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牵引治疗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临床探讨
2010-03-20李正祥
李正祥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温岭 317500)
推拿牵引治疗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临床探讨
李正祥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温岭 317500)
腰椎间盘突出;推拿;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推拿牵引是该病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笔者总结2004年-2009年门诊、住院治疗单节段后外侧型突出者240例,疗效明显。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240例,其中男125例,女1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平均43.5岁;病程最短1 d,最长10 a;左下肢疼痛123例,右下肢疼痛117例,脊柱侧弯者51例,腰曲减少或消失者70例,下肢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者83例。其中腰4~5突出163例,腰5~骶1突出77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2 治疗方法
2.1 牵引疗法 全部使用日本由企画颈腰椎牵引床。患者呈仰卧位,牵引量为患者体质量的1/3,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牵引的时间为30min,每日1次。
2.2 推拿治疗 1)松筋法:患者俯卧,在腰臀部施以按揉法、法3~5min,对痛点部位做重点治疗。2)压脊法:患者俯卧,术者双掌重叠,以掌根分别按压病变椎间隙及其上下椎间隙3~5下。3)后伸扳腰法:患者俯卧,术者一手掌根压在病变处,另一手置于双膝前上方,将下肢向后上方提扳的同时(腰部后伸<30度),另一掌根突然向前下方推压病椎1~3下。4)改良斜扳法:患侧在上侧卧面向医者,尽量曲髋屈膝,健肢在下伸直,医者一手置于肩前部,另一手屈肘以肘内侧置于患者臀髂部,手指顺势置于腰椎病变节段,一手推肩向外,一手抵臀向内,两手相反轻轻转动腰部至患者放松;继续反向转动腰部至生理极限位,并调整病变节段处于扳动支点,稍加一弹性闪动力,常听到“喀嚓”关节弹响声,提示调整成功,少数患者无“喀嚓”弹响声,但医者手指感到后关节有移动,也提示整复成功。5)点穴法:双侧肾俞、大肠俞,腰部阿是穴,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悬钟穴等,行按揉、点按法,每穴10~20次。6)擦腰法:在腰骶部行擦法,以发热为度。1个疗程20次,1次/d,每次30min。
3 疗效评定
本组240例,按上述标准评定,结果临床治愈193例,占80.4%;好转44例,占18.3%;无效3例,占1.3%。总有效率为98.7%。
4 讨论
本病的发生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椎间盘本身的退行性改变,或椎间盘发育上的缺陷;外因有损伤、劳损以及风寒侵袭等。骨盆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减轻椎间盘内压力,同时使椎间盘内产生负压,前、后纵韧带紧张,促使突出物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机械挤压,并且具有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病椎周围肌肉紧张而致的疼痛。病椎及患肢反复按揉能增加局部皮肤和肌肉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缓解肌紧张,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压脊、扳腰整骨法,纠正小关节紊乱,调整紊乱的脊柱骨骼系统趋于平衡,有效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的位置关系,促使突出物产生还纳复位的趋势,松解神经根粘连,促使紊乱的小关节错位并由此产生的滑膜嵌顿复位;同时可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疼痛按经络学说多责之于足太阳、足少阳经病变,点穴法能消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提高痛阈,有利于改善坐骨神经支配的软组织产生的萎缩、肌力下降,与患部按摩法协同作用于失衡的肌肉系统,充分纠正失衡的软组织系统,使之趋于正常。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203.
R274.34
B
1672-1519(2010)02-0132-01
200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