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和方法: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的拓展*

2010-03-21谢清阳

外语与翻译 2010年1期
关键词:婚姻家庭毛泽东思想妇女

谢清阳

(泉州经贸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问题和方法: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的拓展*

谢清阳

(泉州经贸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带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全面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从研究领域、研究深度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拓展,这对深入进行毛泽东思想研究和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毛泽东思想;妇女解放理论;研究拓展;借鉴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妇女解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妇女解放的理论。毛泽东的妇女解放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全面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从研究领域、深度问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这对于拓展毛泽东思想研究和对于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

随着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深入,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也开始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的逐步拓宽方面。从研究领域上看,主要从妇女解放、婚姻家庭、妇女权利等角度进行全面或者专门的论述。

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本是个老课题,研究者们能比较全面深入地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其中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内容进行全面归纳的,如李慧秋。文章认为: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程度是世界罕见的;只有阶级的胜利,妇女才能获得解放;妇女在革命中具有重要作用;婚恋自由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表现;妇女干部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中间力量[1]。康琼在《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一文认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妇女问题产生的根源、妇女解放的道路、妇女在革命和生产中的伟大作用、妇女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几个方面[2]。

要了解女性,对妇女生活的关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中,婚姻、家庭是妇女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同样,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中的妇女婚姻家庭生活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杨吉兴将毛泽东对婚姻和家庭的观点放在一起考察,并将其内容总结为:婚姻要以恋爱为中心,实行婚姻自由;进行彻底的家庭革命,争取子弟完全的人格独立;提倡女子自立,提高妇女在婚姻家庭社会中的地位;倡言改革婚制,婚姻的迷信应该首先打破[3]。田秀云的《毛泽东论婚姻家庭革命与妇女解放》一文指出:毛泽东把变革旧的婚姻家庭制度作为妇女解放的突破口,指出了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受奴役的根源,分析了个体家庭的变革,号召广大妇女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争取男女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实现妇女的彻底解放[4]。

关于毛泽东对妇女权利的论述,李蓉总结为这样几个方面:男女平等权;妇女经济权;妇女文化教育权;妇女婚姻自由权;妇女社会保障权。王宏平又将毛泽东妇女权利分门别类的概括为:在政治方面,赋予妇女参政权,积极引导妇女参加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在经济方面,赋予妇女独立的经济权,并在同工同酬原则下,鼓励妇女参加社会劳动;在法律方面,赋予妇女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实现了制度上的男女平等;在组织方面,建立各级妇女组织是推动妇女解放的有效组织形式四个方面[5]。

总的来说,近三十年来毛泽东妇女思想的研究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研究视角也更为开阔。从毛泽东对妇女的教育、伦理、日常生活到政治、经济、文化,从婚姻家庭到法律地位的看法,都有专文探讨,但研究视野还是可以继续拓展。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研究者们从人权、经济、婚姻家庭、法律地位等不同角度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但是关注更多的仍是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运动、婚姻家庭等传统问题的思想。有关其妇女经济、伦理、教育、社会保障、妇女日常生活情况等方面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有些领域如,毛泽东对妇女计划生育的观点,也经历了一个由赞成到忽视再到重新重视的转变,这个问题同样鲜有探讨;还有毛泽东对于妇女健康等方面的观点,也是一个有待开拓的新领域。

二、研究深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现阶段,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研究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80年代初到现今,专门撰文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的论文就有将近百篇,这其中还不包括在毛泽东思想研究论著中涉及的妇女解放思想。研究者们在文章中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独到的见解、研究深度也在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毛泽东资料著作的整理出版和研究问题的专题化、系统化方面。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相关书籍的整理出版为进一步研究毛泽东妇女解放理论提供了资料保证。近年来,毛泽东的调查文集、书信选集、文稿文集、年谱、批语鉴赏集等著作文集的整理出版,为学界研究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提供了非常重要并极有价值的第一手史料,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毛泽东妇女思想研究的深入。在毛泽东的资料整理书籍出版后,不少论者相继从著作资料中发现新的问题,先后发表了一些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比方在妇女经济方面,杜玉华、文军的文章就详细深入地分析了毛泽东妇女经济观产生的原因、内容及现实意义。他们将毛泽东妇女经济观概括为:经济权利是妇女的基本权利;妇女解放重要的是经济独立;妇女经济独立是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重视妇女的土地拥有权;在经济生产中,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6]。再如王琳的论文独辟蹊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女性服饰入手,对毛泽东的女性思想进行研究。文章指出:在毛泽东看来,“红装”带表着传统封建男权的妇女观和审美观,同时也意味着对妇女的束缚和压抑。“武装”是对传统装束的改造与革命,“武”内涵的实质,是妇女解放了的精神气质、内在能力的发展。“不爱红装爱武装”是毛泽东对新女性精神风貌的赞赏、对女性美独特看法的集中概括[7]。这篇研究论文不仅观点独到,而且深入地研究了毛泽东关于新女性的审美理想。

