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异同
——科学与人文漫话之四

2010-03-21钱时惕

物理通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规律性社会科学人文

钱时惕

(河北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2)

在狭义的意义上,科学一般指的是自然科学.但是,时代的发展要求突破这种狭义的观点,建立广义的科学观.本文分析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异同,为讨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问题、树立大科学技术观奠定了初步基础.

1 相同之处

1.1 追求的目标相同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追求的目标都是通过已知求未知,探求研究对象的本来面貌(或者说客观情况,真实情况)及运动(或活动)规律.

1.2 总的程序及方法相似

首先,要取得感性资料(或科学事实),然后,用理性的方法对感性资料进行分析加工,形成理论,最后,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真理性.

1.3 功能总的方面一致

自然科学认识自然,为的是适应与改造自然(人工自然),使人类在自然中生活得更好.

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人及社会,为的是适应与改造社会(使社会不断进步),使人类在社会中生活得更好.

1.4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某些共同的范畴及规律性

不论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存在某些共同范畴及规律性,例如,数量关系;要素、结构、系统、环境、功能、信息、控制之间的关系;量变与质变、渐变与突变、吸引与排斥、对立与统一、进化与退化、现象与本质、偶然性与必然性,原因与结果 ……等等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反映数与形关系的数学,反映要素、结构、系统、环境、功能、信息、控制之间关系的系统科学及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过程共同规律的哲学(含逻辑)以及熵理论都已渗透到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中并得到广泛应用.

第三次科学革命使人类的认识从追求简单性转向研究复杂性,创建了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等复杂性科学.从而,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结的桥梁.

普里高津1969年建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包括非生命的、生命的、社会的系统),通过不断的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或信息,在相互作用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则可能从无序状态转变为相对有序状态.作为系统科学的一个学派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已广泛应用来分析与处理自然界的、工程技术中的、社会历史活动中的有关问题.

2 不同之处

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决定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有许多不同之处.

2.1 复杂性不同

自然界包括无生命、无意识的物理世界和化学世界以及有生命、低意识的生命世界.相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属于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态.

人类社会是由有生命、有意识、有感情的不同类型的人组成的.相对于自然界来说,属于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态.

人文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更为复杂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因果关系的多元性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自然界,事物的因果关系比较简单,而在人文世界,事物的因果关系相当复杂.一种事物,一般情况下由多种因素所决定及影响,而且,常常变化不定.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不像自然科学理论那样精确、准确,预见性较差.

2.2 集团(或阶级)利益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不同

自然科学反映的是自然界运动的客观规律性.这些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或意识转移的.除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自然科学的研究,一般不受集团(或阶级)利益的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不同类型人群组成的社会.这种研究对象本身就包括个人的或阶级的或国家的利益,欲望、观念、信仰……同时,又受研究者本人的观念,信仰及所处社会环境之影响.因此,人文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因而比较强烈地受到个人的、阶级的、国家的意志或意识的影响.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经常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一般来说,侧重研究个体活动的人文科学客观性大一些,而侧重研究群体活动的社会科学主观性强一些.

2.3 人文社会科学的真理性同样要用实践检验,方式较为复杂,往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

在实证科学方法一文(《物理通报》2006.11)中,曾经指出,自然科学中存在一个以实验检验为关键的纠错机制,正是这个纠错机制保证了自然科学可以不断逐渐逼近真理.

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观点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实践检验来排除错误,不断修正、完善,最后逼近真理.但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社会实践检验及纠错的方式、方法更为复杂,时间更长,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例如,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就经历了200~300年才逐渐完善.

市场经济的观念,最早出现在18世纪.1776年,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一书出版,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即市场原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显示出自流放任的市场经济的局限性.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进行经济总量的研究,提出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必要性及政策措施.

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有:外部性、公共物品、市场权力(垄断的存在及过度竞争),收入分配不均及经济波动等.针对上述问题,先后提出了福利经济学(庇古)、产权理论(科斯,1960年)、规制经济学(施蒂格勒,1971年),使市场经济体制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时代)是反对市场经济的,认为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前苏联在革命及战争时期,依赖政治力量,通过计划经济曾使苏联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代主题从“革命与战争”转入到“和平与发展”以后,计划经济导致效率低下,经济短缺等的弊端暴露出来了,最后,导致前苏联的解体.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开始在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年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不过,由于搞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拉大,诚信缺失、腐败蔓延 ……等等.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有望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的原则与市场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通过“纠错机制”把人类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与实践提高到一个更新、更完善的阶段.

3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及区别

人文社会科学 以人的个体(个人的情感、欲望、心理、信仰、意志、爱好 ……等)及群体(社会)的运动作为研究对象,其理论应该是人与社会运动规律的反映.若细分,人文社会科学又可以分为二大类.

3.1 人文科学

侧重于社会中人的个体活动的研究,如,心理学、性格学、美学、性学、认知科学、体验宗教学、个人历史学 ……等.

3.2 社会科学

侧重于社会中人的群体活动或者说社会活动的研究,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宗教学、社会历史学、科学技术学、文艺学等.

由于受到阶级利益及其他因素的强烈影响,因此,历史上或现实存在着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可能有非科学的成分掺杂于其中.这些非科学的成分将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反映人文社会运动本来面貌与客观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则具有全人类的性质,它们属于真理部分,像自然科学一样,具有永恒的价值.

4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曾指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分离只是一种受历史制约的暂时性现象,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自然科学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同时,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①

为什么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分离只是暂时的现象,随着科学及社会之发展,两者必将走向统一.

这是由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有着基本的共同之处(如以上所述).这些共同之处反映了这样一种本质,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反映着事物本来面貌与客观的规律性,都逼近客观真理、具有全人类的性质

自然科学反映的是自然界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他们不以人的意志或意识为转移,具有真理的性质,这一点已经没有争论.

人文社会科学反映的是人与社会运动的本来面貌与客观规律性.确实,在一定历史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不可避免地会打上阶级或集团利益的烙印,包含某些偏见与谬误.但是,只要是真正的人文社会科学,那些歪曲了社会本来面貌与客观规律性的理论迟早会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被历史所淘汰、抛弃,只有那些反映社会本来面貌与客观真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才能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不断创新的曲折发展中逐渐被人们所公认.

注: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人民出版社,1979.80~81

1 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2 李维武.人文科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规律性社会科学人文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What Is the Hidden Card?
人文绍兴
公证改革发展若干规律性认识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规律性探析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