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的研究范式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0-03-16张军献虞重干

体育科学 2010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学范式研究者

张军献,虞重干

质的研究范式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张军献1,虞重干2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科学研究中的两种重要范式,受自然科学对数量化、精确化、标准化的影响,体育科学研究中量的研究处于显要位置,质的研究则非常少。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对国内体育人文社会学相关期刊、博士论文中质的研究方法的运用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国外质的研究使用比较广,国内质的研究范式使用较少;传统的研究范式仍然根深蒂固,质的研究范式是对传统科学研究范式的挑战。从是否需要研究假设、能否做到完全客观、质与量方法的优劣之辩三个方面论述质的研究的缺失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制约,并对如何使用这种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

质的研究;量的研究;应用;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是体育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取向,也称为两种范式。这两种范式侧重点不同,分别体现在方法论原则、研究程序、研究步骤、收集资料的方法等多个方面。量的研究就是运用实验、调查、测试与测量以及现有的数量化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研究,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处理,使获得的研究结果能够说明研究事物的普遍意义上的一般。质的研究则是通过在自然环境下的访谈、观察、资料分析和事实分析,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描述,并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其对事物或现象的看法,不对研究结果做普遍意义上的推演[14]。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始终存在关于哪种更合理、更科学的争议。科研方法方面的学者曾对两种不同的取向进行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两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具体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质的研究范式使用较少。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实践以及研究成果,探讨质的研究范式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合同签订后,按照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由合同承办部门负责合同的实际履行,在履行中因我方过错引发法律纠纷,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追究承办部门或相关人员的责任。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并每半年定期对各部门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清查通报。

1 质的研究/质性研究概述

质的研究也称为规定性研究或者质性研究,是指侧重于从质的规定性方面认识事物的研究方法。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两种规定性。所谓质,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定性,它表明了该事物是什么、怎么样,以及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存在。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但通过事物的具体特性外在地表现出来。质的研究就是通过观察和研究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体区别与联系,把握事物的基本特性和特征,从而认识事物的质[4]。与质的研究相对,任何事物也存在量的规定性,量的研究也称为定量研究,偏重于对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范围和空间结构的测量、计算和分析,以精确地认识事物。在社会学中,社会学创始之初就想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借鉴过来,借鉴和吸收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方法,以期做到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因此,量的研究也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并成为当代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范式之一[14]。总体看来,体育所强调的“更快、更高、更强”与数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量的研究范式较多地在体育科研中得到运用,量的研究也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量的研究只能为我们提供某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到底有多大的差异等信息。要想对该事物有更宏观的把握,如希望获得一个更完整的画面、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等,就需要借助质的研究。质的研究更强调全面的描述,即描述特定的行为或情景中的所有细节,而不是像运动人体科学那样通过实验研究来比较特殊处理的效果,也不是像社会学的某些调查研究那样,停留在态度或行为的简单描述上。

2 质的研究方法在国外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人类学领域学者们的开拓性工作,如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对萨摩亚青少年的研究,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对大西洋群岛居民的研究。这些人类学家采用参与观察等质的研究方法,与调查的对象长期共处。研究的时间跨度成为衡量研究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通常研究者要深入到他们感兴趣的特定环境中去,进行观察和收集数据。他们可能带上笔记本随时记下所看所感,也可以借助录音和录像装置,完成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因此,质的研究对于访谈对象在想什么以及他们对自己行为的看法特别感兴趣,而这很可能就是研究问题的焦点。

回顾质的研究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教育领域中开始使用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体育领域才开始有质的研究出现。目前,质的研究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人类学、心理学、社会领域。虽然不同的领域对于质的研究的称呼存在差异,如有的称为民族志(ethnographic)研究,有的称为描述性(interpretive)研究,有的称为扎根(grounded)研究、现象学(pheonomenological)研究、客观性(objective)研究,还有的称为参与性观察研究(participant observational research)。虽然表面上看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家族相似性,都可以归于质的研究。

目前,Na2SO4水溶液研究较广泛,属于强电解质,可以在水溶液电解时起到提供Na+的作用进而提高电化学性能。然而Na2SO4水溶液电解液的研究还尚存在问题,比如:水溶液的工作电压较低、能量密度比较低、电化学窗口窄、氢氧析出副反应易泄漏等。因此发展其他的电解质体系,获得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是钠电池水溶液电解质的发展方向。

在国外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简称IRSS)和《体育社会学杂志》(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简称SSJ)这两本刊物是相对权威的。对这两本杂志的分析能够为我们提供国外体育人文社会学对质的研究的应用的范例。

3 质的研究方法在国外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群众文化不仅体现了国家的特色,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的特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群众文化都有自身的见解,各民族的文化建设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是,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在娱乐活动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并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国家的快速发展。通常情况下,文化建设在文化艺术活动的基础上,应用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管理模式,提升文化建设水平。

