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里红妆——深深女儿情,悠悠江南梦(上)

2010-03-16董千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红妆花轿江南

董千

十里红妆送嫁风情

千工轿

千里江南蕴含着太多情;千年江南织就了太多梦。与杏花春雨江南一样多情多梦的是江南的女子,她们曼妙的身姿、钟灵毓秀的风骨,伴随着精美的十里红妆,被千载的风雨、百年的情愁,酿就成一坛醉人的女儿红,微醺了红尘。

在浙江宁波、绍兴一带,明清是商贾官宦云集之地,素有“无宁不成市,无绍不成衙”之说。所谓“十里红妆”就是旧时浙江宁绍地区富家大户嫁女儿的场面。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形容嫁妆的丰厚。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曾记载:“亲迎前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俗谓之‘铺房’。古虽无之,然今世俗所用,不可废也。床榻、荐席、椅床之类,婿家当具之;毡褥、帐幔、衾绹之类,女家当具之。所张陈者,但毡褥、帐幔、帐幕之类应用之物,其衣服袜履等不用者,皆锁之箧笥,世俗尽陈之,欲矜夸富多……”

这红妆器具,衣食住行,样样齐全,应有尽有。大到床铺家具,小到针头线脑,从金银首饰、衣裳布匹、烛台灯火、床橱柜桌、枕箱被帐、冠巾鞋袜、铜盆器皿、瓷漆杯盘、梳洗用具到珠玉珍玩、文房四宝,凡旧时新娘嫁到夫家的生活所需无所不包。而送亲的红妆队伍,经常蜿蜒数里,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仿佛是一条披着红袍的金龙,洋溢着吉祥喜庆和富足。

十里红妆女儿梦(演出场景)

红色是生命的象征,又是中国婚俗中约定俗成的喜色,所以嫁妆称为红妆、红奁。十里红妆的所有器物都是红色,故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红妆。但它的红色和现在的红色是不同的概念:这是一种天然朱砂,用“一两黄金三两朱”的朱砂做色,而黄色则是24k纯金装饰,朱金相间,绚丽华美。因此朱红家具被外国人称为红宝石和黄金涂染的家具。据说,这种“朱红”本为皇家专用,相传北宋末年,金兵进犯,皇帝南下避难至明洲(现宁波绍兴地区),得一江南女子相助摆脱金兵。返京后因寻恩未果,特诏天下,凡此地女子婚嫁,均可享用朱红,遂成惯俗。

送嫁队伍

红妆器具不仅浸透着父母深情,更寄托着女儿美梦。它的制作年代多为清朝,少数迟至民国。木材不用珍贵的硬木而是就地取材。主要有樟、杉、柏、榉、麻栗、黄栀、银杏等木,相对于红木,南方习惯称之为白木。这些木材大都具有切面光滑有光泽,加工性良好,干后不易变形,耐久性强,易于着胶、着色、上油漆等特性。红妆家具习惯上分为内室和外室家具。如千工床、房前桌、红橱、床前橱、衣架、春凳、马桶、子孙桶、梳妆台之类放在内室;画桌、琴桌、八仙桌、圈椅等是外室的。从功能上讲,可分为生活起居类、日用小木器、女工用品三大部分。

万工轿 民国

万工轿 清

“咚咚咚,锵锵锵!马来哉,轿来哉,王家嫂嫂抬来哉,一杠金,一杠银,陪嫁丫头两边分……”(浙东民歌)。它的主要用途是把如花美眷送至夫家举行婚礼。花轿多为4人抬,有的时候加2人替换,或者在前后打伞、放鞭炮等。花轿的选材要求既轻又有耐力,一般选用香樟、梓木、银杏等木材,雕刻多是“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和合二仙”、“金龙彩凤”、“喜上眉梢”等喜庆吉祥的题材。花轿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采用了浮雕、透雕、贴金、涂银、朱漆等装饰手法,精美华丽,犹如一座黄金造就的佛龛。浙江省博物馆的民国万工轿就是一件江南婚嫁家具精品。轿子长150厘米,宽90厘米,高275厘米。此轿是清末民初宁波式花轿,因制造时耗费了一万多个工时,故称“万工轿”。此轿需八个人抬,又称“八抬大轿”。花轿根据雕饰人物的多寡及工艺水平而分为三等,此轿属头等轿,是现存最豪华的一顶花轿。它采用榫卯结构联结,没有一枚钉子,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没有轿门,迎亲时有专门的拆轿师傅跟随在迎亲的队伍里负责拆卸,使新娘子方便出入。花轿木质雕花,朱漆铺底饰以金箔贴花,远远望去金碧辉煌,犹如一座微型的宫殿。轿上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三种工艺手法进行装饰,雕有250个人物,花鸟虫兽无数,所以宁波人也称它为“百子轿”。除了天官赐福、麒麟送子、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等吉祥主题外,还有《浣纱记》、《天水关》、《铁弓缘》、《水浒传》、《西厢记》、《荆钗记》、《拾玉镯》等戏曲场景,有的地方还辅以镜片玻璃画,每一幅画上也都是一个古典名剧片段。

猜你喜欢

红妆花轿江南
抬“花轿”,一下下
大红花轿承吉祥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我以一身戎装,许你一世红妆
轻奢红妆
请勿上错花轿嫁错郎——表原因的“以”字用法辨析
绣江南
惊艳红妆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