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素对脂多糖引起的小鼠脑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

2010-03-20李玉娟徐想顺刘育英钱瑞琴韩晶岩

微循环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丹参白细胞粒细胞

李玉娟 韩 冬 徐想顺 刘育英 孙 凯 钱瑞琴 韩晶岩

1)北京大学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2)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北京,100191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引起的小鼠脑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连续静脉输注LPS(2 mg/kg/h)60 min建立小鼠脑微循环障碍模型。磨薄顶骨建立颅窗,采用正立微循环观察系统,动态观察LPS输注 0 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时小鼠脑细静脉中红细胞流速、血管管径、白细胞滚动和粘附、白蛋白漏出等的变化。LPS输注60 min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粒细胞CD11b、CD18和 L-selectin的表达,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脑皮层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E-selectin的阳性区域。Control组连续输注生理盐水,DLA+LPS组在LPS输注前20 min开始连续静脉输注丹参素(5 mg/kg/h),到实验结束为止。结果:LPS可以诱导脑细静脉红细胞流速降低、白细胞滚动及粘附数增加,及白蛋白漏出增加。丹参素可抑制LPS诱导的白细胞滚动、粘附和白蛋白漏出。LPS可以诱导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和CD18表达、大脑皮层血管内皮粘附分子ICAM-1和E-selectin阳性染色区域增加、血浆炎性因子TNF-α浓度增加。丹参素可抑制LPS诱导的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抑制大脑皮层血管内皮粘附分子ICAM-1和E-selectin阳性染色区域的增加,抑制血浆炎性因子TNF-α浓度的增加。结论:丹参素可以改善LPS引起的小鼠的脑微循环障碍,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和CD18、大脑皮层血管内皮粘附分子ICAM-1和E-selectin的表达,抑制血浆炎性因子TNF-α产生有关。

猜你喜欢

丹参白细胞粒细胞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白细胞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