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窥影视剧艺术文化含量提升之途径

2010-03-21李敬巍王松岩

文化学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影视剧文学作品文化遗产

杜 芳 李敬巍 王松岩

(1.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2.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3.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2)

在电影诞生之初,很多人一直低视这个钢铁制品,认为它只是个杂耍,至多不过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人物动作的录制品。它不可能使人们的感知、想象、情感、判断得到提升,它不能算是具有独特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审美活动,只不过是博下等人一笑的娱乐的工具。但电影以及后来出现的电视剧显然不满足于这样的定位。为了提高影视剧的格调和艺术品位,为了提高影视剧的受众层次,影视剧的从业人员做着多方面的努力。电影和电视剧用几乎一个世纪的实践证明了它与小说、戏剧、散文、诗歌一样,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浇灌人们干枯心灵的精神琼浆,是孤独流浪的人们孜孜以寻的精神家园。如今影视剧拥有无可比拟的巨大受众,为满足广大观众日常文化娱乐需求,每年都有大量的产品,其中不乏可以存留在文化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因此,对影视剧艺术水平提升的途径进行细致的考察和研究,是一项极其认真而严肃的工作。

一、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

影视剧与文学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艺术水准提升的一个途径是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甘甜的乳汁”。难以想象,如果没有文学作品作为支撑,最初被认为是“丑小鸭”的影视剧如何出落成今天楚楚动人的“天鹅”,会具有今天这样的艺术高度和美学价值。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爱森斯坦曾用强硬的口气宣扬影视剧的“出身”谱系,他在论著《电影形式》中强调:“让狄更斯以及上溯到古希腊与莎士比亚的所有先辈大师们再次提醒这些狂妄之徒,格里菲斯也好,我们的电影也好,其独特性都不是从自己身上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有着它过去的深厚的文化渊源。”[1]普希金、托尔斯泰、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谢德林、契诃夫、高尔基、科罗连柯、库普林、谢甫琴科、斯汤达和巴尔扎克等伟大小说家的创作已经成了现代影视剧认识各国民族文化、伦理、哲理、生活传统的一个窗口。由文学作品改编的中国影视剧不胜枚举,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荧屏就向文学作品取材。从1981年到1999年,共19届“金鸡奖”评选,就有12部获奖作品是根据著名小说改编的。有的改编深受原作者的喜爱,比如《原野》、《芙蓉镇》。而电视剧从中国当代文学取材,相信即使是个最普通的电视观众都能列举出一串长长的名单:从纯文学的《蹉跎岁月》、《青春之歌》、《雷雨》、《家春秋》、《四世同堂》、《来来往往》、《我这一辈子》到雅俗共赏的《金粉世家》、《半生缘》,从琼瑶的言情作品《一帘幽梦》、《几度夕阳红》、《还珠格格》、《哑妻》到金庸的武侠著作《笑傲江湖》、《鹿鼎记》、《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等等,不胜枚举。如今,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已占电视剧总量的一半以上。电视剧的改编可以说风起云涌,而且这股洪流还在继续。文学作品中原有的紧张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厚重的历史、深邃的哲理,都为影视剧艺术水准的提升提供了最充足的养分。

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取文化含量

纵观百年影视剧的发展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影视剧文化含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源泉。中国的影视剧尤其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被称作民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特别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民间,融入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它产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无论是在价值观念上,还是艺术形式上,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要找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组织各类文化影视剧,在剧本编写、演员表演、外景拍摄上都体现出鲜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气息,把在中国舞台上演出的演员吸收进影视剧,既可以打出有中国特色的影视牌,又可以为演出业增加号召力和影响力。因此,只要我们找到中国的特色,再配合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注重有效利用中国现有的影视人才,就能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特色这张“牌”。电视剧《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它们在剧本编写、演员表演、外景拍摄上都充满了浓郁的“二人转”气息。这些电视剧先后在央视一套和各地方台播出后,连创当年央视电视剧收视率新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游园惊梦》、《大国医》、《梅兰芳》无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中医、京剧中获得艺术的滋养。而美国依托玛雅文化、埃及依托古埃及法老文明、印度依托印度歌舞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的电影,美轮美奂的镜头无不流淌着文化的意蕴。

三、注重影像美学的独特魅力

仅仅依附于文学作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含量,肯定是不够的。文学作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东西都是影视剧作品无法表现的,比如语言的自身魅力、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意境的渲染营造等等。抒情作品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抒情包含着对现实的反映,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的改造;同时抒情中渗透出自我表现和社会性。[4]这类文学作品就很不好用电影电视作品来表达。