根据苏小霞(2007)对这两本杂志十年来发表的学术文章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1)质的研究所占的比重较大。347篇文章中71%的文章属于“定性研究”,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文章使用了定量方法,属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单纯使用定量方法的研究几乎没有。2)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占一半。访谈法是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二手分析”中的内容分析法、传统文献分析以及统计资料分析合计占到了能识别出具体研究方式的341篇论文中的50.5%。除访谈法之外,传统文献分析是处于第二位的研究方法,这表明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采用“从文本到文本”的方式写作论文的数量也很多。此外,“调查研究”约占三分之一。“观察研究”占11%,“其他”类占2%。“实验研究”仅出现了一次。3)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四种主要研究方法都有局限性,很多社会学家决定将两种或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这一策略被称为复合研究法。86%的研究采用了一种研究设计类型, 12%的文章采用了两种研究设计类型,仅2%的文章采用了三种及以上研究设计类型。[15]在48篇采用复合研究法的论文中,有研究综合运用调查研究、观察和第二手分析对澳大利亚冒险参与冲浪比赛的运动员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大众传媒在塑造冲浪者崇高形象方面的作用[30]。Sherri Grasmuck(2003)为研究某地区的种族歧视问题,对该地区进行了两年田野调查,观察了100多场比赛,对40多位包括教练、父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深度访谈以收集资料,分析该地区篮球运动中体现出的种族和阶级关系[29]。总体看来,在国外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访谈到文献资料分析再到参与性观察,都体现出质的研究方法逐渐成为主流。

仇军(2010)对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分析同样采用了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自1966年创刊到2005年发表的799篇学术文章进行内容分析,概括总结了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范式在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和发展过程。研究认为,按照研究范式进行划分,共有475篇论文使用质的研究范式,占59.4%;量的研究范式共有324篇,占40.6%。总体来说,质化研究范式多于量化研究范式。在1966—1975、1976—1985、1986—2005三个时间段中,质的研究分别占45.2%、47.9%、70.3%。质的研究范式的使用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且到了现代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14]

4 质的研究方法在国内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库恩也坚持认为传统的科学研究并没有发展成为那些研究者标榜的系统步骤的程度,倒是出现了很多的传统科学研究无法解释的现象,姑且称为科学研究范式的危机——研究者遵循一定的范式尝试去发现研究对象的不同,但是却发现研究结果跟最初的预期不吻合,因此,需要有新的范式来解释这种现象。有趣的是,传统的研究范式已经根深蒂固不愿意寿终正寝,而是不断扩张最终逐渐消退。那些已经习惯于使用传统研究范式的研究者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他们不愿意轻易放弃和改变。因此,总是一些新的研究者倾向于支持新的研究范式。两个群体之间不断地交锋,最终,传统的研究范式逐渐演变,而新的范式取代传统的范式似乎成为一种必然。结果很可能是传统的研究范式逐渐退缩到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而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则被新的研究范式所取代。目前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受到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模式的影响,而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研究范式。

在国内,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仍然比较少,但是,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在体育社会学的某些领域开始了有益的尝试。章岚等是较早在国内倡导和介绍质的研究方法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学者,“对体育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探讨”[25]一文从体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性和复杂性、研究对象的非确定性、研究对象的本土化等方面论述了量的研究的局限性。对国外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质的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简单介绍,认为质的研究方法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进行区分,对质的研究特征的概括具有科学性,研究具有前瞻性。张薇对质的研究方法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过较全面的论述,区分了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认为质的研究可以弥补量的研究产生的不足,并介绍了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23]。

刘淑慧等人采用录像观察法、开放性访谈、文字资料分析等方法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研究,探讨质的研究方法在竞技体育科研中的适用性[11]。胡永红、刘剑(2007)对“体育学中质和量研究中的差异与整合”进行了论述,探讨了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方式、资料收集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提出体育作为复杂科学,应该打破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整合多种研究范式[8]。文章认为,体育学中单纯量的研究存在诸多局限性,这种认识主体与对象之间、认识主体之间的特殊复杂性,决定了超出对象之外而获得“客观的”结论,几乎是天真的幻想。张鑫、叶文娟(2007)对质的研究方法在学校体育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系统介绍了质的研究的特点、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适用性,并且建立了一套“质的研究在体育课程实施中运用的指导方案”[24]。胡丹婧(2009)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联系以及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对质性研究在我国运动心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7]。

