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农困境调查
2010-03-05王玺
王 玺
国际棉花价格绝对性地主导了国内棉花价格形成过程,暴增的进口棉打压了国内棉农的利润空间。2008年进口棉数量是2001年加入WTO时的19.5倍。
看着大雪纷飞仍在地里拔棉柴、种麦子的同村人,彭书红怅然离开,心中五味杂陈。
这位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棉农,种棉花的年头超过15年,如今却几乎被雪中的场景将信心彻底粉碎。周围没有一户棉农的面积是增加的,都在减少,少的减了两三亩,多的是一半,有的甚至全部改种。
“前两天,上边的人还说当前的棉花价格开始起到正面作用,有力地促进棉花生产了。”彭书红满是疑惑。当时,衡水的籽棉收购价为3.35元/斤,接近历史最高价。
作为黄河流域的棉花主产区之一,衡水种棉面积减少只是全国棉田面积下降的一个缩影。从2008年以来,中国三大产棉区棉田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减。
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棉农就开始直接面对享受高额政府补贴的美国大棉花场主,在数字暴增的进口棉花冲击下,随着逐年跌宕但无法掌控的行情,日渐失去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
棉田锐减危机
“初步调查来看,明年种植面积还要减,山东和河北已经改种小麦了。”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分会秘书长王定伟告诉记者。
目前一斤籽棉,全国平均价格在3.4-3.5元/斤,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但由于单产低,除去植棉成本,棉农依旧没有多少收益。王定伟认为这是植棉面积下降的原因。
中国最大的产棉区新疆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为2015.6万亩,较上年下降19.4%。多年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
在长江流域棉产区,浙江最大的省属农场——黄海农场的棉花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1.3万亩降到了2009年的100亩,仅作为农场科学试验田保留。
2005年之前,黄海农场的棉花面积为17万亩。而另一省属东辛农场,棉田面积从去年的8万亩下降到今年的8000亩。
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江苏省棉花种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是该省1999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2009年黄河流域棉田面积减少了16%,长江流域棉田面积减少20%。我们这个调查数据对外发布后,没有引起多少注意。”王定伟说。
“加入WTO后棉花价格波动不定,2002年至2008年,中国棉花收购价格年均波动幅度超过12%。棉花价格的不确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升使棉农收益总体下降。棉农承担了价格波动的恶果。”乐施会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陆德泉说。
乐施会和农业部农村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合作的调查显示,2001-2007年,中国农户植棉收益呈现三个波动周期,2001-2003年,种棉收益迅速增长;2004年比上年骤降过半;此后每亩植棉收益虽有回升,但年际间波动较大,2005-2008年际间波幅分别为48.6%、1.3%、15.5%、 63.5%。
“2004年棉农平均植棉收益同比下降过半,导致次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11%;2009年收益同比下降六成以上,种植面积下降是必然的。还给新年度的棉花市场波动埋下隐患。”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杜珉分析说。
棉农协会的调查也证实了这点,2008年度棉农籽棉交售价格平均不足4.8元/公斤,为六年来最低。山西、陕西、江苏和湖北四省棉农的交售价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国棉农大部分不计个人劳动力的成本和土地成本。如果把劳动力成本算进去,2007年每公斤皮棉成本达到了12.8元,2008年达到了高峰,13.7元。折合成籽棉,3.0-3.3元/斤,农民才能保本。但2008年,一斤籽棉平均交售价格在2.1-2.4元之间。”王定伟说。
