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田大作的外语教育理念及实践意义刍议

2010-03-21朱俊华刘爱君

文化学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池田大作外语异质性

朱俊华 刘爱君

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外语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外语教育日趋低龄化,外语教育水平也在日益提高。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一般的人都会说上几句外语。然而更多的人对外语作用的认识还停留在职业的工具性层面——即掌握了一门外语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即使外语教育工作者也很少有人超越这种认识。池田大作作为一位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家、桂冠诗人,却站在另一个角度,以人的发展与世界的和平为出发点,对外语学习、外语教育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思考,其观点也应用于他一手开创的创价教育系统(包括创价大学、创价中学等)的外语教育实践中。

一、外语教育的前提——语言的“异质性”特征与人性的“相通性”

语言具有“异质性”特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代表着文化的差异,语言作为思维的表象又显示着思维方式的差别。所以语言的“异质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池田大作的很多论述都体现出他对语言的“异质性”的观照。当论述到人类扩张关于“落户、开发和征服的历史”时,池田大作说:“这些国家以上帝、君主或祖国的名义,把自己的语言、旗帜和法律带到世上最偏远的角落;而这种冲动令他们互相残杀,不知经过了多少场战役。”显然,这里的“语言”既是一种民族或国家的标志,也是一种异文化的象征,在特定的时代,“语言”也成了侵略和扩张的工具。他在《二十一世纪的警钟》中,还把“语言”的不同与“肤色”、“风俗习惯”或“性别”等的不同都列为产生偏见的根源。

对于不同的人类群体来说,语言的确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但是,在池田大作看来,这种“异质性”的存在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不应该将其视为一种“障碍”:“我们应该把人的差异性当成障碍?或视为个性来接受?事实上,差异性很美好,因为每个人都不同,人类全体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而且池田大作还善于从人类整体角度出发,超越语言的“异质性”,明晰人类的共性。他说:“要克服由于肤色的不同、语言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或性别等所产生的偏见,我认为其办法是,要看到在这些偏见的更深处,有着所有的人所共同的本质的人性。人真正的尊贵,是在领悟到某种真理时。尽管肤色和风俗习惯不同,但在所有人的身上跃动着的这种尊贵的人性,还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池田大作强调对“异质性”的排斥以及歧视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原本在孩童眼中,人种和语言的差异并非障碍,而是成人有意无意给了孩子‘歧视的心’。”所以,人类能够通过教育超越“异质性”、消除歧视。

因为语言具有“异质性”,所以十分有必要实施外语教育,而且人性的相通又为外语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池田大作之所以能够用如此本质的视角审视问题,源于他作为一名世界和平主义者超越国家、民族等人类狭隘的视角,力争消除歧视的痼疾而作的思考。另外也源于生命佛法的生命观照。当他以尊重生命为第一原则,面对持有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人类的全体,便会洞悉生命的本质,关注人性的共通点,尊重个性的存在。这也成为他“外语教育理念”的认识基础。

二、外语教育的意义——促进人的发展、增进国际间的理解

池田大作强调外语学习对人的发展与国际间理解及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

池田大作认为,学习外语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对于人的成长很重要。他说:“外语是在世界飞翔的‘翅膀’和‘护照’”,而且“外语的翅膀会最终把一个人引向世界的天空”。

只懂母语的人存在相当的局限性。语言作为对客观世界的说明与解释,自成一个系统,又是操此语言的人群所创造的文化的载体和思维、交流的工具,自然而然地打下了该文化与思维模式的烙印——“每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特殊的‘世界观’”。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依靠语言来引导的,“只有叫得出名称的事物,才是他所理解的”。所以,人在该语言的引导下成长起来就不可避免地被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与思维方式武装起来。于是每个在一种语言中成长起来的人,对世界的认识不可能跳出该语言形成的解释界限,正如语言学者洪堡所强调的:“他(人)根据行动从自己出发编造出语言,而通过这同一种行动,他又作茧自缚于此语言之中。”

与母语的局限性相对应,外语就显示出对人成长的意义。如果一个人只懂得一种语言,他对事物的认识、对问题的思考就局限于这种语言形成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人懂得一门或几门外语,他对事物和问题就能进行多角度的判断和思考,而且懂得外语的人生也会变得丰富起来。更多个体的人的发展也必将带动整个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池田大作还特别强调外语学习对于国际间理解乃至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他说:“外语一定会扩大自己心灵的天空,成为理解异文化难得的助手。”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一种交流工具,更重要的是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对异国文化、异族文化的理解,从而促进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实现国际间理解,进而促进其合作与交流。

池田大作之所以认为外语学习可以促进世界和平,因为他认为外语是“联结世界的力量”和消除隔阂的金钥匙。他说:“可以说外语是一种‘联结世界的力量’。了解全世界人们的生活,学习不同的价值观,进行同是人类的心与心的交流——能大力开辟这条道路的武器,就是外语。”另外,“在现代,‘欺侮人’已经严重到根本与过去无法相比的程度。通过外语,心灵的国际化,也会成为承认‘异质事物’的契机。最近我还想到,它还可能成为消除‘隔阂’这个老毛病的关键。”