4.2 国内期刊论文中对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

国内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研究范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受方法的制约,低水平简单重复的成果常有,政府文件式的研究层出不穷。使得一些学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距离科学认识体育有多远。”汤国杰(2004)认为,当前的“绝大多数体育研究采用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那些按照‘自下而上’的视角出来的研究成果,也许可以大大改变人们对于既定问题的看法,更能逼近体育的本源性问题”,“选择‘自下而上’的视角,具体地说,从教师、运动员、学生、家长、广大居民的经验与感受出发,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可以为体育本源性理论的构建开辟一条意义丰富的言说道路”[16]。

传统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偏重于从文本到文本,二手资料、三手资料的使用是主流,只有少数研究采用了调查和实地研究的方法。二手资料大多是对前人研究的整理和归纳,缺乏原创性。虽然一些研究采用了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但是对于人类学、社会学较多采用的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实地研究方法的运用不足,这就使得我们现有的研究多停留在浮华的表面,无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政策咨询型、现状调查型体育研究占据主流的状况在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体育学年轻学者的努力下正在发生转变。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与经济、体育与地域文化等领域展开深入调查和分析的研究成果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

王必琪(2009)等人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浦东新区洋泾小学实施休闲体育教育方案前后3名小学生的访谈获得资料,了解城市小学生对休闲体育的认识、体育休闲与学业之间的冲突、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休闲的态度以及学生的需求与实际状况[17]。研究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生动鲜活;在访谈材料之后伴有作者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研究采用第一人称的表述,在每段直接引用访谈内容之后都有作者的体会和感受,阐述了作者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6.3 对立还是统一:质与量的不息之鸣

《体育科学》作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核心学术刊物,近年来发表了多篇质的研究范式的论文,如杨世如、胡小明对“苗族独木龙舟竞渡的人类学分析”[19]、郭修金对“小康社会村落体育的调查”[5]、乔艳春、林勇虎对“体育图片报道中民族情结的解读”、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12]、李延超、饶远对傣族体育的田野考察及傣族和彝族体育的比较研究[9,10]等。总的来看,2000年以前发表的文章中对质的研究范式的使用是自发的,主要的方法包括实地观察、个案研究等;2000年以后质的研究方法的使用更加自觉,更加规范、科学,内容分析、田野工作、深度访谈等具体方法在文章中得到了较多的体现。但是真正属于质的研究范式的文章仍然较少,平均每年3篇左右。即便如此,通过对该刊近10年刊载学术论文的粗略统计,可以看出质的研究范式的使用呈现增长的趋势。

4.3 博士论文对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

近年来,质的研究方法在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许多博士研究生在其博士论文研究中运用了这种方法。例如,李志清的博士论文《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在乡土社会的存在与意义——桂北侗乡抢花炮的表达》(2006)。作者深入桂北侗乡以具有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抢花炮为个案,对少数民族体育的存在及其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描述。罗湘林在其博士论文《村落体育研究》(2005)中指出,当前农村领域的体育学研究大都表现为现状调查、逻辑推演,而缺乏脚踏实地的系统研究。因此,深入一个具体的村落、做个案的分析,将是对原有研究定式的一个突破和进步。因此,选择了“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活动”作为研究视角,研究的方法则是“质的研究”,是文献分析、村民访谈、田野工作的有机融合。文章以个案研究作为切入点,探索了村落体育的内涵、结构因素、活动特征、发生机制和功能,并尝试从宏观理论层面进行辨析[3]。张继振在其博士论文《文化视野中民间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以潍坊风筝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2007)中,同样使用了田野调查的方法。郭修金的博士论文《小康社会中的村落体育——山东三村的调查》(2008),延续了社会学中村落研究的传统,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属于“个别社区的微观研究”。选择了进入小康社会的沈全庄村、肖庄村、后古镇村作为实证研究的个案。围绕村民体育文化生活这一主题,对村民进行了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个案调查、开放性访谈、口述个人生活史、文献分析等质的研究。同时,还进行问卷调查……将定性与定量方法获得的珍贵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从整体上研究了三个村落农民的体育生活情况。[6]张军献在其博士论文《体育参与:残疾人的社会融入》中也使用了质的研究方法。作者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深入城市体育中特殊群体——残疾人运动员对其体育参与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其参与的效益及存在的问题。[20]

药物治疗回顾(medication therapy review,MTR)、个人用药记录(personal medication record,PMR)、药物治疗相关计划(medication action plan,MAP)、干预和/或转诊、文档记录与随访是MTM服务的5个核心要素(见图1)。

总体看来,国内体育学术研究中对于质的研究仍然比较陌生,研究中对于访谈、实地调查的重视不够。虽然文本到文本的二手资料分析也属于质的研究的一种,但是缺乏亲身参与、体验之后作者的真实感受,更不能将观察到的研究对象的声音记录下来、传递出去。质的研究在部分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已经有所体现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应用质的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5 质的研究对传统科学研究的挑战

