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籍新娘岛”的故事

2010-03-16陈函谦

海外星云 2009年23期
关键词:外籍新娘钓鱼

陈函谦

台湾外籍配偶人数已过数十万,在居民约80人、20分钟便可走完全岛的澎湖大仓岛,几乎全村青壮年都娶了外籍配偶,被称为“外籍新娘岛”。

就像所有外配家庭的缩影:当地谋生不易,人口外移,来自越南、印尼等地的女孩们填进这空缺。她们就像麻油菜籽随命运迁移,用一生作为赌注,换取一点改变的可能。这些盼望新生活的女子,都有她们自己的人生故事。

陈利云印尼新娘

31岁的陈利云从印尼嫁来此地,是村里第一个外籍配偶。岛上唯一的小学在5年前被废,给她带来很大的烦恼。现在,她的孩子每天要搭船到外地上学。

1994年,16岁的陈利云来到大仓,理由和多数嫁到台湾的印尼女孩一样:家乡太穷太苦。她8岁辍学,洗衣、帮佣、杀鱼、拔菜……总有干不完的活,吃饭配辣椒酱油,姐姐还嫌她吃太多。最后,母亲收下3万元聘金,便让她嫁了。她是岛上第一个外籍新娘,村人争相来看像参观珍禽异兽。怕人取笑,从小用手吃饭的她很快学会用筷子,“用手被人家看到,会以为我们很不卫生”。

虽然她父亲是华侨,但只会说客家话。因为语言不通,白天丈夫、公婆出海,阿云没人可说话,他们回来,依旧相对无语。村人背后批评:“看到人都不会打招呼喔?”她不敢吃骨头里带血的鸡肉,也有人看不惯:“什么东西都吃两口就不吃,真浪费!”

6个月后,阿云回印尼,回到家就不肯再来。最后丈夫赴印尼将她带回,她从此认命:“第一次来一路哭,天天哭……第二次再来就没哭了。”

那个干瘦、爱哭的印尼少女,转眼成了3个孩子的妈,8年后再回故乡,她发福到父母几乎认不出了。她强调自己很喜欢这里,“我本来就没想要嫁有钱的,疼我就好了。”

苏玄庄越南新娘

这些年,大仓人都到越南娶妻,他们说:“越南媳妇乖。”村子里,总有戴了越式斗笠的年轻身影忙进忙出。服务外配家庭的赛珍珠基金会执行长柯宇玲观察:“越南受儒家文化影响深,重视伦理,习俗和价值观也和台湾人相近,女性愿意牺牲自己、成就家庭,成了台湾人眼中的好媳妇。”

打发完家人的午饭,总有两三个越南太太坐在厨房地板上做越式春卷,用母语聊天。那是一天最快活的时光:“离家那么远,生活又不好过,受了委屈也不能回娘家说,有的都到父母过世才有机会回去,聊聊天就像偎在一起取暖。”

28岁的苏玄庄,父母曾在胡志明市做生意,几次赔钱收场,她是独生女,只得辍学工作。18岁那年,她和长她9岁的胡春凉相亲结婚。

她年轻、勤奋,来到大仓几个月便适应了,央着婆婆一起到潮间带,捡拾钓鱼用的海虫(当地人称“打猫”)。她泡在海里弯腰翻捡礁石,拿在手上用榔头敲碎,捉出缝隙里的打猫。一下午忙完,腰都直不起来。

辛苦她不在乎,烦恼的是丈夫爱喝酒、不工作,总要三催四请才勉强出海:“我若没跟他去,他一下就回来了。说抓不到鱼。”收入少,丈夫还要买酒,两人便口角甚至打架:“他喝得站不稳,我拿扫把打他,我公公也气他不象话,在旁边说,打死他……”

婚前,阿庄曾想每月寄给父母3000元,但实在没有余钱只好算了,“我爸说,他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有没有寄钱都没关系。还念我做人家媳妇不可以没礼貌,不要跟老公吵架。”

这天清早,阿庄夫妻再次出海钓鱼。为了让丈夫起劲点,阿庄把钓鱼竿让给他用,自己徒手拿钓线钓鱼,钓线来回割着手指,她也不喊痛。看到男人颇卖力,阿庄便高兴了:“今天我老公很认真。”

吃完午饭,阿庄照例戴上斗笠,去捡打猫。她越走越远,成了茫茫大海中一小黑点。回到家,她马上得煮晚饭,照顾两个才上幼稚园的小孩。整个下午,丈夫都在乘凉喝酒,他笑呵呵说:“喝酒不是郁卒啦,是喝习惯了。”阿庄闻到他一身酒气就上火:“整天喝,肝硬化还要喝。”男人脸色微变,走开了。

她话声转小:“我真的很后悔嫁给他。我妈叫我把小孩送回越南给她带,我可以离开这里去外面工作。”曾充满勇气的她,为人妻、为人母后却变得迟疑:“我很想这样做,又下不了决心,怕小孩不能适应,他们也不会讲越南话……”

他乡变故乡

聚集到码头边聊天。阿云手一挥说:“现在不会那么想家啦,太久没回去,印尼话都不轮转了,梦里说的都是闽南语。”

一旁的阿庄,正和酒后打嗝不止的丈夫拌嘴,她骂:“跳到海里,打嗝就治好了啦!”她幼稚园大班的儿子,老爱两手缠抱住妈妈的腰,像怕她跑了似的。她摇摇头:“我不知道爱情是什么,只觉得责任好重大。夫妻像相互还债,我跟我老公说,这辈子赶快还一还,后世人不要再来找,再见掰掰就好了。”

往事如同浪花,碎成了泡沫片片。天蒙蒙亮,就有渔船在码头边发动,预备出海。她们没有太多感伤回首,忙忙碌碌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猜你喜欢

外籍新娘钓鱼
上万外籍儿童没在日本就学
新娘与父亲
新娘,你很帅
钓鱼
结婚季 新娘美甲推荐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去泥盆纪钓鱼
笑熬 完美新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