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和谐社会的探讨*

2010-03-21

外语与翻译 2010年2期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差距

苗 苗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 519041)

对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和谐社会的探讨*

苗 苗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 519041)

社会公平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指出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的表现,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危害性,并就当前如何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差距;和谐社会

“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扭转收入差距”成为2010年中国“两会”热门议题,早在2010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2010年3月7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今年中国将尽快出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方案和政策措施”。这是官方首次透露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的时间表。2010年或许可称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元年。

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的表现

笔者认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初次分配中非市场因素侵扰市场因素,和再分配中政府对初次分配结果的补偿性干预制度不足。具体表现为4个方面。

(一)市场机制与非市场力量结合导致的灰色收入

“灰色收入”是非市场力量对市场机制的干扰,从而使市场分配的收入向控制非市场力量群体倾斜;而在社会经济统计上,这类收入未进入正规的统计之中。概括而言,我国的灰色收入有价格双轨制收入、垄断特权收入、国有资产流失性收入、税收流失性收入等。

(二)劳动者市场弱势地位导致的劳动者收入比重下降

在我国长期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中,“买方垄断”客观存在,而且越是在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买方垄断”地位越难以撼动。企业往往以一个最低限度满足劳动者要求的工资方案迫使其接受,压低劳动者收入以提高利润。这势必导致劳动者在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显著不足。

(三)国有垄断行业收入居高不下

主要表现为垄断型企业通过法律设定的特殊地位获取超额利润。1978年我国最高收入行业和最低收入行业工资差距是1.38倍。2006年,我国最高收入行业、最低收入行业接近于7.5倍。垄断行业利用行政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使得不同行业间、企业间的经济效益偏离平等竞争条件下的行业平均利润率。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由行业的行政垄断性质造成的。以行业垄断性利润收入为例,目前社会上流传的“银行加证保(证券、保险)、两电(电力、电信)加一草(烟草)、石油加石化,看门的也拿不少。”2007年6月28日《中国经济时报》“十七大前改革难点纵横谈”给出的一组数据令人震惊。据统计,2005年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

(四)社会保障制度再分配救济功能不足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分配的救济制度。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校正市场机制分配结果上的差距,更在于它对因收入分配差距导致的社会矛盾的缓解。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转轨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社会保障覆盖面差异导致的保障错位——城乡之间以及城市内部不同“单位”之间的等级分割。2009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养老金领取人口比例为4.8%,城市养老金领取人口比例为78%;经过几次调整,城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到1200元/月,但仍不到公务员养老金的50%。这不仅有悖于救济市场竞争弱势群体和“失利者”这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本意,甚至可能使社会保障制度出现逆向调节,扩大了实际收入分配差距。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危害性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收入分配领域也出现了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贫富悬殊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大。2010年2月27日下午3时温家宝总理在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深切的说:“我常讲这样一段话:一个社会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么注定它是不公平的,这个社会也是不稳定的。”可以说这是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危害性的经典论断。

笔者认为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已迫在眉睫,收入差距扩大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它的危害性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收入差距过大会直接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增长,甚至还会威胁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贫富悬殊极易引起人们心里的不平衡,这种心理上的失衡会直接影响社会和谐与进步。二是群众对因腐败而产生的分配不公现象的不满情绪,会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从而破坏党群关系,影响公众信心,削弱党的执政基础。三是由垄断和其他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加大公众的不满情绪,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对改革开放的支持力度,从而加大改革成本,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收入的进一步拉大,会制约城乡市场的开拓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四是由许多不合理因素引起的个人收入差距过大,会使社会成员心理失衡,不良的社会现实极易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导致人们理想信念的动摇,使价值观、人生观扭曲,从而败坏社会风气。当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从改革中得到实惠时,人们会支持、拥护和推动改革,而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分扩大,使一大部分人不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必然会有人置疑以至反对改革,从而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标与对策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笔者认为当前的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目标应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都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重点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

收入分配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初次收入分配。即按照社会初始的政治经济制度安排,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际所得。这种初始的收入分配往往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背景。能力强的和背景好的往往更容易拿到更高的收入。在一次收入分配的前提下,就有了二次收入分配。是指通过国家行政力量,从财政中拿出部分款项进行转移支付,增加某部分人的特定收入。这部人往往是贫困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三次分配则是资源性质的财富转移,其内涵是自愿式的慈善活动。各种慈善基金会对于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赞助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部分民众的相关开支,进而潜在地提高了生活水平。

笔者认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重点是改革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广大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农民工和普通工薪阶层的财产性收入比较少,基本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劳动获得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对于扩大消费需求具有治本效应,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首先要提高农民的劳动报酬,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从政府制定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入手,切实保证种粮农民的劳动报酬不低于非农产业。同时,还需推进城镇化进程,拓宽农民工就业的渠道,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其次要提高普通工薪阶层工资收入。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落实艰苦岗位津贴制度;落实最低工资指导制度;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建立劳动定额标准管理体制;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让广大群众受益。

(二)保障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我国低收入人群大约两亿七千万,困难群体大约有一个亿,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和谐社会无从谈起,应此政府必须继续抓好扶贫工作,把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贫困程度较深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

(三)推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针对现实中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对其收入分配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要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强化垄断收益分配管理,调整垄断行业的利润分配制度。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要透明化、货币化、规范化。

(四)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执行相关规定

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防止有的企业将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最高工资,把加班费及其它福利待遇等一并包含在工资中。对拒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为职工发放工资的企业要进行经济处罚;明确要求企业在确立最低工资标准时,不能把确保基本生存需要的“贫困线”作为参照标准;建立企业职工集体参与收入分配的工资协商谈判机制,以改变职工在收入分配中的弱势地位。

(五)制定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将分配财富与创造财富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就业指标、劳动报酬占比、平均工资指标及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关指标与GDP一样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让劳动者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四、结语

总之,缩小收入差距、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一项关系广大群众利益、促进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有决心和能力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将可以看到“两会”后将有一系列改革分配制度与措施的出台,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一定全扭转,广大群众必将从中收益、得到更多的实惠,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1]陆万军,祝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收入分配状况[J].北方经贸,2009,(1):6.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2010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讲话[Z].

[3]宋丹.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政策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 2006,(58).

[4]车海.贫富差距:高度重视,妥善处置[N].学习时报,2005-09-14(2).

2010-03-24

苗苗(1981-),女,吉林公主岭人,助教。

猜你喜欢

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差距
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新中国七十年探索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对“破窗理论”与“破窗谬论”的探究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讲清国民收入分配,助力高中政治教学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这就是差距
从十八大看国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