入一线,嵌入过程”的战略,将资源开通到科研人员的桌面上,提供到所、到组、到人的服务。该馆不仅向院内也向院外提供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扩展了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将图书馆员的服务延伸到服务单元(研究所、野外台站)的一线和用户所在的各种虚拟空间,扩展了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将用户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与文献管理和情报分析工具有机集成,为用户构建E-science综合知识环境,扩展了图书馆服务内容;该馆研发的符合用户利用图书馆习惯、一站式、情景敏感的新的图书馆网站,开发了集成的期刊目录系统、跨库检索系统、新闻聚合服务系统,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总之,泛在知识环境下泛在图书馆的构建体现了环境变迁情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取向。图书馆有机融入用户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信息环境,不仅使用户更易获取知识,也使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环境中确立其不可替代的位置,从而拓展了图书馆的生存空间。

[1]CRAWFORD D.Charting our Cyberinfrastructure Future[EB/OL].[2009-07-25].http://research.calit2.net/cibio/archived/crawford.pdf.

[2]IFLA Sec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es.Lost in Information[R/OL].[2009-07-25].http://www.sis.pitt.edu/~dlwkshop/JISC/NSFreport.pdf#search =% 22Knowledge%20Lost%20in%20Information%22.

[3]曾建勋,曾民族.“泛在知识环境”———“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 [EB/OL].[2009-07-25].http://www.dl.f net.cn/ne-wsshow2.asp?articleid=311.

[4]高兆云.论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J].情报杂志,2008(2):156-158.

[5]Tia O’Brien.You thought libraries were dull[J].Standford Magazine,1999(10-11):64-67.

[6]LOWRY C B.The Ubiquitous Library:University of Maryland Library in the Next Five Years New Directions&Continuing Legacy[EB/OL].[2009-07-25].Http://www.lib.umd.edu/deans/ublibreport.pdf.

[7]Call for Papers[EB/OL/].[2009-07-25].http://www.ifla.org/IV/ifla72/call-2006-stl-e.htm.

[8]FLA Sec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es.Lost in Information[R/OL].[2009-07-25].http://www.sis.pitt.edu/~dlwkshop/JISC/NSFreport.pdf#search =% 22Knowledge%20Lost%20in%20Information%22.

[9]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初景利,吴冬曼.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以用户为中心重构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馆建设,2008(4):62-65.

[11]吴燕.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2007.

[12]于良芝,邱冠华,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5.

[13]寸金地开分馆[EB/OL].[2009-09-18].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07a04f0100ezq0.html.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环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