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潮人王珮瑜

2010-03-21杨猛

剑南文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孟小冬京剧院老生

□杨猛

25岁之前,王珮瑜像“神童”一样在京剧这条路上狂飙。她将这些成功视作“得来全不费功夫”:13岁凭一折《文昭关》得到梅葆玖赏识;18岁赢得了“小孟小冬”的名号;20岁之前将能参赛的大奖悉数拿下,25岁担任上海京剧院一团副团长;头顶余(叔岩)派第四代传人、梨园小冬皇、当今坤生(女老生)第一人等多重光环。

她的传奇故事,在26岁那年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延续。2004年底,因为“呆在体制内慎得慌”,她成立了个人京剧工作室,投身京剧市场化道路。在京剧这个以“讲究大排场”为传统的高投入行业,丢掉铁饭碗去单飞,无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她被视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代孟小冬

王珮瑜与京剧结缘有很大的偶然因素。传统京剧演员多在五六岁便开始入戏班或者戏校学习,但她直到11岁才接触京剧,一开始学的是老旦,找了当时苏州京剧团的老师,学了两三个月后便参加业务比赛,凭一曲《钓金龟》获得江苏省票友大赛第一名。

也正是因为这次获奖,王珮瑜被南京某电台邀请去录节目,遇上了余派资深学者范石人。在范老的影响下,她转学老生。起初,她错把余派理解成了“于派”,因为当时喜欢于魁智。正式学习京剧是在 14岁进入上海市戏曲学校以后,为了进艺校还颇费周折。此前,上海戏曲学校已有十几年没招过女老生了。在多方努力下,王珮瑜被破例录取。

同期在上海戏曲学校的一位京剧演员回忆,王珮瑜在学校时属于特别培养生,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文化课和专业课都很优秀,是那种路子很正、很听话的好孩子。在校期间,她就有很多机会参加高规格演出,比如代表少年京剧演员参加每年元旦的曲艺晚会,与名角们同台给国家领导人演出,“风头很劲”。

“小孟小冬”的称号也正是在那时叫响的。1996年,王珮瑜到北京参加全国各个戏校的联谊比赛,上海戏曲学校校长王梦云把北京最好的老生请到现场,谭元寿、朱秉谦、孙岳都来了。在一折《文昭关》后,谭元寿惊叹:“这不就是当年的孟小冬吗?”

“我觉得我是她(孟小冬)投胎的,是某种际遇。她1977年去世,我1978年出生。”王珮瑜说。2008年底上映的电影《梅兰芳》,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唱《游龙戏凤》时,就是找王珮瑜配唱的。与她合作的梅葆玖当时评价说,两人合作《游龙戏凤》很默契,“选人选对了”。

2000年从上海艺校毕业时,王珮瑜在京剧圈内早已名噪一时,也有了“瑜老板”的称号。“老板”是对传统戏剧界头牌角儿的称呼,“七八十岁的前辈见到我也叫瑜老板,现在想想很汗颜,当时却觉得很自然。”

在众星捧月的环境成长起来,不到20岁便到达很多艺术家难以企及的殿堂,一旦摔下来必定会很疼。

败走京剧院

如果没有离开上海京剧院,王珮瑜能想象现在的自己:当团长了吧,会是个京剧院里有个人品牌效应的领导。这应该是让大多数京剧演员艳羡的。

这种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2004年的出走而转换了轨道。

因为领导的器重,25岁时,王珮瑜成为一团副团长,全面负责人才培养、演出、剧目建设等。在担任副团长的一年里,王珮瑜试图打破常规,推行新做法。比如给跑龙套的多发点钱,但这种破坏游戏规则的做法,最终因为既不讨好其他团领导,又不能真正改善龙套们的生活,反而因为账目混乱而搞得鸡飞狗跳。

她提出“以人为本”,主张有什么人排什么戏,打破以往先有戏再找人的套路,“让有条件的人去到更高的地方,没条件的人维持现状”,这样的做法最后也引起演员们的怨声载道。那时,她还身兼党支部书记,很多年轻人想入党,但她认为艺术更重要,无暇关注,也因此招来“不关注群众政治生活”的批评。

在她看来,目前京剧院还在走乡镇企业家的路子。“找个本子,再找几个人排一两个月就拿出来演,操作很粗糙,但是会花很多钱砸在不必要的地方。京剧有政府拨款,生存没有压力,主要演员和群众演员拉不开距离,吃大锅饭。”

