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沥青砼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施工质量控制初探

2010-03-10李慧琴

科学之友 2009年35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

李慧琴

摘要:文章以晋阳高速公路路面大修项目为例,对冷再生技术应用于旧沥青砼路面补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论述,对规范现场冷再生施工提高工程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沥青砼路面;现场冷再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5-0064-02

晋(晋城)阳(阳城)高速公路于1997年建成通车,近年来,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强度不足问题日渐突出。在这次大修方案中,将现场冷再生技术应用于沥青砼路面的补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现场冷再生的原理及意义

现场冷再生是利用专用再生机械,对加人新料(水泥、乳化沥青、再生剂等)的旧沥青砼路面及稳定碎石基层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进行现场重新拌和、摊铺等工序,随后进行找平和碾压,最终形成一种特殊级配的道路基层或底基层技术。

冷再生技术通过重复利用原路面基层与面层材料,可达到缩短工期、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首先,冷再生技术通过对原路面的就地利用,节省了大量的砂石料资源;同时可有效节约因开发砂石料和废弃旧沥青混合料占用的大量土地资源、避免旧沥青砼废料对弃置场所及其周边环境的污染。第二,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由于旧的道路材料得以利用,随着再生层的厚度不同,大致可以降低成本核算的20%,40%。厚度越大,降低成材越多。第三,因为避免了大量材料的二次运输与加工,降低了施工难度,加快了工程进展。

2现场施工流程初步介绍

2.1现场施工主要流程

晋阳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项目。现场冷再生施工主要流程为:①原路面初步整平与整修,主要工作内容是将原路面明显波浪起伏路段进行预铣刨,以保证冷再生基层厚度统一;②按照试验数据,在整平好的路面上补充粗集料(按试验结果,对级配好的路段,也可省略该工序);③按规定6%的水泥剂量(加了1%的损耗)在集料上铺设水泥(按每袋水泥可以铺设的面积打好方格,保证水泥铺设均匀);④进行冷再生处置;⑤测含水量;⑥进行第二次拌和;⑦整平、压实;⑧养生。

2.2冷再生施工与路拌法施工的区别

从2.1条叙述中,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路拌法施工底基层,两者从施工工序上看,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存在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施工对象不同。路拌法施工对象是虚铺的集料,冷再生施工对象是旧路面及基层。这样,对拌和机械性能就有很大差别的不同要求。②拌和质量检测指标不同。路拌法施工对象是预设的集料,因此,拌和是否彻底就是拌和质量检验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路拌法最容易造成质量隐患的环节。与之对应的冷再生施工方法的拌和对象则是原有路面,拌和不存在不彻底的问题。同时,因为拌和造成的粗糙表面,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层间结合状况。③含水量控制方式不同。路拌法含水量控制粗放,靠经验用人工闷料的方式解决,很难达到最佳含水量状态,冷再生法采用电脑控制,拌和过程中自动加水,很好地解决了路拌法施工含水量拌制这一难题。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冷再生法施工对象是服务多年的旧路面,很难对当时所用集料的级配、强度等情况有准确把握,也给控制好冷再生施工质量带来很多困难。在晋阳路冷再生施工过程中,重点对以下环节进行了控制。

3.1严格把好拌和成品的级配关

众所周知,水稳基层级配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稳基层的难易和成型水稳的强度、耐久性、抗裂性。冷再生施工的添加剂为水泥。其强度形成原理与水稳碎石基本相同。所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了拌和料的级配。试验路段施工过程中,分别对不掺加集料,掺加10%、20%的10mm~30mm碎石3种级配情况进行了筛分,结果见表1。

3.2含水量的测定

因冷再生混合料中含有40%的旧沥青砼路面材料,所以,对含水量的测定有了不同于水稳碎石的要求。施工时对采用酒精燃烧法和烘干法两种方法测定的含水量进行了室内比较。方法为称取得10%混合料,分别采用燃烧法和烘干法测其含水量,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二者有显著差别,究其原因,采用燃烧法时,旧沥青参加了燃烧,造成了含水量提高。所以,在现场拌制时。一定要做好对比试验,测好真实的含水量。

3.3摊铺水泥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冷再生厚度、试验确定的干密度及水泥剂量。计算出每平方米旧路面需要的水泥用量,并据此用白灰打出框线,将水泥均匀地撒布在框线内,然后人工将水泥均匀摊开,力争使整个面积内水泥摊铺厚度相等。

3.4平整度控制

冷再生基层平整度的控制可以参照路拌法施工平整度控制的方法执行。在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进行整形。初步整形完成后先用钢轮压路机不开振快速稳压1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将高出的料刮出到路外,不允许出现薄层贴补现象。需要提及的是,在晋阳路施工中,因在原路面上增加了10 cm的10mm~30mm碎石,拌和后,路面厚度较没有补强路段有大幅增加。为保证补强与未补强路段衔接平顺,进行了多次平地机找平,造成局部路段集料离析。所以,整平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平地机刮平次数。

3.5碾压

碾压是水泥稳定类材料施工的关键环节,为达到最佳碾压效果,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和碾压方法。整形后,应立即碾压。碾压方法是根据试验路段结果,先用YZ16型压路机稳1遍,此时压实度可达到90%;然后用YZ18振动压路机振压3遍,压实度可达到98%以上;再用YZ16型压路机稳压1遍,最后用静载压路机光面压实。由于水泥是水硬性材料,碾压应充分考虑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并在试验确定的时间内完成碾压。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则应及时补洒少量水。在碾压过程中及时用灌砂法跟踪检测压实度,以确定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3.6养生

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尤其硅酸三钙对早期强度影响很大。所以冷再生的后期成型养护,直接影响结构层的成型强度和表现质量,故应有专人和专门设备进行养生。

每一段碾压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本工程配备洒水车2辆。养生路段长时,还应及时增加洒水车辆。养生期应不少于7 d,7 d内必须保持结构湿润。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禁止其他一切车辆通行。

4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大量的试验中可以看出,相同级配的水稳碎石较冷再生混合料有较高的最大干密度和7d抗压强度。初步分析为冷再生料中沥青砼颗粒孔隙大,强度低造成。沥青砼颗粒造成的混合料空隙大、强度低的客观现象,需要在长期的行车效果观察中进一步考验其路面性能。

5结束语

现场冷再生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旧路补强施工方法,有其不可代替的优势,在不断总结、完善施工质量控制细节的基础上,有大量完善、提高的空间。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的思考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