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BM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技术

2010-03-21宋涛

湖南水利水电 2010年4期
关键词:钻机间距钢管

宋涛

(辽宁省水利厅沈阳市110003)

1 超前地质预报

(1)TSP、HSP、BEAM等方法超前预报。

临近不良地质地段前,及时向监理工程师申请,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提前了解前方的地质状况,主要采用TSP、HSP、BEAM等方法,必要时申请进行超前钻孔取岩芯。

(2)不良地质情况综合判别。

不良地质体在被揭露之前往往表现出一些明显或不明显前兆标志,这些标志的出现,预示着隧洞即将临近不良地质体。预测短距离地质情况可根据掌子面出露的岩石情况、皮带机上渣料的粒径大小、形状,地下水的渗漏、掘进机参数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判断。

●断层破碎带前兆标志:节理裂隙组数及密度剧增、岩石强度降低、出现碎裂岩、岩石风化相对强烈、泥质含量增加等。对于较大断层破碎带,TBM在掘进过程中,机械振动加大,在主控室即能听到掌子面发出的巨大声响。严重时刀盘被石块卡住,无法旋转,岩渣不均,渣中大块较多,掘进过程中没有切削细渣。

●突水、突泥前兆标志:节理裂隙组数增加、渗水量增大、且常常含有泥质物或浑浊。

地质工程师、1#皮带机观察人员、TBM操作工程师在掘进过程中,一旦发现上述情况,马上向现场当班工区主任和支护班长反映情况,当班工区主任和支护班长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支护。原则上不良地质地段采取保守的支护措施。

2 合理调整掘进参数

不良地质地段TBM掘进参数的合理匹配,能够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减轻或防止围岩出现坍塌,保证顺利掘进。一般情况下,推进速度开始为20%,待围岩变化趋于稳定后,推进速度可上调到45%左右,并控制推力,通常推进速度不能大于2.4 m/h,控制贯入度指标在10 mm/r以下,特别破碎情况下,不能大于1.0 m/h;严格观察和控制驱动电机电流和扭矩变化范围;刀盘转速要适当降低,特别破碎情况下,控制在4.0 rpm以下,达到1#皮带机输出的岩渣料流较少,且不连续的状态。

3 不良地质段施工处理措施

3.1 断层破碎带处理措施

(1)较小断层破碎带处理。

TBM掘进过程中,对较小断层处理,撑靴以上紧贴岩面挂Φ8@100 mm×100 mm或Φ8@150 mm×150 mm钢筋网;打系统锚杆(Φ22、L=2.5 m),锚杆间距(0.8~1.0)m;视情况架立Ⅰ16拱架,间距(1.1~1.2)m,拱架之间打入长锚杆。每环钢拱架由五节弧形构件组成,按照设计尺寸制作,每节钢拱架端部焊连接钢板,相邻端板采用M20螺栓连接,在2榀拱架间,采用Φ22 mm纵向连接筋(纵向连接筋顶拱间距1 m,仰拱和边墙间距1.5 m),钢拱架接头处施作锁脚锚杆,钢架与锚杆焊牢,将钢架锁定到洞壁上。钢拱架应紧贴岩壁,有间隙时按2 m间距设楔形块挤紧,拱架与坍塌围岩间设型钢支撑。

必要时,立即进行喷射混凝土,及时封闭岩石。

(2)刀盘顶护盾上方围岩塌腔处理。

开挖后刀盘顶护盾段上方围岩出现部分崩塌或局部掉块时,主要采用Φ22、L=2.5 m锚杆,挂钢筋网(Φ8 100 mm×100 mm),将锚杆头与钢筋网焊接为一整体,再喷射混凝土。

开挖后围岩在刀盘或刀盘顶护盾处出现较大坍塌时,必须停机处理。先人工采用长6 m的4”钢管清撬护盾顶部危石,再进行人工超前喷混凝土(将随机安放在材料平板小车上的干喷机沿轨道推到第一节主梁下部),随后架立I16环形钢拱架(间距0.6 m),施作系统锚杆(Φ25 L=3.0 m间距0.8 m),并在钢拱架与围岩之间铺设焊接1.5 mm厚钢板封闭塌腔,然后铺设焊接钢筋网(Φ8 150×150 mm)便于喷射混凝土施工,再用Φ22钢筋纵向焊接在相邻钢拱架之间支撑上面的钢板和网片(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型钢纵向焊接),环形拱架随刀盘前进,逐榀架立,从钢板预留的灌浆口回填C25混凝土至钢板与塌腔围岩之间,回填密实使塌腔与周围岩石连危一体,待混凝土初凝稳定后,重新开始掘进。