许多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还有其他一些学科的学者们开始提倡一种不同于传统研究范式的新的模式。例如,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还有临床心理学家在最近的70多年来开始运用深度观察、描述、分析等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行为。最近40多年来,教育领域的学者开始使用参与式或者非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获得综合的、第一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真实资料,尤其是近几年,体育教育者、体育心理学家、运动训练学家越来越多地使用田野调查的方法。这些民族志研究、参与性观察都可以归于质的研究的范畴。要知道很长一段时间,质的研究曾被传统科学家认为是肤浅的,缺乏严密性,因而也是非科学的。

但是,传统的科学研究范式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以及夸克理论提出之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上述两个理论表明,自然规律也可能被人类的观念所影响,也就是说,这些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如何去认识和看待它们。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传统科学研究范式中的客观性提出了更多的质疑。许多学者开始怀疑科学研究中的客观性。从最初提出的研究假设,到研究工具的选择,再到研究结果的分析,都需要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和参与。因此,实验的过程以及研究的结果很大程度上都是研究者个人观点的表达。

4.1 体育学界对质的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始终是在传统的科学研究的范式下进行,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将这个范式称为传统范式(No rmal Science)。他认为,传统范式的特征是系统化、合逻辑、实证性、推理性、可重复,其最基本的教条就是要确保研究的客观性。传统的研究范式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信奉事物的客观存在性以及条理性,认为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的就是通过系统的、不带偏见的观察和研究不断探索发现。所做的试验也多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并且一定要有可以验证的假设。

20世纪80年代末,北欧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一批年轻的体育社会学研究者采用一种感性的、记叙的自传体式的经验研究方法来揭示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他们抛弃了将体育视为客体的话语系统,抛弃了以第三者的眼光观察身体的视角以及定量的研究方法,而是采用从主体或者从主体出发的话语系统,通过主观的经验的分析,建立起来了一种记叙式、情景式、传记式的研究范式。他们将研究的目光由伟大人物转向了普通百姓,开启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范式[14]。仇军倾向于认为“斯堪的纳维亚学派”是对体育社会问题从新的研究视角所做的新的思考,是应答体育社会问题所做的全新回应,同时,也昭示着对西方体育社会学原有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范式的一种蜕变。但是,回顾北欧体育社会学家的研究案例,不难看出他们仍然是在使用质的研究,只是需要承认他们看待体育的视角是全新的。

when searching the concordances and the contexts of language,it is found that women tend to speak less directly and with“softer”intonation.

质的研究与传统研究之间的冲突和争辩仍然会继续并且会白热化。最近几年来,质的研究在解决行为科学问题时是最有效的观念逐渐变得不容置疑。在进行系统化地限定以及有效分析随机和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效度得到保障。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且能够排除所谓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传统科学研究中将人类的复杂行为分解研究的方法也逐渐被质的研究中采用整体的观念来解释替代。认为传统的研究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惟一途径的观点越来越受到质疑[27]。质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传统科学研究的有力挑战。

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采用社会学的问卷调查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来找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即便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仍然不能解释为什么出现相关,这就需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获得对问题的解释。质的研究范式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成功地发现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限定,那么,研究就可以说成功了60%。

6 质的研究方法的缺失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制约

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中,相对于其他的研究方法而言,质的研究方法仍然处于成长期。

6.1 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可能出现的研究结果的预期判断。当研究者选择某个领域、某个课题进行研究之后,通常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和估计。对问题预计的结果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或者起码应该建立在研究者本人前期研究基础之上,其中,最后一种基础可能最不稳固,因为很可能研究者自己的方法本身就不科学。即便如此,研究者仍然要对自己将来的研究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所预期。这种预期不能带有任何的价值判断,也不能是某种不可观察的抽象现象,假设必须是能够被检验,通过研究接受或者拒绝假设。传统的研究都强调上述假设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结果对假设的验证。

质的研究与传统研究在研究假设方面存在差异,偏离了传统研究对假设的要求。质的研究通常不在研究开始之前就建立研究假设,而是提出一些问题来指导研究的进程。相反,总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过程中形成理论或者研究假设。质的研究者认为,事先建立假设会排除许多可能有影响的变量,这就不仅使观察带有框框,而且会忽略许多未预想到的经验事实。

6.2 客观与主观之辩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传统的研究总是特别注重研究的客观性。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主要是源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因为,自然科学发展成熟较早,逐渐形成了自然科学特有的研究方法。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延续了自然科学研究的某些要求,如讲究系统性、符合逻辑、注重实证、运用归纳、确保研究可重复等[27],所有的这些特征都确保了研究的客观性。传统的研究根植于自然科学,因此,延续了自然科学贯穿的通过对自然现象客观规律的客观观察、系统分析、重复研究,去发现那些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但是,传统的科学研究逐渐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客观性这一点不断受到质疑,其中,两个著名的挑战者是托马斯·库恩和迈克·波兰易(M ichael Polanyi)。他们认为,客观性不过是一种神话,一种人们的主观想象。首先,在最初确定假设以及选择研究工具来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观察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试验进行过程中,所谓的试验结果不过是研究者表达和阐述自己对这个试验的观点和看法。波兰易尤其反对在人类行为的研究中使用传统的科学方法[27]。托马斯·库恩和迈克·波兰易坚持认为客观性的教条是不真实的,即便传统研究在自然科学以及部分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中取得成功,但是,对于复杂的人类行为,传统的科学研究可能会变得无能为力。

