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词汇误用的原因及教学对策*

2010-03-21周国柱

外语与翻译 2010年1期
关键词:英汉母语汉语

周国柱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广东中山528403)

英汉词汇误用的原因及教学对策*

周国柱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广东中山528403)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以学生在选择词汇时所出现的词汇误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词汇误用的类型以及产生词汇误用的原因。通过分析由词汇学习观念的误区,母语负迁移和词汇学习内容的片面性导致的学生词汇选择的典型错误,以期将词汇误用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寻找更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词汇教学;母语负迁移;教学对策

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并掌握技能,而知识、技能之间的相互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般来说,学生是在基本或完全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外语的。外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常借助母语知识来解决外语学习上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也很自然地会把外语当作和母语差不多的语言,以汉语方式来处理英语学习中的问题[1]。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将汉语词汇直接迁移到英语中,出现“中国式英语”。究其原因,大多数错误都是词汇学习观念的误区,母语负迁移和词汇学习内容的片面性所致。那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走出词汇学习观念的误区,克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影响以及完善词汇学习内容,让学生准确地运用英语词汇呢?本文分析了学生词汇误用的类型和探讨了导致词汇误用的原因,最后提出词汇教学的建议。

一、词汇误用的类型

“英语词与汉语词在意义上有完全对应、完全不对应和不完全对应三种情况,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不完全对应,它不仅表现在词的多义现象的参差交错,而且表现在同一义项的内涵差异上。”[2]但是学生以为英汉词汇在文化内涵、外延意义以及搭配上完全对等。因此,他们在用英语写作时,总是出现词性、词义和搭配的误用。

(一)词性的误用

英语句子的不同成分由不同词性来充当,英语词汇的词性体现在词形上,也就是说词性不同,词形多半亦不相同,在句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由于母语的这种思维习惯,使得学生对英语词性词形的敏感度降低,常犯词性误判、误用的错误。例如:

错:Don’t afraid of that dog.

正:Don’t be afraid of that dog.

析:汉语的“害怕”动词,而英语的afraid却是形容词。

(二)词义的误用

学生在写文章时常常先在头脑中用汉语构思,然后再把汉语一一对应地翻译成英,而英语多数词汇和汉语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在表达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学生常常望文生义,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句子。例如:

错:I had to share a book with my neighbor because I had forgotten mine at home.

正:I had to share a book with my neighbor because I had left mine at home.

析:汉语常说“把……忘在某处”,而英语中要用leave而不用forget。

(三)搭配的误用

词的搭配并非词与词的自由地相互组合,而是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制约。但是汉英词语在搭配上有各自的方式和习惯,由于学生对英语词汇搭配的掌握还不够,所以常常按照汉语的习惯给英语词汇进行同样的搭配,从而造成负迁移。因此,学生只有重视词汇的习惯搭配,才能确保语言使用的精确性,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例如:

错: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more than that of Japan.

正: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larger than that of Japan.

析:汉语中“人口”论“多少”,而英语中population指的是“人口数”,“数”论大小,不论多少,所以population可以用large,big,small来修饰。

二、出现词汇误用的原因

(一)词汇学习观念的误区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接受新事物具有先入为主的效能,所以他们的定势思维较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对英语词汇的学习有一股抵触的“暗流”,它势必会影响学生词汇学习的质量。如“besides”和“except”两个词都是“除了”,但它们的意义完全不同,因为词汇意义还包括语法意义和搭配意义。许多学生的词汇误用都是近义词选择的错误,而近义词的选择错误绝大多数表现为意义相近词之间的误用。这说明学生在词汇学习观念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词汇,是语言系统存在的支柱。同一事物或概念在不同的文化里有着不同的内涵,英、汉语中没有完全对等的概念。可是很多学生认为每个英语单词必定有一个对应的汉语意义,并且只对应一个汉语意义,而词汇学习就是将英语单词所对应的那个汉语意义记住。实际上,英汉词汇并不是严格一一对应的。英语中有些单词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字;但是绝大部分英语词汇在汉语中找不到意义上完全对应的字。

(二)汉语负迁移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学生在国际英语考试有了较好的表现,但他们的口语和写作水平基本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究其原因,除了英语语言知识未掌握之外,汉语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汉语对词汇学习的负迁移体现在词汇学习的各个方面。首先,由于受到汉语发音的影响,学生对一些英语单词的发音掌握得不够完整和准确,尤其是元音和一些非重读音节。所以,他们经常犯单词拼写错误。其次,汉语的词类在形式上没有特殊的标记,用法上也没有严格的规则。因此,中国学生对英语词类的敏感度较差,不习惯在使用词汇时考虑其词类,而只是根据意义的不同来选词,这就造成了大量的词类错误。另外,学生受汉语的影响没有真正地掌握词汇的准确意义和搭配,往往就会犯选词上的错误。汉语对英语近义词选择的影响最大。很多英语词汇在汉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一个汉语词对应几个英语词或者一个英语词对应几个汉语词的情况经常发生,在词汇的搭配方法上和意义选择上都是如此[3]。

