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坛地区螟虫发生概况与防治对策

2010-03-07张林华李粉华孙国俊邱淑芬翟俊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株率螟虫三唑

董 波,张林华,李粉华,季 敏,孙国俊,邱淑芬,翟俊平,滕 颖

(金坛市植保植检站,江苏 金坛 213200)

江苏省金坛市地处环太湖流域西侧,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年种植水稻2万hm2,二化螟与三化螟为我地水稻上的重要钻蛀性害虫,危害后常形成枯心、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对水稻产量影响大。

1 螟虫发生与危害分析

1.1 1995以来螟虫发生概况

三化螟1995~2001年重发生,二化螟2000~2003年重发生。1995~1999年以三化螟为主要防治对象,1999年二化螟在局部地区发生重,尧塘镇水北、儒林镇五叶等地出现水稻因二化螟危害而连片倒伏的情况,2000年二化螟发生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发区洪家村螟虫危害严重,损失巨大。2000~2001年二化螟、三化螟同时暴发危害,损失惨重。

2002年开始,三化螟发生与危害程度逐年下降。2004年开始,二化螟只在江苏省金坛市山区的部分田块发生较重。

1.2 冬后基数调查

每年的4月中旬进行螟虫冬后基数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油菜田、小麦田、冬闲田,每块田挖取300穴稻桩,共挖15块田左右,带回剥查稻桩中的螟虫,记录死虫、活虫数。由于此时部分螟虫尚处于滞育阶段,故只加权平均换算出冬后667 m2活虫数(表 1)。

1.3 灯诱螟虫成虫数量

表1 螟虫冬后基数调查汇总表

2001~2005年,江苏省金坛市植保植检站在尧塘镇汤庄村、朱林镇都圩村增设了2盏测报灯,用于螟虫的监测。2005年,又在薛埠镇上阳村增设了1盏测报灯,用于螟虫与飞虱的监测。灯诱时间为5月1日~9月30日,结合诱蛾时间,以灯下始盛至盛末为一个代次,对每年灯下的诱蛾量进行了分代次计数(表 2、表3)。

表2 市站灯诱点各代螟虫灯诱数量汇总表

1.4 大田期螟虫危害情况调查

2001年7月10日调查,二化螟枯鞘株率为0.04%(0.03%~0.07%);2002年 7月 17~19日发动江苏省金坛市16个镇(区)植保员调查了152块田,二化螟穴枯鞘率为2.77%(0~26.22%),枯鞘株率为 0.46%(0~4.21%),残虫数 266 头/667m2(0~5775头),全市严重危害面积占4.58%;2003年6月24日调查大田,二化螟枯鞘株率为0.46%(0.25%~0.72%)。2005年6月28日调查大田,二化螟枯鞘株率为0.04%(0.06%~0.03%),残虫数为73头/667m2(30~130头);2006年 7月 12日调查,二化螟枯鞘株率为0.17%(0.018%~0.74%),残虫数为692头/667m2(0~6 000头)。

表3 乡镇灯诱点各代螟虫灯诱数量汇总表

1997年8月10日调查,三化螟枯心率为0.36%;2001年8月7日调查,三化螟残留虫量25.81头/667m2,枯心率为3.17%;8月19日调查,枯心率为0.93%(0~1.82%),残留虫量595头/667m2(0~1 400头)。

1.5 成熟期螟虫危害情况考察

二化螟在1995~1998年的水稻成熟期考察中未查见,1999年虫伤株率为0.02%,残留活虫数为130头/667m2;2000年虫伤株率为1.19%,残留活虫数为620头/667m2;2001年虫伤株率为0.08%,残留活虫数为 252头/667m2;2002年虫伤株率为0.072%,残留活虫数为102头/667m2;2003年虫伤株率为0.08%,残留活虫数为132头/667m2;其余年份虫伤株率低于0.02%,残虫数低于50头/667m2。

三化螟在1995~2001年的水稻成熟期考察中,虫伤株均较高,按白穗率由高到低排列,前5位分别为:2000年白穗率0.68%,残虫数450头/667m2;1995年白穗率0.58%,残虫数1 625头/667m2;1999年白穗率0.437%,残虫数420头/667m2;2001年白穗率0.32%,残虫数424头/667m2;1996年白穗率0.28%,残虫数740头/667m2。2002年开始,白穗率低于0.05%,残虫数低于60头/667m2。

2 螟虫的防治

2.1 秧田期的防治

一般要求防治3次,始终坚持带药移栽的植保措施。1995~1999年,秧田期主要防治螟虫为一代三化螟。1995~1997年,秧田主要使用50%甲胺磷、18%杀虫双、25%杀虫双。1998~1999年,主要使用48%乐斯本、18%杀虫双。