尽管客观性是科学研究追求的主要目标,但是,完全客观、不受个人价值观念影响的研究是很难达到的。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不但影响研究课题的选择,而且,影响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资料的来源。尽管社会研究更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但研究者的基本出发点是“他们能够通过操作化过程来领悟和描述现实,能够依赖科学验证的绝对标准去评价他们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的惟一选择只能是不搞研究”[13]。质的研究多依据典型的或少量的个案分析得出结论,不能保证将结果推广到更多的人群之中。质的研究被批评为主观,事实上,社会学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在资料收集和分析中结合主观观察的方法,解释说明人的行为和状况为什么出现,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变化规律。马克思·韦伯说过,任何社会现象最终都可以,甚至都必须还原到个人。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实践中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生效问题和履约问题出现越来越多的争议与纠纷,如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均衡促进电商平台发展是法律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网购订单删除案”为切入点,对电商合同的成立时点问题进行研究,在总结基本案情和裁判要旨的基础上,对格式条款的订入问题和电商合同能否改变合同成立的时点问题结合法学理论进行进一步探讨,认为应法官在判案时应着重落实格式条款订入规则,规范电商平台的提请注意义务和说明义务,因为电子商务交易的特殊性,交易双方可以通过约定变更合同成立的时点。

西方国家企业早已将财务管理提高到战略地位。同时,他们还开发了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等辅助财务分析工具。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管理能力和管理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企业也采用了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分析工具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模式。但大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基层财务管理,以企业内部业务为中心,整体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社会经济呈现信息的复杂局而,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财务理念的组织创新和管理。

量的研究受实证主义哲学和科学研究范式的指导,因此,往往运用量表、问卷、结构观察等具体技术开展调查或实验,依据客观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理论检验,确立社会现象之间的各种关系的严密完整的过程。量的研究的支持者认为,没有量化,社会学只能停留在印象主义的臆想和未经证实的见解,因而也就无法进行重复研究,确立因果关系和提供证实的通则。质的研究则强调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依据语言文字描述来进行理论建构,进而达到深入挖掘解剖,理解社会现象[1]。质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回归和复兴,其资料获取方式、分析研究方法逐渐独立,并且,也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后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从事实描述到意义解释;从论证理论到建构‘现实’;从追求‘科学’到重视人文;从‘客观性’到‘主体间性’;从写语言到‘写文化’;从宏大的理论到地域知识;从价值无涉到价值有涉;从学术研究到实践行动的主要发展态势”[2]。

(2)根据设备的分选原理,各粗煤泥分选设备对粒度的适应范围不同。要想拓宽分选粒度范围,除在技术和设备本身上下功夫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实现不同分选设备的优势互补。

概括起来,量的研究关注分析,质的研究侧重特定情境下被调查者的经历及其含义,最终提出对完整图景的解释。长期以来,两种主要研究方法之间的争论一直方兴未艾,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所谓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是一种谬论;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二者是互补的,任何一种研究范式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和不足,两者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21]。孰是孰非尚无定论,但是二者结合获得了较多的认同。毕竟在数据获取阶段借助质的研究方法可以弥补量的研究的一些弊端;在数据分析阶段质的研究可以弥补量的研究对社会现象解释力度的不足。当我们借助量表或者问卷获得大量的数据时,对于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是很难解释的。质的研究则能够解读这些数据的意义。因此,尽管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但是,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两种范式仍然在各自的轨迹上演化与沿革,并且还将继续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共存。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依赖,但又独立的发挥作用。方法本无好坏之分,都是研究的工具和手段。方法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问题的性质。当我们需要对特定关系、行为、情景、材料的性质进行考察时,这些问题可能决定了质的研究方法是最合适的。优势互补或许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范式发展的趋势。

7 如何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使用质的研究范式

作为解释现象为导向的一种研究方法,质性研究的焦点是构建和维持有意义的、复杂的、有微小差别的过程。质性研究的目的是引出经历和行为的脉络化的本质,并试图对其进行精细的、深度的、综合性的分析,其研究聚焦于意义和解释,其弹性的、解释性的方法是必要的,其意义和解释不能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测量和处理[26]。通常来讲,质的研究所包含的步骤不如量的研究那么清晰、固定,但是也包含一些必要的步骤。

