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嗓音学组会议纪要
2010-03-21陈剑秋,郑宏良
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的领导下,在《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会的支持下,2010年全国嗓音医学学组工作会议于2010年8月5日在风景优美的成都市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是继2009年4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嗓音学组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学组工作会议,会议由学组组长郑宏良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新一届嗓音学组成员踊跃发言,共同研讨了我国嗓音医学的热点、难点及亟待解决的一些重点问题,就今后学组工作构想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们指出了目前我国嗓音医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如嗓音评估缺乏规范化标准、基础与临床研究投入不足、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及深度、专业期刊稿件偏少、地区差异性大、多数医院设备投入不足、嗓音外科治疗单一且不规范、缺乏外科治疗前后的嗓音治疗和发声训练等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统一的诊疗规范标准,是我国嗓音医学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国内嗓音治疗及言语矫治工作已经开展,但与国外的发展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未建立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也无真正言语病理师这个职业,这是导致我国嗓音医学领域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后应进一步普及嗓音医学的知识构架和内涵,完善队伍建设和诊疗体系,建立专业化的嗓音和言语培训体系是嗓音学组的重要工作。
最后,郑宏良教授代表嗓音学组就组织建设、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科普工作和组织间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新一届嗓音学组任重道远,各省市单位应尽快开展工作,有诊疗规范的按规范操作,尚未有的应逐步摸索;加强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结合,并开展多中心合作;在引入国外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诊疗规范体系;拓展学科知识领域,建立嗓音内科、外科、言语矫治等亚专业,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学组成员应发挥带头作用,通过专业期刊、学术交流会议等形式开展继续教育和科普宣传。相信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的领导下,通过嗓音学组及全体同道的努力,我国嗓音医学领域的工作必将向系统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目标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