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重点学科建设 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2010-03-22缪建梅梁国杰
缪建梅 梁国杰
高校建设发展的核心是学科建设,重点学科更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涉及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设备、图书资料等诸多方面,由于图书馆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的文献信息保障作用是其他因素所替代不了的,因此,重点学科建设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也必将会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该说,参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是图书馆自身发展和创建品牌形象的需要。
1 依托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图书馆发展
塔里木大学是新疆南疆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近几年随着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增设新办专业和加大科研扶持力度等系列措施的实施,图书馆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师生的肯定以及学校的重视,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馆内环境优雅、设施齐全、设备先进、自动化管理程度高、各类型资源丰富,文献资源种类已涵盖本校所有专业。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审视图书馆的发展,二者应是同步发展才可能相互适应。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本馆在服务学科建设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之处,因此,要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应该立足重点学科建设,把为重点学科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献信息服务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从优化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结构、创新重点学科文献服务方式等方面着手,努力探寻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重点学科建设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
2.1 对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
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基础,其文献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效,根据学校重点学科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整体布局,在顾及各学科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图书馆要制定与重点学科相配套并与时俱进的文献信息资源订购方案,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重心,全面、系统、长期、稳定地收藏各类文献资源,逐步建立学科齐全、动态性强、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切合实际、整体优化的馆藏体系,保证重点学科在教学科研工作上始终处于高起点、高水平状态。
2.2 对文献信息服务的整体水平提出新要求
图书馆生存、发展要以服务为先导,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永恒主题。未来图书馆要实现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服务,必须改革现有信息服务模式,提升信息服务水平。要求服务模式有所创新,服务内容更加深入,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服务手段更加现代化。
2.3 对文献信息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图书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图书馆在重点学科发展中所肩负的使命,要求图书馆必须具备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专门人才,没有人才支持,可持续发展只能是空谈,只有满足了人才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才可能提升层次。重点学科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是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娴熟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较高层次的外语水平,具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文献情报专业知识能力和相关学科背景。
2.4 对未来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提出新要求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未来图书馆的管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必定会发生一些变化,坚持管理创新、科学管理应是面对未来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思维定式。要打破常规,积极改革,注重效率,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和产生的新问题,以超前的意识果断决策,以适应未来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
3 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搞好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丰富的文献资源可以帮助重点学科的科研人员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掌握学科最新发展方向,较好地指导重点学科建设。因此,图书馆需要构建与本校重点学科相匹配的专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1 实事求是,确保并合理配置文献购置经费
图书馆要从实际出发,积极争取学校最大限度的经费支持,在具体运作中要充分考虑经费分配的各个因素,明确制定采集计划,根据实际需要对优势明显、影响较大、发展迅速的重点学科文献资源重点收藏,使之形成具有重点学科特色的馆藏体系,力争把有限的经费用到最需要的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上。
3.1.2 切实保证高水平的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收藏
根据重点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切实保证高水平的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收藏,使其发挥在学科建设中的巨大作用。①重视相关核心期刊的收藏;②适当加大相关外文文献选订的比例;③重视“灰色文献”的收集;④加大电子文献的采集比例;⑤建立重点学科特色数据库;⑥建立重点学科网上资源导航系统。
3.1.3 以学科建设为目标优化馆藏结构,形成特色馆藏布局
以学科建设为目标,在深入了解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坚持与学科建设相统一,与读者需求相统一,与资源共建共享相统一的原则,在保证各学科所需文献资源平衡发展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向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向倾斜,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特”,最终建立起具有覆盖面宽、动态性强、多载体化等特点的,与学科建设相吻合的、有本馆特色的馆藏文献布局。
3.2 深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模式,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学科建设的发展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必须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创新文献信息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以适应重点学科建设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应该说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创造了极大的上升空间,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效果,建立切实有效的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新的服务体系,做好全方位的服务。①努力做好传统的文献资源借阅服务,针对不同对象做好导读和参考咨询工作;②提供专题文献的深加工服务;③做好重点学科定题跟踪服务;④做好重点学科科研课题立项查新工作;⑤建立重点学科的信息导航系统;⑥加速重点学科的专题数据库建设;⑦加快重点学科光盘数据库系统的网络化建设;⑧加强图书馆与各学院资料室的协调服务。
3.3 建立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队伍,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深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组织建立一支既有较强文献信息检索和组织能力,又有一定学科背景并且熟悉重点学科教学科研情况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要通过短期进修、培训、继续教育和馆内定期组织业务学习的方式,加强馆员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提升馆员综合素质,以此加快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3.4 坚持管理创新,保障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管理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未来图书馆在管理中,要积极打破传统的管理格局,引进科学的管理思想,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起知识管理运行机制。图书馆要实现知识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以知识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创新,从而实现图书馆各业务流程的知识化;②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培养馆员能力和激发馆员潜能为着眼点,把提高馆员素质、规范馆员行为、调动馆员积极性、发挥馆员创造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的机制,人尽其才,使整个图书馆运行自如;③建立图书馆学习型组织,工作中注重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给馆员灌输“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的思想;④形成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组织文化,就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图书馆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要为馆员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发展空间,努力造就思想开阔、有责任感、富于创新的优秀馆员。
4 结束语
重点学科建设和图书馆发展是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两个有机整体,重点学科是高校发展建设的核心,图书馆是重点学科建设中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尽管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我们只要认真做好图书馆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确保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同时,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1] 黄雪珍.高校图书馆发展要立足于促进学科建设[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3(3):89-91.
[2] 陈希.现代可持续发展观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4):37-40.
[3] 薛非.论重点学科与高校图书馆建设[J].唯实,2006(12):59-60.
[4] 张为华.重点学科与高校图书馆建设研究概述[J].图书馆论坛,2005(4):67-69.
[5] 丁春燕,赵海霞.加强图书馆建设 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5):152-154.
[6] 何 芳.重点学科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情报资料工作,2007(4):61-64.
猜你喜欢
——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