7.1 限定问题

质的研究通常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问题告诉研究者要去寻找什么,问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当然,研究者在限定问题上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另外,这个步骤与其他研究方法中对研究问题的限定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研究者决定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之后,他需要的就是做出是否非常渴望了解事物的真实面貌的决心。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等指标。

徐渭在《墨葡萄图》中的题画诗里把自我比作为熠熠生辉但却闲抛闲掷野藤中的颗颗明珠。这样一位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栋梁才俊却半生落魄,也只能迎着萧瑟的晚风独立书斋,仰天长啸,悲叹天意弄人、时运不济。心怀鸿鹄之志,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身心俱疲的徐渭只能醉心于酣畅淋漓的水墨世界悲愤地逃离这个冰冷混沌的俗世。也许是整个时代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明末清初的文人画坛普遍地形成了一种厌世思想和愤世情怀,并由此导致了文人画家自我表现意识的加强,有如八大山人、苦瓜和尚、老莲居士、傅山、金农等。

7.2 选择理论框架

这些年,她从没在人跟前流过眼泪,一人在家,有了眼泪,也往肚里咽。现在,她抑制不住了,泪水扑簌簌地落下来。

量的研究通常先提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质的研究通常不需要事前提出理论假设,质的研究的假设通常是建立在研究过程中对收集资料的归纳基础之上。因此,在质的研究中,比较通用的办法是提出一些问题而不是提出假设。因为,假设很可能成为研究的先入之见,影响到研究的公允度。

首先,需要制定出用于员工培训、知识再教育以及行业交流等投资费用标准;其次,需要在企业内部展开员工能力大摸底,根据员工培训率来构建绩效考核指标;再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广泛搜集各级员工的建议,将员工意见的采纳率也作为绩效评价指标;第四,考核员工对房产品的推销能力、房产品的销售率与成交率;第五,了解各部门员工的离职率,分析离职原因;最后,考核员工的创利能力。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着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必须要做到多元化、多角度来展开员工绩效考核,按照以人为本原则来为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

近年来,质的研究方法的价值逐渐被体育科研工作者所认识,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使用质的研究方法。但是,许多研究仍然将质的研究等同于定性研究,仍然在研究之初就提出研究假设。这种做法违背了质的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带任何先入之见,以人们基于自己的观点对人的生活经历的解释。

7.3 收集数据

由于研究者成为质的研究的主要工具,因此,研究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学会撰写田野调查报告,掌握访谈的技巧。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质的研究者,还要虚心向经验丰富的人请教,从他们那里获得必要的经验借鉴。总的来说,具体的方法与社会学研究没有本质的区别。例如,访谈时可以考虑问哪些问题,也可以列出访谈提纲,但是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完全可以抛开提纲,引导被调查者围绕问题展开叙述。注意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征得被调查者同意后方可录音、录像。如果不能现场录制,则应当在调查结束之后立即整理笔记或者通过回忆记录访谈内容。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真实再现,很多学者都在研究报告中直接引用访谈内容。为了将作者的思考与访谈过程收集的资料区分开来,通常采用不同的字体或字号。有的将访谈、观察收集的资料作为论文的附录,放在研究成果的最后,还有的直接将访谈的内容出版,如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

预调查也非常关键。在缺乏对被研究对象了解的情况下,选择类似的小群体开展预调查显得非常有必要。通过预调查使研究者认清研究设计存在的不足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到未雨绸缪。进场是一个关键环节,只有进入研究的场域,才能够获得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在量的研究中,被调查者只需要抽出少量的时间接受测量和实验就可以,但是对于质的研究来说,研究者却需要与被研究者相处数周或者几个月。要借助设备和工具来听、看、编码、录像等,甚至要占用教练员或者运动员的时间进行访谈。因此,研究者就需要施展外交的、人格的魅力,获得准入。由于研究可能涉及到被研究者的利益,准入的说服工作显得艰难又复杂。在进入数据收集步骤之前,研究者必须获得合作的被调查者的信任,这是获得所需信息的前提。获得官方的批准将加速研究的进程,为研究提供诸多便利。但是,官方的涉入也会影响研究的可信度,部分被调查者会将研究者视为官方派来的而隐瞒某些信息。此外,尊重和保护被研究者的隐私,确保研究的匿名,是质的研究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伦理问题。

质的研究中没有“处理”,也没有对研究对象的“控制”。在实验研究中总是要分组处理,将处理的结果进行对照。质的研究中则是通过深度访谈、关键小组座谈、观察等其他收集数据的方法获得信息。具体到每种研究方法的使用,应当注意不同的要求,如访谈要打消被访谈者的顾虑,获得对访谈者的信任,努力做到移情、感同身受。成功的访谈需要练习,成功的访谈需要经验的积累。在访谈过程中切忌加入过多的研究者个人观点。

