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一般本科院校评估体系的路径选择*
——立足于高校的内部视角

2010-03-21强,李

外语与翻译 2010年2期
关键词:教学评估方法论评估

谢 强,李 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湖南长沙 410205)

构建一般本科院校评估体系的路径选择*
——立足于高校的内部视角

谢 强,李 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湖南长沙 410205)

本科教学评估的问题中孕育了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从高校自身出发,从具体的、微观的、可操作性的层面来思考构建“多元化评估体制”的基础性问题。针对当前本科评估体制的问题,分析了一般本科院校建立校内评估机制的必要性,通过对方法论采用的评述和具体构建模式的选择,提出了三大基础的构建因素。

本科院校;评估体系;建构模式

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但问题也如影随行。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大多站在社会、政府的角度,抽象、宏观的来论述评估体系的构建。然而,在我国各级别院校深浅不一的根基和相去甚远的传统差异下,宏观的建构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因此督促各高校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评估体系,立足于高校自身来思考“多元化评估体制”的构建,是切实实现评估目的的有效方法。

一、一般本科院校建立校内评估机制的必要性

(一)弥补本科评估体制的缺陷

我国评估体制存在政府评估权利过大,评估制度不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狭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一般的本科院校,本科建设尚不成熟,很难与研究型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提并论,但在评估过程中,它们接受的是同一的评估标准,因此容易急功近利,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向重点本科或名校看齐的追赶思想。因此,根据院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校内评估体系,是减缓外部评估负面影响,弥补外部评估体系不足的有益之举。

(二)抓住评估机遇谋发展

我国教学评估虽有25年的历史,但严格而言,尚处于一种探索的过程中,存在不成熟、不严谨、不规范的现象。但本科评估毕竟促进了各本科学校的交流,通过对评估制度的大讨论,也总结出许多评估的经验。对于一般本科院校虽然承受着比重点本科院校更大的评估压力,但只要针对自身的问题,在前人铺路得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这种压力则可转化为优势。

(三)实现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建立校内教学评估的长效机制,有利于高校进行常规的自我检查、整改、约束和改进,及时了解各教学单位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教育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教学基础建设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方案和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办学历史、条件、模式和特色的教学管理及评估体制,真正实现评估的目的。

二、一般本科院校建立校内评估体系的方法论选择

(一)评估体系构建模式的方法论选择

系统分析方法把系统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或其它系统之间的互动、沟通,通过对系统内外存在的输入、输出、反馈、调适,以及系统结构和问题的分析,对系统的存续和完善等问题作适当的判断。笔者认为,它是评估体系理论构建的一把钥匙。评估体系主要是围绕教学质量评估而形成的一个组织结构,主要考察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因素,诸如:教师水平、学生素质、学校管理和硬件设施配备等。针对高校的大系统,在对系部、教师、学生等小系统以及环境系统进行整体、动态、分级、结构分析上,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实现本科教学评估的所欲达到的目的和价值。

(二)现阶段评估现状下方法论的选择

一般的系统方法论强调了建立数学模型和采用数量方法,这对评估指标的合理建立和量化,对教育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分的定量化让人们在面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等复杂问题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软系统方法论认为,由于价值观因人而异,因此在人的活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是边界模糊,难以定义量化的,更多的是结构不良的软问题。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中的“价值有涉”较其他人类活动子系统更为凸显,针对当前评估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作为弥补缺陷的校内评估体系就应该更加强调软件的建构,因此在采用一般系统方法论的前提下,采用软系统方法论是构建校内评估模式的最优的方法论选择。

三、一般本科院校建立校内评估体系的构建模式

(一)校内评估体系构建的两种模式

如上所述,系统分析方法是对于个体和整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它对于应遵循演进主义原则还是建构主义原则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1]。因此,就会有由子系统来影响系统还是由系统来决定子系统的两种模式。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模式。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当前许多一般本科院校在迎评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在评估利益裹挟下的评估体系的构建。其核心是注重硬性指标的强化。“自下而上”的模式是从评估对象的单个“元因子”出发来构建评估体系。所谓“元因子”是学校赖以发展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质量提升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即教师和学生。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切实提升是评估体系构建的核心。