(3)刀盘侧护盾两侧出现围岩塌腔。

TBM刀盘侧护盾两侧岩石坍塌、掉落,一般小面积的软弱结构,调整掘进参数TBM就可顺利通过;如果岩石特别破碎时,应该视情况,采取打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确保撑靴稳固支撑,顺利掘进。

当两侧发生较大坍塌时,造成TBM撑靴无法支撑,必须停机处理:

方案一、首先清理危石,利用临时安放在材料小车上的干喷机对塌腔及其周围喷100 mm厚混凝土,然后架立I16钢拱架(间距0.6 m~1.2 m),在拱架与塌腔之间用1.5 mm厚钢板封闭,用棉纱封堵漏洞,再用C25混凝土回填塌腔,使回填混凝土与围岩连成一体,密实后整个钢板外围焊接钢筋网(Φ8 150 mm×150 mm),再喷射(80~120)mm厚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方可掘进(必要时可在混凝土中掺加速凝剂,减少等强时间)。

方法二、人工清理危石后,利用临时安放在材料平板小车上的干喷机对塌腔极其周围喷100 mm厚混凝土,间隔(0.6~1.2)m安装短格栅与锚杆焊接,短格栅间焊接钢筋网(网格150 mm×150 mm),要求钢筋网帖靠喷射混凝土表面,再次喷射混凝土(80 mm~120 mm厚)将钢筋网埋入,向塌腔内填塞砂袋,确保撑靴稳固支撑,顺利掘进后,再将填塞砂袋取出,重新采用机械手喷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

(4)较大断层破碎带或Ⅴ类围岩处理。

较大断层破碎带及Ⅴ类围岩处理措施: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的成果,结合掘进过程中观察到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确认处于较大断层破碎带或Ⅴ类围岩地段时,应本着保守支护的原则,采用超前处理的措施。利用TBM配备的锚杆钻机在拱部120°范围内布设超前锚杆Φ25、L=6.0 m;围岩十分破碎时,可选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或管棚等方法进行超前支护。随TBM掘进,人工清理局部危石,人工先在洞壁上喷一层C25混凝土,厚100 mm,尽早封闭围岩。利用钢拱架安装器布设I16钢拱架,间距为0.6 m;钢筋网采用Φ8@100 mm×100 mm;再利用锚杆钻机在环向240°范围内(人工采用手风钻实施下部120°范围)布设系统锚杆Φ25、L=3.0 m,间距0.8 m;混凝土喷射机械手在隧洞环向320°范围内自下而上复喷C25混凝土至设计总厚度(160 mm)。如果底部岩石也破碎,应及时封闭仰拱。

3.2 超前支护

在Ⅳ类、Ⅴ类围岩等自稳时间较短的不良洞段施工时,需进行超前支护。超前支护的方法视不良地质情况有超前锚杆、超前小钢管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管棚支护。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超前锚杆的施工方法。

超前锚杆一般布置在拱部120°范围内,必要时也可在边墙局部布置,沿指型护盾间钻孔。与钢拱架配合使用,其尾部一般置于钢拱架腹部,或在系统锚杆尾部设置环向钢筋,将超前锚杆尾部与环向钢筋焊接牢固。

超前锚杆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程序进行施工。沿开挖轮廓线测量放点后利用TBM上配备的锚杆钻机钻孔,超前锚杆采用Φ25钢筋,锚杆长度为6 m,钻孔孔径为42 mm,外插角10°,超前锚杆环向间距(30~40)cm,钻孔后采用早强水泥砂浆进行满孔注浆,并立即将锚杆插入孔内至孔底,在孔口安装好托板进行固定。锚杆尾部外露长度约(100~150)mm,超前锚杆尾部置于钢拱架腹部,或设环向钢筋将超前锚杆固定,以加强支撑。超前锚杆纵向两排的水平投影搭接长度不小于1.0 m。见表1、附图。

表1 超前锚杆布设参数表

附图超前锚杆施工方法示意图

在岩石很破碎情况下,须用迈式锚杆超前施工,它集钻、注、锚于一体,解决常规锚杆钻锚时的塌孔问题,能够保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锚固质量。

迈式锚杆超前支护施工方法:

①施工前,沿开挖轮廓线环向间距30 cm标出锚杆位置。

②检查锚杆中孔无异物堵塞后,将钻头安装在锚杆一端,另一端通过套管连接在TBM配备的锚杆钻机上,对准掌子面前方标出的钻位采用锚杆钻机钻孔。

③钻至设计深度后,用水或高压风清孔,确认畅通后,卸下钻杆连接套,保持钻杆外露长度(10~15)cm。如锚杆加长,用连接套将打入的锚杆与待接锚杆连在一起,然后继续钻进,直到设计深度。

④钻孔结束后,卸下钻机,安装止浆塞,通过锚杆外露端将其打入孔口30 cm左右。

⑤注浆时用随机安放在材料平板车上的型号SGB6-10灌浆泵和浆液搅拌机,灌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水灰比1∶1~0.8∶1。

⑥开动注浆泵注浆,浆液通过锚杆的中空部分注到前端,然后沿周围空隙倒流回杆尾,直至浆液从孔口周边流出或压力表达到设计压力位置(注浆终压1~2 MPa)。

⑦一根锚杆注浆完成后,迅速卸下注浆管及锚杆接头,清洗后移至下一锚杆使用。若停泵时间较长,则在下根锚杆注浆前放掉注浆管内残留灰浆。

(2)超前小钢管施工方法。

超前小钢管布置在节理裂隙较发育的洞段或围岩含夹层的洞段中。

①超前小钢管布设参数。

超前小钢管采用直径Φ32钢管,长度6.0 m,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布置,环向间距:Ⅳ类围岩(40~50)cm,Ⅴ类围岩:(30~40)cm,外插角10°。

②超前小钢管安装。

超前小钢管钻孔孔位沿开挖轮廓线测量放点,沿指型护盾间钻孔。孔径为32 mm。小钢管顶部加工成尖锥状,小钢管尾部焊Φ6环形箍筋,用锤击或用钻机顶入孔内5.8 m左右,锚杆尾部外露长度约(100~150)mm,纵向两排的超前小钢管的水平投影搭接长度不小于1.0 m,洞段断面的超前锚杆尾部置于钢拱架腹部,或设环向钢筋将超前锚杆固定,以加强支撑。见表2。

表2 超前小钢管布设参数表

(3)超前注浆小导管的施工。

在软弱围岩地层中施工时,超前小导管用于开挖后拱部不能自稳的情况。采用超前小导管支护预加固地层,通过注浆,使小导管周围岩体固结形成承载壳,在小导管和承载壳的棚作用下,开挖时可有效控制拱顶坍塌,保证安全施工。

①超前注浆小导管的加工。

采用Φ42无缝热轧钢管加工而成,长3.5 m,小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注浆时浆液前冲。管壁每隔(10~20)cm交错钻溢浆孔(梅花形布置),以防止出现死角,孔眼直径为(6~8)mm,尾部1.0 m范围内不钻孔以防止漏浆。钢管外径42 mm,壁厚5 mm,接头采用厚壁管箍,丝扣长度100 mm。小导管末端焊Φ6环形箍筋,以防止打设时开裂,影响注浆管联接。

②小导管的孔位布设。

超前注浆小导管布置在拱部120°范围内,必要时可加大布置范围,沿指型护盾间钻孔。沿隧洞纵向周边线向外以10°外插角钻孔打入围岩,环向间距控制在(300~400)mm,纵向两排小导管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1.0 m。

③钻孔。

测量放点后,采用TBM上配备的锚杆钻机钻孔,钻头直径不小于42 mm,钻孔深一般15 m左右。钻孔结束后,用气动锤将制作好的小导管顶入围岩,纵向两排小导管间水平搭接长度大于100 cm。

④注浆。

注浆前,用高压风将小导管内的积物进行清理。注浆设备采用SGB6-10灌浆泵,可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灌注。

水泥浆单液注浆:

采用灌浆泵灌注水泥浆,自下而上按孔进行,采用单孔注浆或加工一个分浆器进行多管并联注浆,注浆时浆液水灰比选1.5∶1、1∶1、0.8∶1三个等级由稀到浓逐级变换,注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根据需要可在孔口设置止浆塞,注浆完后,立即堵塞孔口,防止浆液外流。注浆中若发生与其他孔串浆现象时,将串浆孔堵住,轮到该孔注浆时,拔出堵塞物,若此时该孔仍有浆液外流,则直接接管注浆,否则用高压风或水冲洗后再接管注浆。

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浆液分别在两个容器内,按一定配比配制好待用。拟定配比为水泥:水玻璃=1∶1~1∶0.8(水玻璃浓度为30Be~35Be),并根据实验确定施工配比和凝结时间,注浆压力在(0.5~1.0)MPa之间,初拟为0.6 MPa。