“中国种棉面积的恢复用了多少年,现在一年减少1000万亩,一旦降下去,不容易恢复。你想,种棉花时,麦子还没收割,谁会拔了麦子种棉花?”他不无忧虑。
传说中的高价
“在中国国民经济、城乡就业、农村发展及减贫工作中,棉花均扮演着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乐施会研究与政策倡导项目官员刘源说,每年约五六千万农村劳动力直接参与棉花生产,3000 多万农户、1 亿多农村人口以植棉为生。
新疆等棉花大省每年数百万个季节性采摘棉花的就业机会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非常重要。粗略估计,2008 年,赴新疆采摘棉花的甘肃、陕西、四川、河南的数百万农工劳务总收入达25 亿元。
金融危机影响下,城市就业机会不断萎缩,棉花等劳动密集型农作物提供的就业机会更显珍贵。
乐施会的调查显示,中国七个主产省区被调查农户中家庭现金收入的35%以上来自棉花,其中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棉花收入占农户收入的70%以上。
“2003年以前,种棉花确实比单纯种其他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要好。但这几年,种棉花的都跑到人家后面了。”棉农彭书红说。
“无论年景丰歉,最高棉价只维持一两天。人们都会听说一个最高棉价,但真正卖到那个价格的少之又少。比如2003年,好多人都听说籽棉一斤卖到3.8元,但700人的村子找不到一家,都是听说。就像今年,哪个棉农一斤卖到3.4元了?都是有价无市。”彭书红说。
而山西运城永济市卿头镇永喜庄一组棉农刘建立则告诉记者,运城目前棉花最高收购价是3.5元/斤,但现在棉农手里没有棉花可卖。该村300多户棉农大部分都是3.1元卖掉的,自己是村子里卖得最迟的一户,也没有卖到这个最高价。
“整个永济棉农平均籽棉交售价在2.85元/斤。”山西省棉花监测点的信息员刘建立说,“百姓谁家里敢存棉花?都是摘多少卖多少,全年的投资在棉花上,家里开支、地里投资都等着用钱。”
彭书红给记者详解了棉农被这个最高棉价忽悠的过程:这几年每到新棉下市,加工企业都会先放出一个价格,比如2.6元/斤,但不开秤、不收。明明需要100万吨,只收10万吨。过几天,价格下落,心里没底的棉农,就得卖。
“我有技术(棉农技术合作社成员)、有责任田,这几年下来仅仅保本。”彭书红说。
而刘建立16亩责任田的收入无法抵消14亩承包地的亏欠,“2007年我贷款种棉花,第二年贷不出来,一分五的利,借了3000元。棉花价格高,土地租金就高,辛苦一年等于白干。种得越多赔得越多。去年邻村种棉花的赔了8万。”
“凡是出来种地的都不是大款,都是举债。结果,包地借了三四万,再赔进去三四万,很难翻身。去年邯郸一户棉农就因包地亏得太多,全家人走上绝路。”说起棉农的境遇,彭书红连连叹气。
2002-2007 年,国内棉花消费量以每年18.1% 的速度增长,巨大的需求并未引起棉花价格上涨。2005年起,中国棉花价格一直徘徊在1.8-2.5元/斤。
“国内棉花价格的形成过程中, 国际棉价起着绝对主导的作用。大量涌入的进口棉打压了国内棉农的利润空间。2008年,进口棉是2001年的19.5倍。2002-2007 年,进口棉占全国消费总量的20.2%;最高时达31.7%。进口棉在国内纺织企业棉花库存中有时占70%以上。”乐施会提供给本刊的调查数据说。
“纺织企业用多少,我们收多少卖多少。如果国内棉价高,而我们继续收,一旦配额下来,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棉商告诉记者。
“很多时候,一些利益集团不愿意从提升棉花生产稳定性出发,而是更多给政府施压,扩大进口。变成每一次棉花上市后,纺企和棉商都不来收购,而是先去争取进口配额,通过进口棉压低国内棉的价格,棉花收购商有价无市,等配额出来后再行动。棉农没有通畅的信息,这几年在波动里不断亏损、减产,就是源自这种微妙互动。”陆德泉对记者说。
虚弱的中国棉花
“美国农业部报告形容中国棉花产业,用的是‘weak(虚弱)。”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崔延虎告诉记者。
2009年1月的国外学术交流之行让他感触颇深。他介绍,在美国农业部网站专列了新疆棉花生产的数量,并且有十余篇关于新疆棉花生产的调查报告。其中一篇说,新疆虽然是中国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但由于中国土地承包制度,使得地块很小,棉花种植不能连片大规模,非常虚弱。“虚弱的经济经不起外来贸易各方面的冲击,如果棉农破产,中国政府的负担会加重。”
1996年,几个美国大学生在新疆和田承包了几百亩土地种植棉花。三年后,他们带回去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报告。“这个报告传达给美国的棉场主、棉花贸易机构、政府部门,他们肯定知道我们的软肋在哪里。”崔延虎说。
他调查发现,近几年美国棉花向中国进口,对新疆棉农的影响越来越大。“2007年以来,新疆少数民族棉农的收入基本是零或者负的,一半的棉农没有利润。”
