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某路段软土路基施工分析
2010-03-20张文全
张文全
(烟台市牟平区地方公路管理局)
1 工程介绍
工程全长6.7km,所在地为冲击平原地貌,路段土质为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软土多呈流塑—软塑状态,且连续分布厚度不一,其工程地质特征为含水量较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抗剪能力低,固结慢等特征,为不良地质地段。为此,该工程根据软土分布特征、结合工程结构和工后沉降要求采取了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排水板处理路段,软土层较厚,路堤填筑高度相对较大;深搅桩处理地段(桥头地段),软土层较厚,多为不稳定路段,路堤填筑高度较大;砾石垫层处理路段,软土层较薄的一般路段,路堤填筑高度较小。
2 试验方案
2.1 路基土物理性能分析
对道路施工路段的土质进行勘察取样分析,土层概况见表1。
表1 土层概况表
2.2 力学性能分析
该路段为软土地区,软土具有强度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等特点.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容易变形,变形速率大,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鉴于淤泥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不易满足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
2.3 地基处理措施
从经济利益进行综合分析,最终采用山皮石填筑进行处理,驳盐沟清淤完成后,填筑 80cm山皮土作为承托层,用素土填筑至一般路段清淤面,保证路基全断面地质情况相似,减少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全断面再施作50cm山皮土增加整个路基刚度。
3 施工工艺
3.1 开槽
由于该路受标高的控制,填筑高度不能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按照道路设计要求同时进行开槽和边沟,槽内挖边沟,首先按照设计宽度全幅+(两侧各2m)向下开挖0.8m深,开槽宽度为16m。边沟宽1m、深0.8m,随时检测原地面标高及开槽后的标高,保证填筑厚度,并测量槽底宽度,以满足路基填筑宽度。开槽结束将基底晾晒最少 5d后待含水量满足一定要求再进行路基填筑。
3.2 槽底戗灰
槽底戗灰的灰土配合比为生石灰:土为 10∶90。处理方法为在开挖路槽以下80cm,槽底软土戗灰30cm厚,石灰含量 10%,采用拌合机械进行充分拌合,养生 7d,产生一定强度后再用自卸汽车加铺山皮石。
3.3 回填
待强度形成后加铺山皮石,自卸汽车运料从中间向两边填筑,按每延米用量严格控制方量,推土机或铲车把填料摊开进行找平.找平施工先由推土机进行粗平,将自卸汽车卸下的山皮石初步整平,形成一个大致的平整面,再由人工进行找平,仔细将填筑面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平,并形成路线中心向两侧倾斜 2%~4%的横坡。
3.4 压实
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铺表面预压,施工顺序要按照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振动压路机重叠段 40~50cm,相邻两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与其后的压完区段)纵向重叠 2m。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4 沉降位移观测分析
为了掌握软土处理及填筑施工和路基沉降关系,在路基施工中及时做好各断面沉降观测,因施工中路基位移边桩观测位移小,不成为控制填土速率的主要因素。因此,主要以沉降观测来控制填土速率,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如果两次填筑时间间隔过长则每三天观测一次,对各观测断面沉降统计。及时整理和绘制 “填土高-时间-沉降量”沉降曲线图,见图 1,同时对路基沉降曲线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填土高度及加载速率和沉降速率、沉降曲线走向的关系,以便控制填土速度确保路基稳定安全。
由图 1可以看出,填土初期段沉降量很小,沉降曲线平缓,在填土高度为 60cm时范围,观测断面沉降曲线都出现明显变化,沉降速率增大,沉降曲线走向变陡,此时应该停止填土,当路基恢复正常时再继续填土,在填土 0.8m以上至基床底层顶施工过程中,根据各点路基沉降速率大小分别控制填土速率,保证路基施工稳定,加荷速率直接影响沉降速率.加载速率增大,地基沉降速率也增大,且填土加载后沉降速度更快。路基填土到设计高度时预压土堆载 20d沉降很小,已趋于稳定为止。
图1 路段检测分析图
5 结束语
在工期紧张情况下采用清淤软基换填配合使用山皮土作为承托层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方法施工简便,施工易于操作和控制。但应注意当填土至临界高度以前,可以适当加快填筑速度。当填土高度超过临界高度后,必须控制施工速率,以确保路堤的安全与稳定。
[1] 辜振民.复杂软土地基粉喷桩应用的几个问题[J].建筑技术, 2000,(3).
[2] 龚晓南.地基处理新技术[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3] 叶书麟.地基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