研究者可以参与性观察,也可以选择非参与性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区别在于研究者是否公开自己的身份,是否实际参与到研究的环境中。随着摄像设备的普及,人们无需直接的观察或者利用编码表记录人的行为,而是可以很轻易地拍摄下来随后进行分析。但是,也存在观察者作为一个陌生人进入场景,对被观察者的影响的问题。为了消除这种“霍桑效应”,可以隔着单面玻璃进行,也可以在观察者入场足够长一段时间、建立起信任之后进行,使被观察者不再感到好奇和新异,从而能够以正常的方式活动。

所谓的人种学研究,其主要手段也是深度访谈和观察。他们不带任何假设入场,通过观察形成初始的观点,这些观点有助于他们找到另外的观察方法、观察对象,这些观察反过来会使他们改变最初的观点,其最终的目的是生动、准确地描绘出研究对象的真实图景,并获得对活动的更加深入丰富的理解。

7.4 分析数据

质的研究需要研究者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这就要求研究者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并把自己的观察或发现有条理地描述出来。数据的分析也与传统的量的研究有很大区别。与实验研究和关联型研究不同,质的研究一般不采用推断统计来检验假设。如果涉及到某些统计量,研究者也可以把他们计算出来,但是,质的研究中数据分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描述。在质的研究中,数据的分析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已经开始,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通过整理、组织数据,通过谨慎地提出假设来指导他的研究的方向和进程。当然,也有人将这些谨慎地提出假设称为不断发现问题。与量的研究的数据以数字形式为主相对,质的研究收集到的数据多以文字、描述、图片的形式出现。

4.血矛线虫病。依据病牛下颌间隙水肿,顽固性下痢,高度贫血等典型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对严重感染的病牛或死亡病牛进行剖检,在真胃内可见大量虫体,偶也见于小肠内,即可确诊。采集新鲜粪便,用饱和盐水浮集法,直接涂片镜检,在显微镜下见到大小为75~90μm×40~50μm的椭圆形虫卵,即可确诊为血矛线虫病。

边收集数据边分析是质的研究的主要特征。这使得研究者能够集中于研究的领域,也提高了收集数据的效率。当然,研究者可能带着问题开始进行研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随着新问题的不断涌现,研究的焦点也会因为新资料的出现发生转移。对于观察到的材料,研究者要有所评价,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并寻找数据与大的理论、方法、潜在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对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过程就如同对一个现象的整体描绘,研究者通过自己的分析性描述来再现田野工作的图景。当然,有学者认为质的研究不仅仅是描述,还要对数据和材料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将做出判断交给读者去做,读者可能会产生误读,并且很可能被琐碎的细节吸引而不能理解潜藏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如果研究者不能发现数据之间关系的话,这个研究一开始就不值得进行。

7.5 得出结论

量的研究的结论通常是在最后才得出,在质的研究中,结论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得出。研究者在质的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阐释,因此,结果或多或少地与研究过程的其他步骤融合在一起。借用王必琪的说法:“在研究过程中,我常常会整天坐着不说话,不停地敲击键盘,有时候手指的速度会跟不上思绪的跳跃,有时候大脑会在某一时间凝固,有时候不知不觉就到了第二天。我努力地反复分析整合,为的只是不让原意被曲解。在探寻和质疑的思辨中,我也曾尝试着对这几个孩子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却发现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境界,即使面对同样的事物,他们呈现出的只是小学生生活状态这一纷杂世界的一角。但即使都是小学生,不同的地点、环境,甚至不同的性别,对同一事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在研究中不求它能点对点地反映什么,只求能真实地再现这3个小学生的生活感受与生存状态。”[17]研究者不仅记录下来每天通过访谈和调查收集的数据资料,也记下了自己对这些观察内容的感悟,并对其进行阐释。如果说数据分析是理论化的过程,那么,理论建构是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研究者通过对数据和资料的比较、对比、归类、排序,寻找联系和关系,最终提出设想。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也是建立理论或者提出新设想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8 小结

研究方法总使我们处于科学研究的十字路口[22]。研究方法也在制约体育科学的发展速度。体育科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二元方法体系的支撑。体育人文社会科学需要调查,但不是数据的堆砌,而是理论的概括;不是发放回收问卷,而是深入实地切身体验。目前,我国体育科学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体育研究的发展。作为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而应吸收教育学、医学、人类学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的质的研究的滋养。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如果能涵盖各种研究方法,势必能够显示出其固有的、整体的影响力[28]。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不断拓展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也为得出新的理论、开拓新的研究空间提供了可能。质的研究通过访谈、观察探索人的态度、行为、体验等,以期通过参与研究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质的研究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的应用提升了研究的深度,增加了研究的可信度,使研究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创新最本质的含义就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往往能够带来创新之处,得出富有创建的结论。与传统的研究范式相比,通过质的研究得出了的研究结论同样是科学、可靠的。只是对于质的研究来说,“结论不过是一个新的问题”,质的研究同样是对真理的追求。长期以来对于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孰优孰劣的争执是没有答案的。任何研究方法均有其优势和局限性。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不是哪个更好哪个不好,而是“和而不同”、“优势互补”。质的研究的缺失将制约体育科学的发展,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质的研究方法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使用,将极大提升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对于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陈雯.社会科学研究中质与量的方法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 2009,(3):115-118.