乐施会报告显示,中国棉花主产地大多位于中西部贫困地区,东部棉区也属于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2008 年全国13 个主产棉区中有八个省区GDP 排名全国15 名之后,农民人均收入列全国15 名之后的有7 个省区。
“植棉区经济落后,当地老百姓穷,收入低,生活状况差。不管走到哪个棉区,只要一进村子,感受就十分强烈。”王定伟说。
“比较2008 年、2002 年两个年度的中国棉花需求量、进口量可以看出,加入WTO后国内棉花新增需求的近一半被进口棉占领,美棉长期居进口首位。”乐施会报告指出。
“美国棉花30亿补贴合到咱们中国8000万亩棉田上,按照现在价格,一亩也要200多元。而他们农场大,棉农数量少,这样的补贴非常可观,他们拿着补贴就够了,根本不考虑价格。”王定伟说。
“加入WTO后,中国棉农被推到了市场最前沿,直接面对美国受到高额补贴的棉农。”刘源说。
2001 年之后,中国政府履行承诺,大幅度削减棉花进口关税,无论是配额内、配额外关税,还是2005年起实行的滑准税,都降低了棉花进口门槛。同时大幅扩大配额数量,棉花进口配额量由2001 年的78.1 万吨扩大到2004 年的89.4万吨。还取消了棉花出口补贴。
农业部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倪洪兴撰文指出,关税削减对农业影响不仅表现在进口量的增加,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对国内趋势价格的抑制上。目前,我国许多大宗农产品的关税保护度已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国内外市场基本接轨,国内价格等于国际价格加上关税,因此,关税的进一步削减和关税配额的进一步扩大,都将对我国农产品趋势价格造成明显抑制作用。据专家测算,每增加2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将压低国内棉花趋势价格一个百分点,相当于棉农损失8亿元。
2007年,我国棉花消费量已经达到1088万吨,占世界消费量的40%。
“我们调查发现,如果皮棉价格降低1元/公斤,新疆棉农人均减收80 元。”刘源说。
“2001-2005年,我国棉花消费量从11万吨增加到265万吨,增幅2309%。棉花新增国内消费增量的86%均被外国进口产品占领。”倪洪兴撰文道。
戴上镣铐的中国棉花
“大部分棉农已经死了心,只有少数还在坚持,但底气不足。像我这样的,从没种过别的,如果不是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倒茬,我也要改种。”彭书红说,棉价涨涨跌跌,让棉农不踏实,周围不少棉农说,棉花再涨1毛钱,粮食再落5分钱,我也种粮食。
金石期货高级分析师董淑志认为,进口棉激化了中国粮棉争地的矛盾。“谁市场收益大并有保障,农民就会偏向谁。”
但王定伟认为改种并非易事,尤其是像新疆这样对棉花高度依赖的产区。
“新疆700 余万棉农中,少数民族占到58%。”刘源介绍说。
崔延虎告诉记者,新疆30多岁的农户,除了棉花再不会种别的。
去年在参加棉农合作分会的培训时,彭书红和来自我国三大产棉区的其他141位棉农联名上书温家宝总理,反映中国棉农的窘境。
“中央高层非常重视,让有关部门研究保护棉农的重要措施。”棉花协会相关人士说。
2009年棉花每亩15元的良种补贴全面铺开,然而13亿元的补贴依然没有遏制全国棉花面积下滑的趋势。
倪洪兴认为,加入WTO以来,国外享有补贴的低价农产品的进口抢占了我国农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严重侵蚀了我国支农惠农政策的效果。
乐施会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在美国2008 年农业法案有效期内(至2012 年),美国棉花将有每年10 亿美元补贴。这些补贴将分为直接补贴(6.11 亿美元)、反周期补贴(平均每年4.65 亿美元)和市场贷款(平均每年1160 万美元)。
该法案还重新引入了一项补贴,其内容类似于WTO 棉花裁决中要求美国应当取消的补贴项目。这个高地棉花项目将在五年内向美国棉花生产商提供4 亿美元的经济调整援助。
“在棉花这方面,发达国家很狡猾。他们利用和平条款,让发展中国家接受他们所谓历史遗留问题,继续补贴自己的农民,并且不能到WTO机构里去投诉他们。”陆德泉说。
“印度从2002年对我国的零出口变成了2007年的63.2万吨,跃居进口来源国第二位。”杜珉说。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势必让更多的外棉进入中国,印度是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意向国之一。中国政府应充分重视来自多边自贸体系与双边自贸区对棉产业、棉农造成的双重冲击。”刘源提醒道。
“一旦农民不种了,产业链断了怎么办?完全依靠进口棉,中国将极为被动。”在王定伟看来,在外棉的冲击和打压下,中国的棉花成了“戴着镣铐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