因此今天的影视剧更注重影像美学的魅力,倾向于注重摄影、画面造型、影像本体表意,以全新的视角和影视剧语言,在银幕上营造意象以代替传统影视剧的叙事陈规;注重纪实派与表现派影片的沟通;注重对影视剧多种艺术手段的探索和尝试。这些努力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目前影视剧越来越把重点,从整体的剧作转向了具体的影像:一是从影像的特性,即影视剧的具体手段出发拍摄电影电视;一是从关于影像结构特性,即蒙太奇和长镜头之争出发。特别强调了影像(声画)对于影视剧的本体论意义。影视剧常常强调“一个被拍摄下来的‘戏’和一个有着戏的因素的‘电影电视剧’,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件事”。这就表明目前的拍摄注重从电影电视剧思维的角度去组织结构,在剧作、导演、表演摄影、美工各个环节中强调了造型因素的重要性。今天的影视剧对于影视剧语言性质也有了新的认识:“电影电视剧语言结构的各层次性;画面形象的确定性;画面语义的不确定性;积极修辞的形象性。”[3]从而认为电影电视剧就是电影电视剧,不能笼统地用戏剧乃至文学来给电影电视剧的语言性质下定义。因而抛弃了影戏理论,而在实践中建立起影像理论,注重画面的色彩、构图、物象。如果影视剧作者希望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可以通过扩大、引导、并改变原来的影像来表现。它使得人们的思想与感情、智性和思索,在电影电视剧中都化为视觉的直感形象,使影像成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可见的语言。对传统叙事格局的大胆突破,对声画、表意功能的刻意探索和影像美的努力追求,表明声画不仅是完成故事的情节、进行电影电视剧叙事的手段,而且还可以使人们既看到故事,又看到创作者对历史和社会的深沉思考。如《红高粱》中从各个角度运用长镜头来拍摄的无边无际的高粱地,以及活动在高粱地中的人,将人物语言压到最低限度,同样是在用彩像显义。《菊豆》中大的变形的棺材一次次从活人身上碾过,漫天飞舞的白纸中,两个渺小的人物,这些镜头形象地显示了封建伦理对人的束缚。冯小刚的《战争子午线》中牺牲的酷爱学习的小号来到现代化的教室,而泪流满面,与敌人同归于尽善跑的老兵来到竞技的体育场,欣喜地第一个冲向终点……画面所蕴含的深广度、一言难尽的意蕴颇激动人心。

四、已意识到要用当代人类意识去观照民族性

用当代人类意识去观照、寻找、扩大人类文化的共同点,就会使本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影视剧自觉顺应这一潮流,将民族性作为独立自主的支撑物,以鲜明的个性进入世界文学,在保持本民族特点的基础上,将民族生存、民族文化置于全球开放的视野中,对人类文化历史进行关注和正视,对人类共同文化问题进行揭示和思索。各个国家民族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毕竟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链中的一个环节,必然可以找到某些相似点,必然会遇到相近的共同问题,必然会有相似的共同价值追求。《黄土地》获得国际认同,除了归结为它的民俗性、民族性满足了外国观众求异心理之外,不可否认,影片中人和环境的对立、求取生存的努力、被压抑的生命和最终激情的喷发,从人类的普遍经验上看都具有相当的概括性。而《猪场扎撒》从表面看只是写了极具蒙古族风情的牧民们的极普通的困猎和放牧生活,而影片思考的是更宏大的人类学问题。影片中的“猎场”和“草场”两条线索表现着人类“野性”与“人性”的两面。猎场代表着“杀戮、茹血、野蛮”,主旨在人的“野性”的宣泄;草场代表着“宁静、和谐、友爱”,表现出人对天地万物的感情。而人类在远古,为了生存,为了对付“自然选择”就必须依赖野性,野性的无节制将形成危险因素,而人类为了繁衍生息又必须受一种共同准则的制约。在“猎场”和“草场”反差极大的对照中流露出“人”的“野性”和“人性”的对立统一。这是无论哪国观众都会认识到的。注意用当代人类意识去观照、寻找、扩大人类文化的共同点,赋予影视剧宏大的胸襟和独特的视觉,这都极大地提高了影视剧的文化艺术含量。

影视剧在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上吸收借鉴其他艺术的精华和营养,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影视剧的艺术表现力,在发展中坚持自己艺术的独特性的同时,注重用先进理念与意识来充实自己,使影视剧征服了世界各国观众,成为今天最具魅力最具受众的艺术。

[1] 列别捷夫.苏联电影史纲[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304-306.

[2]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 精 神 家 园 [EB/OL] .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2857,2009-12-07/2009-12-30.

[3] 刘树林,李泱.电视文艺心理学[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18-21.

[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58.

猜你喜欢

影视剧文学作品文化遗产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