2000~2003年,秧田期主要使用5%锐劲特(用商品量50 mL/667m2)、20%阿维唑磷、35%叶知春(敌畏·毒)防治一代二化螟与一代三化螟。近几年来,江苏省金坛市大力推广机插秧,极大地压缩水育秧、旱育秧的面积。特别是2003年后水稻条纹叶枯病开始上升,江苏省金坛地区大力推广机插秧秧田期无纺布全程覆盖技术,阻断了螟虫对机插秧苗的产卵与危害。

2004~2008年,水育秧与旱育秧主要使用50%虎蛙(敌·氟虫腈)、50%灵蛙(敌·氟虫腈)、40%盖仑本(毒死蜱)防治2~3次。

2.2 大田期的防治

1995~1996年,主要使用50%甲胺磷、18%杀虫双(用商品量 250~300g/667m2)、50%病虫净(甲胺磷·异稻瘟净)来防治三化螟,1996年还首次推广使用了三唑磷的复配剂杀螟王(三唑磷·阿维菌素·菊酯)。

1997~1999年,主要使用55%病虫克(杀虫单·噻嗪酮·井冈霉素)、90%杀虫单、70%噻单、50%虫杀手、70%螟虱光(噻·杀单)等,并于1998年首次推广使用了48%乐斯本。

2000年7月2~4日主治二化螟,药种与用量为5%锐劲特70mL/667m2。此后,随着虫情复杂化,农田变成了试验场。7次大田防治中,先后使用了35%毒死威(毒·敌)、20%螟铃特(三唑磷·阿维菌素)、52%虱单、75%稻虫必克(噻·杀单)、55%特杀螟(杀单·苏云金杆菌)、25%螟蛾杀星(毒·杀单)、40%稻虫光(阿维·毒死蜱)、30%稻虫胺(水胺硫磷·三唑磷)等药剂。

2001~2003年,主要使用50%敌唑磷、70%斯乐地噻单、20%螟休(增效三唑磷乳油)、95%扑螟瑞(杀虫单)、90%杀虫单、15%强农(阿维·毒)。2000~2003年的大面积防治中,以50%敌唑磷、20%螟休的效果为好。

2004~2008年,主要使用20%闪击螟(阿·三)、50%保丰灵(吡·杀单)、95%扑螟瑞(杀虫单)、20%农妙奇(阿维·唑磷)、40%斩虱绝螟(毒·辛)等。

2.3 大田期第一次统防时间的变化

1995~1999年大田第一次用药均在7月中下旬,结合二代三化螟与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进行。1995~1999年的5年中,以1998年第一次用药时间最早(7月14~16日),1999年最晚7月27~29日,其它年份在7月23~25日之间完成第一次统防统治。

2000年开始调整用药时间,大田防治中开始主治二化螟,2000年第一次用药时间为7月2~4日(2日中雨,降雨量11.8 mm);2001年第一次用药时间为7月18~20日;2002年第一次用药时间为7月3~5日;2003年第一次用药时间为7月2~5日(5日大暴雨,降雨量131.1 mm)。2003年以后,结合四(2)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在7月初主治一代二化螟。

3 讨论

3.1 测报方面

就螟虫的防治而言,二化螟食性杂、寄主多、峰次多、冬后虫源来源广(稻桩、稻草、其它越冬场所),防治难于三化螟。要按部就班地做好冬后螟虫基数调查、灯诱螟虫、螟虫发育进度剥查,以剥查发育进度预测的羽化高峰与灯诱蛾峰进行相互印证,确定防治时间。

3.2 防治方面

首先要减少小麦、油菜的免耕栽培,使用机械耕翻,破坏螟虫越冬环境,降低冬后虫源基数。其次,建议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复配剂等。使用三唑磷类复配剂时,要防止螟虫的抗性上升及其对飞虱的刺激增殖作用,减少使用次数,同时高度关注药后飞虱的种群数量变化。

[1] 苏建坤,张友明,禇 柏.杀虫双(单)防治水稻二、三化螟研究进展[A].2005昆虫学会论文集[C],2005.

[2] 曹明章,沈晋良,张金振,等.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和对三唑磷抗性的遗传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04,(1):73-79.

[3] 蒋林忠,李粉华,刘旺年,等.剥查野生茭白中一代二化螟虫态预测稻田二代发生期的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4(增刊):122-123.

[4] 蒋林忠,孙国俊,刘旺年,等.二化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策略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5,(12):52-54.

[5] 蒋林忠,刘旺年,李粉华,等.一代二化螟峰期成因及治理措施[J].江苏农业,2002,(1):58.

[6] 郝丽霞,韩永强,廖晓兰,等.二化螟与寄主植物间的互作关系[J].湖南农业科学,2009,(4):84-87.

猜你喜欢

株率螟虫三唑
水稻螟虫为害烈多措并举防效好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桑树螟虫性诱绿色防控技术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三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水稻螟虫防治与思考
不同浓度三唑锡悬浮剂防治效果研究
三组分反应高效合成1,2,4-三唑烷类化合物
1,1′-二(硝氧甲基)-3,3′-二硝基-5,5′-联-1,2,4-三唑的合成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