小导管注浆后至开挖前的时间间隔,视浆液种类为(4~8)h。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为4 h,水泥净浆为8 h。

(4)管棚的施工。

管棚是利用钢拱架与沿开挖轮廓线向TBM前方打入钢管构成的棚架,主要用于软弱破碎岩体、大范围密集节理区、断层破碎带等部位,开挖后拱部仅能在很短时间内自稳的情况下,一般在开挖作业面顶拱布置,沿指型护盾间钻孔.在管棚及其承载壳的共同棚架作用下,进行安全施工作业,能有效地控制拱顶坍塌的发生。

①管棚布置。

管棚长(15~20)m,沿隧洞断面环向布设间距(钢管中心间距)为30 cm,沿隧洞纵向布设时,纵向两组管棚的搭接长度控制在(6~8)m。管棚的钢管分节组成,每节长4 m和6 m二种,钢管内径75 mm,壁厚5 mm,接头采用厚壁管箍,丝扣长度150 mm,并错开布置,同一横断面接头数量不超过50%,相邻钢管的接头相错量不小于1 m,钻孔应分为奇数和偶数,编号为奇数的孔第一节管采用6 m钢管,编号为偶数的孔第一节管采用4 m钢管。钢管上间隔25 cm按梅花形钻Φ8 mm的小孔。

②钻孔。

TBM施工时利用TBM主机上配置的锚杆钻机在隧洞拱部进行钻设超前孔,仰角为12°,孔径为105 mm,钻深孔需多次接管。钻杆连接套与钻杆同材质,两端加工成内螺扣(配合钻杆首尾端外螺扣),连接套的最小壁厚10 mm。

③顶管。

采用大孔引导和管棚钻进相结合的工艺,即先钻大于棚管直径的引导孔,然后用钻机的冲击和推力(顶进棚管时钻机不使用回转压力)将安有工作管头的棚管沿引导孔低速推进,冲击压力控制在(1.8~2.2)MPa,推进压力控制在(4~6)MPa。

接管后再顶管:第一根钢管推进孔内,孔外剩余(30~40)cm时,开动钻机反转,使顶进连接套与钢管脱离,钻机退回原位,大臂落下,人工装上第二节钢管,大臂重新对正,钻机缓慢低速前进对准第一节钢管端部,人工持管钳进行钢管联接,使两节钢管在联接套处联成一体。钻机再以冲击压力和推进压力低速顶进钢管。根据管棚设计长度,按同样方法继续接长钢管。

④棚管注浆。

为加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按设计将钢管全部打好后,掏尽钢管内残渣,进行棚管补强。一般在钢管内注入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3∶1~1∶1之间,注浆初压(0.5~1.0)MPa,终压为(1.0~2.0)MPa,注浆结束后用M10水泥砂浆填充,形成钢管混凝土。

在管棚的支护作用下采用短行程进尺开挖,及时架设钢拱架,并进行锚喷支护。

4 富水带的施工技术措施

(1)高压涌水洞段对TBM施工的影响有:

①由于水压作用,工作面会坍塌,掩埋刀盘及机体,增大刀盘的扭矩。

②洞壁发生坍塌时,撑靴无支撑点,TBM不能推进。

(2)涌水处理措施:

处理涌水主要有引排和封堵两种措施。

①在TBM掘进过程中出现涌水,如涌水量较小,采用TBM设备上的6”水泵进行抽排;当涌水量较大,超过TBM随机配备6”水泵的抽排能力,启动应急备用水泵(在TBM上备用了3台WQ100-80-20-7.5污水泵)将水排至后备套以后,并全部启动沿线水泵,将水排至洞外。

②如涌水量采用水泵抽排仍得不到控制,TBM停止掘进,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形成帷幕,加固围岩。

③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当TBM掘进至可能与河流相通的断层或节理破碎带时,施作超前钻孔,探测钻孔出水量、水压、涌水里程等。如水量不大,利用TBM配备的钻机打排水孔排水。如水量较大、岩石破碎,地质条件不允许先排水时,应采用预注浆进行堵水,一次注浆长度(10~15)m,掘进长度为注浆长度的70%~80%,预留30%~20%作为下次注浆的止浆盘。

5 结语

采用TMB法施工的隧道,一般洞线较长,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洞段出现不良地质情况,本文总结了处理这些不良地质情况的施工技术措施,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猜你喜欢

钻机间距钢管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国内地勘行业首台5000米多功能变频电动钻机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
大直径潜孔锤钻机
算距离
旋挖钻机钻具产品类型
基于PLC的钢管TIG焊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