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2010-03-21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指导毕业生

黎 红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扩张较快,就业压力增大,现在又遇到金融危机,许多中小企业所受影响较为明显。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教育与社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影响高等教育,这里包括三个层次:浅层次影响、次层次影响和深层次影响。浅层次影响中,第一项是高校经费,第二项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次层次影响中,第一项是学校招生,但另一个方面,市场经济不好的时候,有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下岗了,又会回到大学念书,大学生数量反而增加,这就是大学与市场经济之间的错位发展。更深层次的影响将发生在专业结构、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等方面[1]。

1.1 金融危机造成公司招聘职位减少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比2008年有明显增加。校园招聘活动可反映大学生的求职与就业情况。2009年11月9日湖北毕业研究生双向选择大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这是武汉市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场大型招聘会。3万多名应届生进场“找饭碗”,由于岗位数较上年明显减少,多数学生主动调低了就业预期。据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有350多家单位提供了3万多个岗位,而2008年的同一主题招聘会,共有450家企业提供岗位5万多个。2009年的招聘单位数与岗位数之所以“缩水”,主要是因为一批企业因经济前景不明朗而选择观望,金融、地产、外贸类企业以及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招聘明显减少[2]。

1.2 金融危机造成毕业生就业前景不理想

金融危机会促使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校园、继续升学,而非就业。以香港某高校为例,选择继续升学的毕业生从1996年的14.7%,上升到1999年的18.4%。最后,即使最终能够就业的毕业生,通常面临巨大的生活成本压力。一方面,即便是同样企业、同样职位,前后两年招聘的员工工资也有可能相差数千元。从香港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情况来看,已经有求职者主动要求减薪10%。另一方面,一些原本固定的工种可能变为小时工和临时工,进一步削弱毕业生的福利和工资。在全部生活成本中,住房无疑占了大头,尤其是需要自己租房的外地毕业生。

1.3 金融危机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和女生带来更大就业压力

家庭经济困难造成就业压力加大。有调查显示,91%的学生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心理负担加重;55.17%的毕业生感到金融危机对自己的家庭收入产生影响。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四年级毕业前夕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增大,出现就业心理问题倾向的毕业生人数增多。

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减少,女大学生因此求职困难更大。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公开提出只要男生。2009年女生报考研究生人数的急速增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大学生面临的求职压力。

2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要实现充分就业,需要来自高校毕业生、高等学校、政府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2.1 大学生要做好长远规划

大学生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要冷静分析局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并选择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2.1.1 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从容心态,正确分析自身价值。人生当中,价值观起了导航作用。许多传统观念仍然存在于毕业生心中,有调查报告显示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工作的学生超过六成。从中可以看出,在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中,干部身份的情结依然浓重。把专业看得太重,认为不是自己专业的坚决不去的观念一定要摒弃,一个优秀大学生的才华应该体现在综合能力上,尽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科学技术快速的升级换代,不要让“专业对口”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2.1.2 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不能太理想化,一个人可能要经过3至4次的选择,才能找到自己终身喜欢的工作,所以对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大学生一开始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步到位”的岗位,可是干了不到半年,就后悔了,认为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不得不重新选择工作。有的大学生把收入看得太重,不看单位的发展潜力,不看自己在这个单位的发展前途,死抱住“低于3 000元不去”的想法。一个人头一份工作的收入,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他只能说明你的今天,并不能说明你的未来。如果一个单位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收入少一些,但今后的发展机会相对会多一些,收入提高也可能会快一些。

2.1.3 走出户口情结从基层做起 由于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对能否解决户口看得非常重。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户口至上的观念,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尤为突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大学生就业日益市场化的过程中,户籍制度对人才的配置作用无法避免地出现日益弱化的趋势。国家目前在采取措施改革户籍制度,户籍的影响是暂时的。

许多同学认为参加工作就要干一番事业,而不愿做日常平凡工作。有的单位准备先让新聘大学生到基层锻炼两年,再调到机关工作,许多人就不愿去。实际上,不从日常平凡的岗位干起,很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作为,我们国家许多领导人都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4]。

2.2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

2.2.1 有计划地开设就业指导 面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校应该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系统地规划,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提升就业指导的教育职能,并且贯穿于大学生活全过程。在刚入学时就着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加强职业选择教育。大学二年级着重成才观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性格特征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适应范围,初步定位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三年级树立就业、择业、创业并举的职业观,指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专业特长,努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和对自己将来做出决策的能力。四年级着重进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择业指导及就业服务[5]。

2.2.2 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大学是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最高学府,个人综合素质已成为新时代的万能通行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突出创新教育,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尝试。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就业指导的重要一环,在整个大学阶段,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还要对大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因为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检验场所,提供了系统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高校应为学生联系和提供实习、假期工、社团活动等实践机会。大学生只有充分接触和了解社会,才可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就业观。

2.2.3 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与择业观的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人的成长方向,是青年大学生成才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价值导向。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职业的看法和态度,择业标准、择业行为受到其支配。大学生选择职业要把事业放在第一位,要考虑自身的素质和特长,并同社会需要有机结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特长和潜能的职业,而不要以金钱为准则。

2.3 国家和社会应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和关心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涉及到千家万户,党和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力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如果没有专项的政策投入,在劳动力市场需求层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学生自身努力的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着巨大的煎熬,伴随着经济的好转而慢慢好转。在这个关键时刻,政府政策的投入将会产生积极的放大效应。

(1)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最具体的政策措施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取消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

(2)国家需要考虑在短期内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能够直接产生效果的措施就是政府机关、军队、武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增加对毕业生的招聘数量。由于这些机构更看重的是求职者的综合性素质,而对专业的要求相对宽泛,从而可以缓解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国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

(3)国家可考虑在短期内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总量,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帮助大学生度过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

(4)为毕业生自主创业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必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因此,对整个高等教育来说,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刻反思,将是促使高等教育更加重视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契机[6]。提高毕业生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养,以创业促就业,也是毕业生重要出路之一。国家应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多政策支持,社会也应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与平台,让一部分有创造力的毕业生有更大的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金融危机应引起对人文素质教育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9-4-6(2).

[2]熊毅,李英伟,李燕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2):36-59.

[3]周凯.近六成学生对就业“没想清楚”[N].中国青年报,2005-12-23(2).

[4]唐景莉,杨晨光,万玉凤.大学生就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N].中国教育报,2008-12-9(2).

[5]易文君,李娜.高校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2):53-55.

[6]张家俊.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意识[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3):76-77.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就业指导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