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拓展扩能提效空间努力实现增运增收目标

2010-03-21成都铁路局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年8期
关键词:发送量运量同比增加

成都铁路局

(成都铁路局,四川 成都 610081)

2010 年以来,成都铁路局认真贯彻落实铁道部党组关于“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总体要求,立足新起点,以加快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努力确保国计民生物资运输,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运力支撑为重点,强化货运营销,深入内涵挖潜,货运生产经营工作取得较好成绩。2010 年 1—6 月,成都铁路局货物发送量 7 533.3 万 t,超年计划进度 342.9万 t,同比增加 834.4万 t;日均装车 6 919车,超年计划 269 车,同比增加 676 车;运输收入超年计划进度 12.6 亿元,同比增加 23.9 亿元。

1 坚持抓增运、促增收并举,努力实现货运发展方式转变

(1)明确“双增”目标。2010 年成都铁路局货物发送量计划 14 500 万 t,比 2009 年实绩增加 380 万 t;运输收入计划 比 2009 年实绩增加 19.18 亿元。成都铁路局紧密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动态,针对货运市场需求和运输能力新变化,在铁道部制定的目标上自我加压,大力实施“以货补客”战略,确立奋斗目标:一是必保完成货物发送量年计划 14 500万 t,力争实现 15 300万 t 即增量 800万 t 的奋斗目标;二是必保完成运输收入年计划 ,力争实现货运增收 10 亿元的奋斗目标。此外,修订了《成都铁路局运输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实施办法》,与站段指标紧密联挂,调动生产一线营销积极性,并执行日盯控、旬分析、月总结、季考核的工作制度。

(2)拓展增量空间。针对煤、金矿、钢铁、磷矿、化肥 5 大主体货源,在管内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两省一市分布不均的情况下,重点围绕攀枝花、西昌地区 (以下简称“攀西地区”) 和贵州省运能与需求矛盾突出的问题,全力组织提高货物发送量。为整体提高货物发送量,瞄准重点货源、重点客户、重点区域,在渡口支线、川黔线、宜珙线、水大线、开阳支线等能力紧张区段,按日历组织集中装车,固定管内循环 42 列,尽力确保到两广 (广东省、广西省)、三北 (东北、西北、华北)、东南等去向的煤、磷、钢铁等大宗物资需求;加大成昆线下行排空,在铁道部的大力支持和相邻铁路局的配合下,实行空车“北出南进”,广元、达州口日均排空 1 940 辆,同比增加 778 辆,大龙口日均进空 527 辆,同比增加 443辆,解决了攀西、贵州地区空来车源。2010 年 1—6 月,五大主体货源运量 5 650 万 t,同比增加 940.2万 t,增长 20.0%;攀西地区、贵州省发送量分别完成 1 552 万 t 和 2 775.4 万 t,同比增加 162.7万 t 和 636.1 万 t,增长 11.7% 和 29.7%,攀西地区创造了单日装车 2 066 车的历史最高纪录。

(3)开辟增收途径。在确保电煤、化肥等大宗物资前提下,抓好“两高一远”(高附加值、高运价、远距离) 货物运输,实现增量、增收并举。对高附加值货源较集中的成绵德、自贡—宜宾、重庆等地区,按运价、运距、方向排序,精心安排月、旬计划,优先配空和装车,扩大 5 号以上运价物资运输比重。围绕“提速、提吨、加密、压时、增载”10 字方针,深入挖潜提效,统筹运力资源,努力拓展运输效益空间。投入近 50 台SS4、SS3B型大功率机车,将“三纵”——成昆线、内六线、川黔线上行牵引定数平均提高 13.5%;将昆明西及其以东各站装到西北地区和管内燕岗—双流间车流径路进行调整,改经内六线,腾出部分成昆线上行能力,提高管内车流输送量和周转效率;优化装车方案,巧装增载,合理增收,提高车辆利用效率,静载重达 60.2 t,同比提高 0.9 t。成都铁路局平均运距 907 km,同比延长 34 km;周时 2.51 天,同比压缩 0.22 天。

2 坚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深入推进货运组织创新变革

(1)大力推进“集中受理、优化装车”。按照铁道部“三年三步走”部署,深入推进系统实施。扩大网上受理数量,目前已有 95 家签约客户实现网上受理,其总运量占全铁路局运量的 74%,计划2010 年再新增 50 家客户,网上受理总运量比重将达 80% 以上,确保完成 2010 年铁道部制定目标。加强零散客户集并,发挥多元经营第三方物流作用,引导众多小散户向战略装车点集中,攀西地区、贵州零散货源集中度分别达 85%和 65%。提高旬方案编制质量,综合考虑货源、去向、车流、点线能力等因素,扩大直达、成组、战略装车比重;对运力宽松地区零散货流,按时段、类别、去向进行集束,加强运力统筹;对运力紧张地区,固化电煤直达和矿石专列 1 500 车,快速整装整卸,强化班列开行,按客车化组织。拓展旬方案规模,推广攀西地区成功经验 (旬方案兑现率95%),扩大贵州省及其他货源充足地区旬方案规模,全铁路局旬方案日均 2 800 车,占全铁路局装车的 40%,兑现率达 75%以上。