[2]陈向明.质性研究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14-18.

[3]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A].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东亚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5-16.

[4]嘎日达.论科学研究中质与量的两种取向和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2004,(1):54-62.

[5]郭修金.小康社会中的村落体育——山东三村的调查[J].体育科学,2009,29(2):81-95.

[6]郭修金.小康社会中的村落体育——山东三村的调查[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21.

[7]胡丹婧.质性研究在我国运动心理学中的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63-65.

[8]胡永红,刘剑.体育学质和量研究中的差异与整合[J].体育学刊, 2007,14(9):83-87.

[9]李延超,饶远.傣族体育与“水文化”缘由探析[J].体育科学,2006, 26(4):76-79.

[10]李延超,饶远.水与火洗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傣族体育与彝族体育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11):41-48.

[11]刘淑慧,李京诚,李四化.探讨质的研究方法在竞技体育科研中的适用性[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 2007:441.

[12]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 (4):86-95.

[13]G罗斯.当代社会学研究解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170.

[14]仇军.西方体育社会学:理论、视点、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99,299,302-315,406-407.

[15]苏小霞.近10年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状况与分析——对IRSS和SSJ的内容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28.

[16]汤国杰.距离科学认识体育有多远——体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质性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2):34-35,65.

[17]王必琪,丁炯,沈建华.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的质性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3):75-79.

[18]杨建华.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浙江学刊, 2002,(4):79-85.

[19]杨世如,胡小明.苗族独木龙舟竞渡的体质人类学分析[J].体育科学,2009,29(7):78-83,97.

[20]张军献.体育参与:残疾人的社会融入——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

[21]张力为.定性研究可以做成体育科学的博士论文吗[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781-783.

[22]张力为.研究方法总是使我们处于科学研究的十字路口[J].体育科学,2004,24(6):1-6.

[23]张薇.质的研究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5):1-5.

[24]张鑫,叶文娟.学校体育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5):16-18.

[25]章岚,许小冬,赵开强.对体育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探讨——一种更加注重程序化、情景化的研究方法[J].体育科学, 2004,24(7):1-4.

[26][澳]利亚姆帕特唐,艾尔.质性研究方法:健康及相关专业研究指南[J].郑显兰译.中华护理杂志,2009,(5):480.

[27]JERRY R THOMAS,JACK K NELSON,STEPHEN J SILVERMAN.Research Methods in Physical Activity.Human Kinetics, Fifth Edition,2005:3,14-15.

[28]SAGE G H.A commentary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a form of scientific inquiry in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J].Res Q Exe Sport, 1989,60(1):25-29.

[29]SHERRI GRASMVEK,Something about baseball:gentrification,“Race Sponsorship”and neighborhood boy’s baseball[J].Soc Sport J,2003,20(4):1-24.

[30]STRANGER,MARK.The aestheticsof risk:a study of surfing[J]. Int Rev Soc Sport,1999,34(3):265-276.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aradigm in Sport Sociology and Human ity Science

ZHANG Jun-xian1,YU Zhong-gan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are two paradigms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On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science’s emphasis on quantity,p recious,standardizati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become outstanding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become rare.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on usag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journal paper and docto ral dissert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this paper draw s the conclusion that qualitative research paradigm is w ildly used abroad but still rare in China’s spo rt of sociology and sport humanity research.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are still dominating the field.But up rising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a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paradigm.Whether shall we have a hypothesis before the research?How can we be objective?Of the two paradigms w hich is better?By trying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e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absen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 ill impose a limitation on sport sociology and spo rt humanity research in China.The usage of new method is introduced.

qualitativeresearch;quantitativeresearch;application;researchmethodology

G80-05

A

1000-677X(2010)10-0062-08

2010-04-18;

2010-09-05

张军献(1974-),男,河南平顶山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E-mail:pierrezh@163.com;虞重干(1946-),男,浙江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与社会发展,Tel:(020)51253615,E-mail: yzg@sus.edu.cn。

1.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99;2.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1.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Jiangxi No 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99 China;2.Shanghai Sport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

猜你喜欢

社会学范式研究者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