(三)词汇学习内容的片面性

有些学生为了扩大词汇量,大量背单词,最终只是记住了词汇的基本意义,根本不了解词汇的发音、引申义和文化背景等知识,更不知道如何运用它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的单词不但容易遗忘,而且无法正确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意义不大。其实,英语词汇的语法意义是指词在语言体系中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词类、词的用法和词的曲折变化形式。其中名词的数,动词的词尾变化形式,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形式等语言现象,而它们在汉语体系里是几乎不存在的。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往往只注重词汇的基本意义,忽视其引申义、文化背景和同根词以及词汇搭配的学习。另外,我们不知道英语里有些词的搭配是约定俗成的,常常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来直译。例如:

大雨:big rain(误)heavy rain(正)

黑马:a black horse(误)a dark horse(正)

方便面:convenient noodles(误)instant noodles(正)

三、对词汇教学的建议

(一)用英语释义词汇,纠正词汇学习的错误观念

由于英语教科书都是将词汇表排列成两排,左是英语词汇,右是其汉语释义,而且大都只给出该词出现在课文中的意义。这种编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据Cook(1991)的观点,把词汇作为语音的组合来重复是低层次的记忆方法,效果不佳;通过观察词汇在句子中的语法结构来记忆,层次稍高,效果也更好;而在句子的整体意义中理解词汇的意义是最高层次的记忆,效果最好。许多学生背单词的时候不习惯观察句子结构和上下文语境,而且中英文一一对应的观念形成后,他们往往在写作时只是根据词汇的中文意义从记忆中取词,而不顾句子的整体结构和意义,这样就很容易发生词类混用和选词错误。由于英汉词汇在词义、词性、搭配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讲解词汇时,教师要尽量用英语解析单词,使学生清楚该词的准确含义。为了减少英语与汉语之间直接联系,教师最好用学过的单词来解释新词,这样既可帮助学生强化已学的单词,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尽量减少教科书单词表的编排方式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词汇的真正意义。第二,在讲解词汇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引导学生在查字典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阅读英文释义和例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语言比较简单的文学名著和有关英语学习的报纸期刊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揣摩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充分理解词汇的意义,并且进一步扩充词汇量。

(二)加强英汉对比,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有些语言现象具有差异性,另一些具有相似性。语言的差异性使学生感到困扰,给他们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而相似性又使学生难以分辨,容易导致两种语言的混用。所以,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指出两种语言的差异性,找出相似分的不同点,罗列常见的中式英语错误。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学习内容中存在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还要善于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出一般规律,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的内化,从而达到正确运用的目的[4]。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减少汉语的负迁移对学生的影响:(1)在讲授单词的发音时,有必要将音标的知识融入词汇教学之中。通过对英语发音与相近的汉语发音进行对比,避免由于汉语的影响出现发音失误,造成误写。

(2)在讲授单词的词性时,应该将词义和形态相近,但词类不同的词放在一起讲解,对它们的词形和用法进行区别,加强学生区别不同词类的词的意识。比如,在讲到care(n./v.小心)时,教师可以介绍其他同根词,如careful(adj.)、careless(adj.)、carelessness(n.)和carefully(adv.),帮助学生分清这些同根词的不同词性。(3)在讲授单词的词义时,应尽量使用英语,给出单词的英文释义。如果需要提供中文释义,教师也应该对中文释义和英语单词的意义进行比较,讲清楚英汉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理解词汇的真正意义,避免在使用词汇时根据中文生搬硬套英语单词,造成选词错误。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读物,来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方式。对于很多英语的表达方法,学生只有通过了解英语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

(三)扩大语言输入,培养英语语感

语言的习得是以语言输入来完成的,而语言负迁移现象的发生也是因为语言输入的不足而导致的。学生脑中所储备的语言信息极为有限,常用词汇、句型及固定表达积累太少,写作时不得不用汉语来构思,再将所构思的内容一一对应地译成英语,这必然会因母语的负迁移而导致许多错误,词不达意,甚至造成误会。因此,教师在讲授词汇时,除了讲解单词的基本意义之外,还应该向学生讲清楚该词的其他相关知识,如词汇的引申意义、用法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背单词的有效的方法,如利用语境、将词汇与其同义词、反义词以及派生词相联系等。对于搭配方法相似或意义有相似之处的近义词,教师应该对它们进行辨析,使学生了解它们的相同和差异,以避免学生在使用中将近义词混用。教师应该运用构词法来介绍相关的派生词,以突出英语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扩大对英语的输入,培养英语的语感。学生可以通过加大对原汁原味的英语进行精读和泛读来实现这一目标。学生要多背范文,对文中的词汇、句式、表达习惯有着精确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背诵,学生更多地接触到英语,加深对英语的理解,不断累积英语知识。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看报纸、杂志,电影,听英语歌曲,等方式来扩大英语输入。通过大量输入英语,体会英语的美感、韵律及用法,就可以形成英语语感。一旦有了英语语感,学生就可以很顺畅地、不假思索地说出和写出地道的英语句子。

四、结语

词汇误用是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十分常见的现象。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犯这些错误的和原因,才有助于更好地实施语言教学。经过归纳总结,学生的词汇误用有以下几个原因:词汇学习的观念存在误区;汉语的负迁移和词汇学习的内容片面。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转变学生词汇学习的观念;减少汉语的负迁移并通过扩大语言输入来培养他们的语感,以便减少词汇误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

[1]庄凌.母语负迁移与翻译学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3).

[2]方渊媛.论黄冈电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教学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龙跃.英文写作中的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3,(5).

[4]顾文朋.高中英语写作词汇错误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010-02-03

周国柱(1963-),男,江西泰和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英汉母语汉语
学汉语
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母语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