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灯盏花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0-03-15

淮海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灯盏脑梗塞黏度

王 艳

急性脑梗塞是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1]风(肝阳化风)、痰、火、瘀(包括气郁、血瘀)、虚(主要为阴虚)是脑梗塞的发病基础。急性期多系风阳(肝阳化风)上扰,痰热内蕴、瘀血阻络所致。血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对急性期治疗,宜以平肝息风、清热化痰、活血化瘀为法。活血化瘀为治疗脑梗塞的主法和常法。灯盏花又名灯盏细卒,系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干燥全草,有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积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它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脑血流量功能,可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纤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而且还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组胺介质的形成和释放[2-4],既往采用肌肉注射,考虑到静脉注射灯盏花注射液在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强于肌肉注射,因此,笔者采用静脉注射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5例,取很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65例为我科住院患者,诊断符合 1996年第 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标准[5]。发病时间均在24~72 h内。均经头颅CT证实。排除脑出血,心房颤动及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和有出血倾向者。6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 35例和对照组 30例。治疗组中男 19例,女 16例,平均年龄68±9岁(54~81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 67±8岁(56~79岁)。2组间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灯盏花注射液(昆明龙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 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7 d为 1个疗程,连用 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灯盏花注射液 (昆明龙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 mg,肌肉注射,每日 2次,疗程与治疗组相同。用药后观察病情变化,其他用药情况两组相同。有脑水肿者给予适当脱水,有高血压、糖尿病者给予适当降低,控制血糖,但不使用影响血液流变的其他中西药物。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学,脑电图、肝肾功能,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 参照 1996年第 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标准[5],临床疗效的评定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并结合患者的生活状态,将疗效分为,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90%~100%,病残程度 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89%,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45%;无效;治疗无变化、恶化和死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7%以下或增加。

1.5 统计学方法 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与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基本治愈率治疗组为 37.1%,对照组为2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即基本治愈 +显著进步率),治疗组为 85.7%,对照组为66.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治疗后评定结果见表 1。2组脑梗塞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分呈下降趋势,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见表2。

2.2 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2组治疗前各指标差异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2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而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3。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表2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注:与给药前比较,*P<0.05,**P<0.01。

组别 给药前 给药后7 d 给药后14 d治疗组 23.4±3.7 15.8±1.3* 9.1±0.6**对照组 23.2±3.1 17.2±2.3* 14.1±1.5**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2.3 脑电图的变化 2组均在治疗前后观察了脑电图的改变,脑电图的异常变化为局灶性慢波异常增多,各频带对应有明显差异,治疗后异常脑电图产生为正常或慢波明显减少为有效,治疗组有31例(88.6%),而对照组有22例(73.3%),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4 不良反应 全部观察病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没有变化,仅 2例肌肉注射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轻微头昏,停药后消失,未见其它副作用。

3 讨论

脑梗塞的主要病变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造成缺血缺氧,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氧化血液导致氧自由基大量生成,促使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出现局灶局性神经损害,因此预防和及时纠正急性脑梗塞时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血液动力学,是治疗和改善脑梗塞的关键[6-7]。

本资料观察结果表明,灯盏花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很好的疗效,总显效率治疗组为 85.7%,对照组为 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静脉注射灯盏花注射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强于肌肉注射灯盏花注射液,证实该了药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黏度,减少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达到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治疗目的,为神经功能恢复打下基础,从而降低病残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静脉注射较肌肉注射起效更快。

本组脑电图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提示患者脑功能亦有显著恢复,且静脉注射灯盏花注射液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可见静脉注射灯盏花注射液不仅起效快,疗效确切、可靠,而且使用方便,稳定安全。

[1] 王希民,郝现军.再谈脑梗死论治[J].山西中药,2003,19:127-23.

[2] 李 治,陈宇春.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13):145.

[3] 张永源.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 2002,11(1):87.

[4] 樊海波,廉全荣,赵高峰.灯盏花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 6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5):416.

[5] 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19(1):30,

[6] 张云云,陈汝学.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6,29(6):381.

[7] 易桂生,曾宪衔.内皮素简介[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3,13(1):28.

猜你喜欢

灯盏脑梗塞黏度
灯盏乙素对OX-LDL损伤的RAW264.7细胞中PKC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黑暗中的灯盏
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10种成分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SAE J300新规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两种黏度级别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