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青年抵御西方异质文化渗透的建设指向

2010-03-21

文化学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青少年建设文化

白 玮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异质文化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文化方面的最大威胁主要表现在对异质文化的认同上,而青少年群体是最容易认同异质文化的特殊群体。因为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全球参与意识强烈;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没有完全形成,思想比较容易发生动摇。因此,如何正确分析评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产业文化对中国当代青少年的影响趋势并采取相应对策,是当前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对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的地域空间距离大大缩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交流空间大大扩展,意识形态的相互影响大大增强。同时,世界性物质文明的普遍提高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生产形式和传播形式,不仅给人们带来日益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而且开辟了广阔的经济空间,使文化脱离了单纯的文化范畴,进入社会生产领域,形成一个新型产业。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的结合和互动,使文化的表现力、影响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对青年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当今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在文化的载体、制作、传播形式和速度方面,形成强大的文化优势,使其文化产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输出能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既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又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美国文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对几乎所有国家进行着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单方面输出,并施加影响。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美国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跨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士尼、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好莱坞电影更是深受青年人的青睐。

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是媒体(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服务等)对中国文化市场的冲击(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也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一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的需求,使其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此外,美国还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改造,即进行“美国化”后据为己有,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这不仅为其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了宣扬美国民族主义和文化至上观念的目的。美国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花木兰》是中国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讲述一个女孩特别孝敬父母,代替年迈的父亲从军的英勇故事。其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而在美国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中,其主题已经演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孝道的主题退居其次。中国的一些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迷惑,主题到底是什么?也许10年或者20年后,《花木兰》的传统主题会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由此推知,如果更多传统题材的文化遗产被西方国家开发利用和篡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威胁。

美国网络文化霸权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还突显在网络语言英语化上。如今在互联网上,主导性的语言是英语,约占90%以上,汉语却不到1%;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加之美国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上网信息含量大,因而他们的网站成为上网者访问最多的地方。英语成为一种通用的时尚化标准语言,不懂英语几乎难以在网上交流,这激励了中国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却使他们忽略了汉语的重要性,导致他们驾驭汉语的能力下降。最明显地表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一是提笔忘字,错别字增多;二是字迹潦草,美观度降低,书法被严重忽视;三是对文言文、古代诗词歌赋渐渐失去兴趣,影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以致汉语面临萎缩的危险。

二、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渗透的根源与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缺失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经济全球化主导在政治文化上的表现为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二者互相渗透,共同构成对我国文化主权压制和消蚀,首先从根源上看,西方文化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非理性传统,从这种文化传统中我们可以找到西方政治强权和文化霸权的根子。这种传统最初来自于犹太教文化。犹太教突出强调人的情感、意志、信仰和主观体验,并在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中得到了保持和发扬,从而演变成后来的基督教精神,即自认为基督教是唯一能体现神的意旨的,它的使命是要感化天下所有的非基督徒。基督教文化的这种“教士”心态和“救世主”精神渗透到西方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外关系中,作为“上帝的选民”,他们认为有责任把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传输给其他国家,使其人民获得自由的、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其次,冷战结束以后,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相对减弱,在经济地位因素上升的同时,文化因素的作用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强了文化扩张和渗透的全球攻势,美国把对外文化扩张和渗透作为实现其霸权主义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文化手段和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样,不但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在大国间军事作用有限的条件下,特别是在现代核战争无法严格保护本国不受报复的情况下,文化手段尤其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

对青少年而言,除了自身的特点之外,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在民族文化认同上也存在一定的缺失:

首先,他们的文化分辨能力较差,接受的文化安全方面的教育相对缺乏,对主流意识形态认识不够清楚,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造成其在多元文化面前缺乏判断、分析和选择的能力,从而使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极易改变。其次,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一些青少年过分崇尚非理性,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心灵世界没有依托,缺乏信仰,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追求,失去了精神家园,出现了“思想真空”状态。再次,大部分青少年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淡薄。一份调查表显示,当问及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及包括腐败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时,答案经常是“说不清楚”、“无所谓”。青年人抵御不住现代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消极影响和侵蚀,就会对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发生偏差,从而失去理想,失去凝聚力、精神动力和奋斗意志。

三、建设先进青年文化,必须找准科学定位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1]青年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科学定位,其建设与发展对抵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的渗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先进青年文化建设的方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青年文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这是一个不容动摇的根本性原则。如果在青年文化建设中,动摇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就会在意识形态产生思想混乱。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紧把握与时俱进这一核心,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特征,制定和实施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社会进步的文化发展方针政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弘扬主旋律,实现多样化,抵制和消除各种落后的、腐朽的、庸俗的、颓废的文化影响,满足广大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要根据青年人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其思想文化建设的规律,建立相应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先进青年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文化是孕育精神的摇篮。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民族文化的本质体现,青年既是未来的继承者,又是当今的建设者。加强青年思想文化建设,必须同中华民族传统教育、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引导广大青年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了解传统、了解中华民族历经的深重灾难和进行的英勇不屈的艰苦斗争,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责任感。在保持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必须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心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全球化形势下的文化交融,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文化精神与大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中的先进文明成果为我所用有机结合起来,创造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开放性的现代新型文化。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具有旺盛的创造力,才能立足世界,而不至于被时代淘汰。

第三,创建健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建设新型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先进道德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精神动力的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引起经济社会结构和社会生产方式、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引起社会各阶层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是非标准、道德评判、精神状态、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巨大转变。由于发展中新的道德规范建设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奉献观念、诚信观念、利益观念、社会公德观念、良心观念的异化甚至扭曲,极端个人主义突出,这在一定程度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创建全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先进青年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紧迫任务。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把发扬传统美德与促进公正竞争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自律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行政制度的管理要求、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等方式,加强青年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思想意识培育,引导青年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个人致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营造诚信、互助、扬善、奋发向上的社会氛围,从而使道德的力量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四,牢固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全球化趋势下,文化经济所形成的文化综合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着其经济、科技、信息、财力优势,推动着世界文化潮流的发展,并以其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在精神层面上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巨大现实威胁及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严峻挑战。因此,迎接全球化浪潮对青年文化发展的冲击,必须大力加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两轮驱动,两翼齐飞”[2],对于抵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渗透,推进先进青年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牢牢把握各类文化阵地和新闻媒体、影视传播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载体的同时,更要重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全球化趋势特点,博采世界文化之长,大力发展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占领青年文化阵地。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文化经济项目为载体,推进人文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促进文化和经济的良性互动,并大力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加中国文化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第五,树立良好的社会文明风气,把先进青年文化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

文化作为社会和各行各业内部起支配作用的精神理念,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并不断升华。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及行使国家权力的公务员队伍,在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中,起着引领方向的主导作用,因而是培育和落实先进文化的主体。建设和培育先进的青年文化,只有各级居于主导地位的主体力量对先进文化概念、理念在心理上认同、在实践上身体力行,才能使先进文化对广大社会成员真正发挥影响和作用,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因此,建设和推进先进青年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和各级党、团组织建设、廉政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信用体系、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教育和影响广大青年,使先进文化理念融入各行各业各单位部门的日常工作和经营管理活动之中,逐步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牢固占领青年人的思想阵地。

[1][2]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J].求是,2010,(12).

猜你喜欢

青少年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青少年发明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