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研究型大学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及对策*

2010-03-21赵望达裘志浩

外语与翻译 2010年1期
关键词:中南大学创新型技术人员

赵望达,裘志浩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

创新研究型大学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及对策*

赵望达,裘志浩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

针对创新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误区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中南大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思路或对策措施,旨在为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领导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提出些许参考。

实验技术队伍;创新型大学;对策

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实验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素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3]。我国一流高校与国外著名高校的差距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就是实验技术条件与实验技术师资力量的差距巨大[4]。而且,西方先进国家的大学教授大都是理论和实验同时讲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工学院的教学中,教学指导实验是理所当然的。而以各学科带头人为领头羊的高校实验教学队伍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高校实验室高水平建设的关键,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及效果。所以,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水平和整体素质非常必要[5]。

特别针对高水平研究创新型综合性大学,如何进行深层次的调研,分析实验技术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大学所面临的重大课题[6]。本文结合中南大学的实际情况,对此课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初步探讨,为高水平研究创新型综合性大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政策制定提供些许参考。

一、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冯端院士指出:“实验室可以比拟为现代大学的心脏。”世界著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不仅拥有一流的实验室硬件设备,而且有着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指导教师)。同时兼具二者,才能使得他们数百年立足与世界超一流高等学府的前列。例如,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有着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先后工作过,正是如此,才使得该实验室与剑桥大学一起举世闻名[7]。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使得高校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好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滞后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极不利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综合性大学为契机,国家对“211”和“985”高校逐年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投入,建立了一大批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为标志的高层次实验室。不仅起到了很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同时也使得我国高校实验室面貌大为改观,特别是硬件设施上,不光是“211”和“985”高校,一般高校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近10年来,国内各一流大学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大学的背景下,开始重视了实验教学。期刊网上一搜索,实验室体制建设、条件建设和实验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不下数百篇,相关教学改革或实验教学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从中可以看到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对实验室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的投入也都是相当巨大的[8-10]。

(二)存在问题

但众所周知的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历史欠账同样巨大,即便如此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我们也不容忽视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就是理念上的问题,实验室工作是高校教学中次等工作的观念在高校教师中已根深蒂固。其次是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层次较低、职称不高许多高校专职实验室编制人员高级职称比例在20%上下,即使是清华、浙大等国内一流大学该比例也不过30-40%,导致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11-12]。再次就是实验技术人员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两条途径中都看不到很好的自身发展前景,因而其工作积极性不高。

中南大学作为“211”和“985”高校,在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亦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实验室体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实验室管理体制分散,作为中南大学二级学院的土木建筑学院就有着7-8个实验室,存在着分散与重复的问题,给实验室管理带来许多的问题。

(2)实验室编制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均相对较低,大专以下学历人员不在少数,特别严重的一个现象就是实验技术人员中工人编制人员比例是除后勤以外最大的。虽然,低学历、低职称、工人也是实验技术人员中的中坚力量,但不容忽视的是实验教学队伍教授、博士等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充实是必不可少的。

(3)人事政策方面亦存在着许多制约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条条框框。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补充高素质的实验人员必须是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但近年来,即使是一般高校引进人才也都是非博士不要,这样,在一些新兴交叉学科毕业博士极少甚至没有,作为课程教师的博士都很难引进,作为实验人员则更加难上加难。引进不畅,培养无门,加上以上其他一些制约因素,已严重制约着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二、主要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条解决对策:

(一)各级领导和教师均要持有重视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理念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方面存在着许多观念上的误区,第一个误区即是认为实验室工作是高校教学中次等工作,第二个误区就是重视实验室硬件条件建设忽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而且,持此观念的高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包括实验技术人员本身)不在少数。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高校上上下下均需更新观念,消除误区,才能彻底解决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问题,才能使实验室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

(二)正确认识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和课程教师同样都是保障高校教学科研任务顺利完成以及日常工作高效运转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要从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各方面对二者一视同仁,做到真正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在高校中的地位。面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觅才难的特殊形势,在引进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和利用高水平实验室自身优势培养人才两方面齐头并进,做一些创新性的探索和改进。

(三)健全实验室体制,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

实验室体制的改革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改革的重头戏。针对实验室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从体制建设出发,建立一个集中高效、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理顺了体制之后,才可以建立一个二级学院为核心实验室体系结构,同时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队伍的建设可以采用(2)中所述的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四)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一支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合理的激励机制,要建立职称晋升、工资福利等各方面的激励机制,并采取卓有成效的具体措施,以保证实验技术人员在地位上和课程教师平起平坐,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五)合理定编设岗,加强考核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定编定岗方法。我校多年来都在规划合理定编设岗方法。但由于存在前面几个方面的问题,体制问题都没解决好,合理定编设岗也只能是空谈。所以,要采取合理定编,科学设岗,竞争上岗,评聘公开的办法。要对实验教学效果,设备仪器完好率,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建立一个科学的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时时具有危机感,从而,加强自身知识和素质的提高。

三、结论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大学的大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实验室建设重要一环的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亦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论文针对创新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好误区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中南大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思路或对策措施,旨在为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领导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提出些许参考。总之,我国一流大学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建设一支与创新研究型大学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努力赶超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1]王艳琴.对21世纪高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董伟,山颖.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5).

[3]孔琳.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是建设创新性教育的关键[J].实验室科学,2007,(5).

[4]李跃林.浅谈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时代特征[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

[5]杨光明.谈高校实验队伍的素质要求[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1,(4).

[6]刘永德,汪毅.加强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提高队伍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104-106.

[7]韩冰.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高校实验教学及科研水平[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2).

[8]张家玫.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和队伍建设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3).

[9]彭龙生.探索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J].实验室科学,2006,(6).

[10]夏永林,叶超.关于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与培养的再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9).

[11]柯伟平,高红.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

[12]张旭,马文权,刘晶晶.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3).

2009-12-28

中南大学“党委出题、党外调研”项目

赵望达(1965-),男,湖南双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中南大学创新型技术人员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校庆文创产品设计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