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平县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2010-03-21孙素娟
孙素娟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听力障碍的婴儿,并给于早期干预,最大限度的提高听力障碍患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和文化发展水平。现将辽宁建平县自2007年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以来的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筛查对象 建平县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所有新生儿均接受听力筛查,重点加强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与监测。
1.2筛查方法 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在隔声效果较好的独立房间进行,环境噪声低于45 dB(A)。筛查前先清洁耳道,受检新生儿处于安静状态,如未通过则重复2~3次。新生儿在出生后3~7天接受初筛[1],初筛未通过者应在出生后42天左右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的婴儿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确诊并治疗。
2 结果
2.1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2007年全县新生儿4 485例,听力筛查2 039 例,筛查率45.46%;2008年全县新生儿4 787例,听力筛查3 604例,筛查率75.29%;2009年全县新生儿5 323例,听力筛查5 035例,筛查率94.59%。
2.2听力筛查结果 2007~2009年全县活产儿有14 595 例,参加听力筛查10 678例,初筛通过10 061例,通过率94.22%(10 061/10 678);初筛未通过617例,复筛561例,复筛率90.92%;复筛通过527例,通过率93.94%;未参加复筛及未到复筛时间56例。复筛未通过34例,未通过率6.06%;26例(76.47%,26/34)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断性评估,最终5例确诊为先天性听力损失,其中1例左耳缺失,1例双耳无耳道,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0.47‰(5/10 678)。
3 讨论
从文中结果看,建平县新生儿听力筛查率逐年上升,至2009年已达94.5%,接近国内推荐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率最低应达到95%的标准[2]。其经验主要是:①重视宣传:以多种方式在孕前、孕期及产后进行宣传指导;②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必须有政府支持,且制度健全。把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纳入医疗保健机构目标管理考核制,明确责任,建立、健全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制度、规范、检查标准等。成立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中心,注重筛查人员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并实行专人负责制,以获得受试者完整的听力学档案,督促随访工作有序进行。③掌握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和筛查方法,加大、加强复筛召回和复筛未通过婴儿的确诊力度;加强具有听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听力跟踪随访。
听力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约占全部出生缺陷的20%[3],位居各项残疾之首;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3‰。本研究结果示,辽宁建平县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0.47%,低于国外报道,也低于国内其他报道[4]。本县新生儿复筛率和确诊率(参加诊断性检查的比例)较低,致使部分听力损失的患儿可能漏诊,这也是导致新生儿听力损失检出率较低的原因之一,说明还需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筛查的宣教工作,普及广大农村人口的听力学相关知识。
TEOAE只反映耳蜗功能,不能查出蜗后性听力损失,不能作为诊断手段。因此对筛查通过的婴儿,也要注意观察其听力和语言发育。国外研究表明,即使是通过听力筛查的高危儿,也可能存在进行性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需要连续监测[3],每六个月接受一次听力学监测,直至三周岁。
4 参考文献
1 韩德民,戚以胜,黄丽辉,等.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筛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1~153.
2 黄锐,吴星英.1015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512.
3 Uus k.bamford J.Effectiveness of populationg-based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in England:Ages of interventions and profile of cases[J].Pediatrics,2006,117:933.
4 李晶.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