(2)加快推进“两整合一建设”。以“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同质化”为目标,加快运量较小的货运站、专用线整合和战略装车点建设。2009—2011 年 3 年规划建设战略装车点 70 个,目前已建成 54 个,运量比重近 45%,计划 2010 年再新建 10 个,战略装车点总数将达 64 个;加快整合运量小、效率低的车站,2009 年优化整合 32 个货运站,占全铁路局货运站的11.6%。增加装卸设备投入,投资 5.2 亿元安排“短平快”货场扩能项目53个,提升装卸能力 10%。完善成都、重庆枢纽货运布局,紧密结合当地物流园区规划,以最快速度开通城厢、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和唐家沱站新货场,迅速提高了成都、重庆地区集装箱办理能力,大大增强了重庆市东部城区物流集散功能。

(3)深入推进大客户战略。完善构建客户体系,建立大客户、铁路局重点客户、普通客户 3 层客户管理架构体系,在稳固 13 家大客户、82 家铁路局重点客户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战略装车点和路企直通运输工作,着力培育潜在大客户。畅通沟通渠道,建立电话、铁路商务平台、互联网等多种沟通渠道,随时收集企业产、运、销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客户信息系统升级和完善,创造安全、高效的电子商务条件;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有力确保了大客户运力配置和运量兑现。2010年1—6 月,大客户运量完成 1 883万 t,超年计划进度 58.1 万 t,同比增加 285.2 20万 t,计划兑现率103.2%,大客户运量比重提升到 25.0%。通过大客户战略实施,形成了“效益来自客户、客户来自服务、服务主导未来”的思路,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肆虐期间,充分发挥路企协作精神,共渡难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坚持多方携手、合力共为,全面拓展货运营销巨大空间

(1)完善合署办公机制。丰富完善多层面合署办公机制,实现各方资源共享和有序高效沟通。①路企合署办公。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企业成立路企调度台,确保重点运输。②路地合署办公。与两省一市互派联络员,易地合署办公,铁路和地方政府紧密对接。③路内合署办公。通过实施“集中受理、优化装车”,确定了运输处、货运处、调度所、装卸公司等部门参加的内部合署办公机制,根据集中受理客户旬度需求,共同确定旬方案,有序做好货源与运力的对接。

(2)强化路地协作机制。①定期召开路地联席会议。路、地、企相互通报情况,解难答疑,增进互信。②充分发挥路地联络员机制的作用。驻各省市经委联络员,定期报告并随时反馈。③畅通信息渠道。在开辟互联网视频对话、公布货运营销邮箱、深入企业调查的基础上,铁路局营销部门主动与重点企业沟通,掌握企业产、运、销、需等情况,特别是每逢月底和节假日前,重点了解企业次月和节假日生产、运输计划,加强分析预测,及时调整运力,确保了月底月初和节假日生产的有序衔接、平稳过渡。尤其 2010 年春运期间,日均装车 6 939 车,较 2009 年同期超过 1 388 车,增幅 25%,春运客货双赢成为现实,多项机制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实现路企强强联合。积极探索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协作,成功开展了达州东至万州港、中心至小南垭港的铁水联运,解决了达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急需矿石和达州、开阳支线煤炭、磷矿石外运困难。2010 年初,再次主动与重庆港务集团总部对接,达成多项共识,建立了路港长效协作机制,双方在竞争中加深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运输优势。2010 年特大旱灾期间,长江航道重庆段最低水位仅有 2.3 m,创历史最低纪录,船舶通过必须减载,水运形势异常严峻,成都铁路局及时根据港区航道通行能力、船期、批量的阶段性特点,灵活调整运力,全力支持地方运输需求。2010年1—6 月,铁路与重庆港区联运完成货物运输 44 226 车,计 287.3万 t,同比增加 13 005 车,计 85.8 万 t,增幅 42.6%,确保了重庆市社会生产生活稳定。

猜你喜欢

发送量运量同比增加
依依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41亿元
豪悦护理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85亿元
云南:上半年中越铁路口岸进出口运量创4年最佳
云南:铁路客流持续回暖 单日旅客发送量连续超20万
2018年9月份PVC产量统计
春运来了
2月份铁路货物运输平稳有序
美丰复肥公司8月发运量同比大增
2012年1 — 9月全国铁路主要品类货物运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