可以说,近30年来的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深度在加强,研究成果逐渐呈专题系统化的倾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领域展示了毛泽东妇女思想的来源、内容并对其进行了评价,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精神实质。值得指出的一个现象是,研究者往往不拘泥于以往的观点,对于以往的定论敢于质疑,勇于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看法,这种学术锐气使毛泽东妇女思想研究更加客观、公正。但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研究仍然需进一步深化、细化。比方,从研究工作本身来看,有许多课题仍需探讨,如关于毛泽东妇女思想发展脉络问题。毛泽东在五四运动前期与后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妇女观内容不尽相同,有一个性质转变、内容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学者们继续深入分析,进一步理顺毛泽东妇女思想发展脉络。

三、研究方法的多样运用

从研究方法上看,已有成果中出现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致有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点带面等这几种方法。如熊吕茂,建红英的《李大钊与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之比较》采用比较研究法,将李大钊和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了比较。还有乌尼日、庞惠、韦诸霞的《毛泽东与陈独秀妇女观比较研究》一文,运用同样的方法,比较了毛泽东与陈独秀妇女观的异同。

大多数学者对毛泽东妇女观研究总会进行全面总体的考察,进行面的研究,也有学者将目光放在了某个专题、个案的研究上。如谢一彪关注的是毛泽东的苏维埃妇女人权思想,他将其概括为:苏区妇女享有人身自由权、参政议政权、武装自卫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权;经济上享有土地分配权和土地所有权以及平等的劳动权;获得婚姻自由权以及平等的受教育权三个方面[8]。不仅比较独特,而且可以使问题更加深入。再如王岱英的《略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兼谈毛泽东的妇女观》一文,别出心裁的以毛泽东诗词为切入点,选择《贺新郎》、《蝶恋花·答李淑一》、《临江仙》及《为女民兵题照》这几首代表性的诗词中塑造的女革命者、女知识分子和女民兵的光辉形象,并结合了毛泽东的相关言论,分析了他对妇女解放的高度重视与深情关注,讴歌了中华儿女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9]。显然,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是点面结合的办法,从诗词到思想,文学意味浓厚,论述也有根据,开辟了学科综合研究的方向。

从已有的研究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在利用传统的实证研究、史料梳理方法的同时,还积极吸取新方法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如运用比较研究法,将毛泽东与同时代人物进行比较分析,这就更好地展示了他的妇女解放思想和实践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个案研究法、以点带面方式的引用,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根据不同的问题继续采用。在以往研究中,有些学者开始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毛泽东妇女思想,如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但为数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当然,也可以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路子,将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方法,与传统史学的方法相结合,无疑会是今后研究毛泽东妇女思想的必然趋势。

中国妇女占全世界妇女总数近四分之一,中国妇女的解放关系着全世界妇女运动的进程。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是在中国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能对今后的妇女运动进行指导,因为对其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回顾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近三十年来的研究概况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是学术研究应有之要义。

[1]李慧秋.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及伟大意义[J].历史教学,1993,(3):11-14.

[2]康琼.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3):45-46.

[3]杨吉兴.毛泽东的早期婚姻家庭观[J].船山学刊,2002,(4):52-55.

[4]田秀云.毛泽东论婚姻家庭革命与妇女解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11-16.

[5]王宏平.论毛泽东的妇女观[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7):113-116.

[6]杜玉华,文军.毛泽东妇女经济观初探[J].毛泽东思想论坛,1995,(4):25-28.

[7]王琳.“不爱红装爱武装”:从服饰看毛泽东关于新女性的审美理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1):41-45.

[8]谢一彪.论毛泽东的苏维埃妇女人权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7,(4):133-136.

[9]王岱英.略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兼谈毛泽东的妇女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19-23.

2010-01-29

谢清阳(1967-),男,福建泉州人,讲师。

猜你喜欢

婚姻家庭毛泽东思想妇女
试论青年婚姻家庭话语主导权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山西:“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当代妇女的工作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