当改革惹来诸多是非后,她选择了逃走,“我会用不屑的态度来掩盖自己的无能,非常厌恶这个体制。”

为了进行一些体制上的改革和实现独当一面的想法,王珮瑜决定成立独立的京剧工作室,“最早的愿望是成立上海京剧院王珮瑜戏剧工作室,承诺每年向京剧院上交多少钱,但是得给我人和演出需要的东西。”

在被院方否掉自己的方案后,坚持认为值得尝试的她,2005年元旦,推出了以“王珮瑜戏剧工作室”为名的第一场演出,在武汉开演。工作室固定人员只有化妆师、鼓师、琴师和主要配角,每人月工资一两千元,其余人马到演出地临时找,这比国家剧团演出时几十人的队伍所需成本少很多。

但因为演出机会不稳定,利润又小,工作室的生计很快出现危机。与此同时,上海京剧院也不再宠爱王珮瑜,虽然没有解约,但不给她演出机会。在事业与生计都亮起红灯之际,王珮瑜放下身段回到了上海京剧院。回去时发现已是物是人非,老一辈退休了。

做京剧界的本山传媒

如今,回到京剧院已经四年,王珮瑜的身份还原为一个纯粹的京剧演员,她将这段时间定义为“事业飞跃期”。有戏迷评价,王珮瑜是做回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唱好戏就行了。

败走京剧院以及工作室夭折,对她来说都是很大的失败。但这也让她与体制达成了和解,“京剧的事情不是我能解决的,我只能让大家喜欢我,我再引领他们进剧场看京剧”,她想以打造个人品牌的方式来曲线救国,也救自己。

与当年不同的是,这一次她会呆在体制内,“那时候过于注重形式,现在关键是怎么能做成事,做成功了我很高兴,不成功我还是中国一线的京剧演员”,她没有断掉自己的后路。

有熟悉京剧行情的人说,京剧95%的成本花在剧本、服装、灯光等上面,演员的酬劳占比很低。即便是于魁智、张火丁这些一线名角,每场能要价一万元算是难得。绝大多数一流主角每场能有几百上千元算是正常,王珮瑜每场戏能从上海京剧院拿到 800到 1000元,这已是上海京剧院一线名角的价格。

“我现在完全不计较能从院里拿到多少钱,这个价格和我的商业价值是无关的。”王珮瑜的自信依旧如当年,做个人品牌正是因为觉得自己有潜力才要去做。个人品牌打造计划已有成熟思路,出唱片、出书、讲座、上电视、上报纸,扩大自己名声的同时,实现个人品牌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她给自己的新定位是“做最古老的传统艺术,最时尚的演绎者”。前者是要将台上的专业做精,后者是要将台下的自己推销给大众,“时尚是文化消费的主流,现在不能把京剧变成很时尚的东西,就先从人做起”。

作为京剧界的“时尚偶像”,王珮瑜的演出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2010年1月,王珮瑜在天津和北京演出了墨壳原态舞台剧《乌盆记》,将相声、评书、京剧三种艺术形式溶于一炉,有单田芳说书,马志明跟黄族民的传统相声段子,演出内容围绕传统剧目《乌盆记》展开。整部戏用最原生态的表演方式与观众见面,连宣传海报用的都是旧戏报。

谈到未来计划,她的参考对象是赵本山的本山传媒,做连锁剧场,拍电视剧,做广告代言,发展签约演员,“二人转很草根都能做到这步,京剧的根很正,但也可以很民间,只是需要有人去整合资源”。

她的特立独行给了她惨痛教训,却也为她赢得了更多年轻粉丝的青睐。在台上,她是演绎政治人物仕途的女老生;台下她被称为“京剧界的李宇春”,永远都是帅气装扮,平头、衬衣、牛仔裤、板鞋,不施脂粉,眼神笃定沉稳,在中性美当道的今天,她被当做“另类青春偶像”狂热地崇拜着。

摘自《南都周刊》

猜你喜欢

孟小冬京剧院老生
嘻哈跆拳族
Songs from the Past
京剧行当——老生
孟小冬删戏
老生:那一抹沧海与桑田
孟小冬情归杜月笙
那年那月那情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有缘无分
上海京剧院半年挣了一年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