按照人类学的观点,无论哪个地方生活着的哪个民族的人所创造的文化都没有高低之分,只是人类多样性的表现。“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各个不同地方之间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但是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没有任何人比其他人具有‘更多的文化’。”然而人的意识中的自我认同,自然形成了对异族文化的排斥与否定。于是异文化群体之间自然形成了一种隔膜,这种隔膜不仅在人的内心形成偏见与歧视,而且由此引发现实世界中的争端或战争。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剖析现实世界,多少战争都是源于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如果能够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异文化,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就会消除更多的非议与责难,增加更多的宽容与理解,偏见与歧视在人的心中消失了,战争就会远离人类社会。

如果外语教育工作者能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加强对异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外语教育就可以为促进国际间的理解,甚至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三、池田大作外语教育理念的人本精神内核

所谓人本主义,就是指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一切为了人,即一切以人为目的。而对于人最重要的就是生存与发展,一切都要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才算真正的“以人为本”。池田大作的外语教育论紧紧围绕这个命题而展开,一方面强调外语学习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强调外语教育对国际间理解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

人的最高追求目标就是获得幸福,“以人为本”就要以这一目标为导向。人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没有这个前提根本谈不上获得幸福。霍尔巴赫告诉我们:“要感到幸福,就必须生存;所以人凭着本性就应当寻求自保,逃避能够危害他的生存或使他的生存艰苦的一切。由此可见,人应当在他的各种快乐中间进行选择,他看做幸福的,应当只是那些决不损害他的存在的快乐,无论是当下的损害,还是凭着遥远的后果造成的损害。”费尔巴哈也这样教诲我们:“什么是属于幸福的东西?所有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因为生活(健康的和正常的生活)和幸福原就是一个东西。”所以“以人为本”首先就是尊重生命。

若要实践对生命的尊重,必须消除内心的偏见与歧视,避免现实世界的战争,即维护世界和平。现实中的战争属于外在的非和平状态,内心的偏见与歧视属于内在的非和平状态,后者往往是前者爆发的内因。所以通过异文化体验,达到国际间理解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池田大作强调通过外语教育,促进国际间理解正是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掌握在什么样的人的手中。外语也是一样。要想让外语为人类的幸福与和平发挥作用,外语教育必须坚持国际间理解的导向,否则就是方向性的错误——“尽管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知识、信息如此增多,但这并未直接有助于整个地球社会的幸福与和平。原因是由于忽视了‘为了什么目的’这一根本的问题。人类愚蠢的根子、失常的原因都在这里”。外语教育目的不在外语本身,而在于人本身。外语教育的目的不应局限于教好外语,而在于培养出能够应用外语为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人。

四、外语教育的实践及意义

池田大作关于外语学习的观点强调人的发展和国际间理解以及世界和平,其外语教育的实践也紧紧围绕这些而展开。

池田大作认为,外语教育不仅要在本国进行,更重要的是让学习者到目的语国家去学习语言、感受异国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增进国际间的理解。他创立的美国创价大学有一个必修科目,就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到外国留学,“具体地说,除英语外,为了在汉语、西班牙语、日语中选学一种语言,要到该语言圈的大学里留学一学期”。而且池田大作强调这样除了能够提高外语水平,“还会成为超越国家与民族的差异、从多样性中学习与人交流的宝贵机会”。

池田大作除了重视让学生出国留学,还特别重视接受外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重视与国外进行国际交流。池田大作创立的日本创价大学奉行池田大作的教育理念,自建校以来,十分注重国际交流,注重与世界各国的大学建立友好往来。现在,创价大学与不少中国大学互派学生进行交换留学,如中国的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山大学,韩国的庆熙大学,英国的格拉斯哥大学,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俄国的莫斯科大学等。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后,在中日恢复邦交的1975年4月,创价大学在日本首次接受了6名中国留学生。作为第一批新中国的留学生,许金平、刘子敬、李冬萍、李佩等人在创价大学充分感受到了池田大作的教育理念以及他和创价大学为中日友好所做的努力。至今,他们都在为中日友好事业贡献着力量。其中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许金平在2007年访问创价大学时感慨道:“在两国还不能接收留学生的时期,池田先生担任保证人并给予接收。这个恩情是不可估量的”,“‘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和创大学生是一起肩负21世纪的年轻一代’——先生的这句话一生不会忘记。”

这些国际交流、互派留学的教育活动为中外学生提供了可贵的接受外语教育的机会。学生在留学和异文化交流中更好地成长为人类和平的使者。创价大学的校训是:“人类教育的最高学府”、“新大文化建设的摇篮”、“守护人类和平的要塞”。创价大学的外语教育活动体现了池田大作的外语教育理念,也与其校训相契合。

池田大作外语教育论及其教育实践的价值就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办教育的方式,一种做事的方式:一切以“人”的最终目的为目的;实践最重要!首先,无论做什么都不要偏离“人”这一目的,都不要偏离“人的幸福”与“世界和平”。我们无论思考什么问题都不能偏离这一目的。另外,有理论更要有实践,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最重要的是要去做!因为理论上的目的必须在实践中被坚持,否则理论再先进也无法获得现实的收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总之,池田大作的外语教育论超越了语言本身,更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他的外语教育论贯穿着其目的论思想,即一切皆为手段,只有人的幸福和世界和平才是目的,外语教育也要指向这一目的。池田大作在承认语言“异质性”认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外语在人的成长、交流以及国际间理解、合作等方面的作用,突破了学外语为了找工作的工具性认识,使外语教育在一个更高远的目标引领下,成为人类和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池田大作外语异质性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池田大作诗歌小论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池田大作高等教育思想架构
大山教你学外语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大山教你学外语
浅析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
从EGFR基因突变看肺癌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