(二)校内评估体系构建模式的选择

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模式,目前的教学水平评估侧重于学校设施、师生比、图书数量、教师学历水平等办学条件方面的硬性指标的考察,而量化的硬性指标很难反映出教学过程中最有意义的东西。学者们已指出,现行的评估体系是“典型的‘行为目标模式’的评估,忽视评价对象独特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和追求目标”[2];评估促进了高校硬件设施内部管理的完善,但高校发自于内的对评估的需求,融入思想意识、行为的评估文化还远未形成[3]。

综上所述,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软”指标不足的现状与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人才培养质量相冲突。而忽略质量主体,自上而下地靠“硬指标”来构建校内的评估模式,会使评估渐渐地滑入“质量主体”缺位的困境。教育的本质就决定了“软”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才是制度构建的核心和关键。故校内评估体系的构建应在领会评估要旨和目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师和学生入手,自下而上地构建校本评估体系,在构建指标时更注重学生经验及成长等方面的“软指标”的建设。

四、模式选择下的校内评估体系的构建方略

周济部长多次强调,学校要坚持“两个为本”,即“育人要以学生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本”。因此,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也要紧紧围绕这两个因素展开。

(一)致力于“软环境”的构建。

经过多年的硬件设施建设,各高校的设备都更加健全和先进了,尽管各院校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经不影响学生素质培养和提高。名校的根基不在于其拥有优越的师资力量,其文化才是其生命力之源[4]。现阶段一般本科院校所缺的是有效的“文化氛围和学习情境”。这些“软环境”的构建需要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的共同的努力。首先,行政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促进行政管理的规范化;教师授课要结合书本却又不拘泥于教案,启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有的放矢,以培养有智识的学生为目标。再者,要全校充分动员,开展全校性思想大讨论和定期的教学大讨论。通过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教管行政人员的交流和互动,从不同评估利益主体的不同角度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宣传、讨论、反馈、总结、调整,周而复始的过程,形成以学生以教学为本的思想观念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加强教师的中心地位

强有力的教师梯队,是巩固教师中心地位的关键,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比例是首要指标。一般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校内教师缺口大,而外聘教师的素质和管理又存在困难;新进教师未经过岗前培训就上讲台,而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虽具备强科研能力,却缺乏课堂教学的能力。因此,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这需要一般本科院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制定评估方案的时候,针对现有的教师结构和现状,制定配套的制度。比如通过上岗培训制度、试教制度、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度等培养青年优秀教师。对于已经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要健全教师自评和同行听课制度、建立教师教学档案,通过同行自评和学生评价加以外部监督,实现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同时还可以探索和开展多形式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估,如定期开展学生座谈、学生联系会等多种形式的讨论会,对老师教学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建立独立的评估机构

如上所述,教学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因此,每个高等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评估机构。然而有些高校把在评估办纳入教务处的机构设置,笔者认为欠妥。教务处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部门,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部门和监控部门,把教学质量评估纳入其中尤其合理的一面。然而,教务处作为教学管理部门,如果对自己的教学管理下的教学质量成果进行评估,无疑是“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5]。教务处的工作本就内容多、量大,教学评估工作也是纷繁复杂的,建立独立的部门来协调管理,更有利于全面部署工作,明确职能,各司其职。再者,建立独立的、隶属于学校直接领导的教学评估常设机构在凸显评估地位的同时也更有助于保证教学检查和评估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五、结语

本科教学评估的问题中孕育了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一般本科院校只有立足于自身,认准发展的目标,采取先进且合适的方法论,在构建方略清晰的前提下,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才能在稳健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把评估的外在动力优化为学校的内在动力,办好本科教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的现代化人才。

[1][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章建石.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表达与教学评估变革[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2):43-45.

[3]张妍.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发展的影响研究——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54-59.

[4]黄学军.核心素质培养——大学教育的变中之恒[J].大学教育科学,2008,(3):81-84.

[5]王滨芳,王孝威.构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2009,(1):53-56.

2010-03-19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XJK08AGD014)

谢强(1982-),男,湖南长沙人,讲师。

猜你喜欢

教学评估方法论评估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基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课改进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高校教学评估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五个度”见证我国高等教育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