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归属感,解决民工荒

2010-02-23

环球时报 2010-02-23
关键词:新生代归属感农民工

马红漫

农民工在中国部分地区已然成为稀缺资源。由于经济迅速回暖,沿海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初步统计,节后珠三角的劳动力需求缺口随时有可能超过百万人。

每逢春节长假,沿海地区都会暂时遭遇民工荒。如今,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和内地用工规模的加大,招工难很可能渐次演变成为一种常态。放眼长远,低端劳动供给的稀缺将倒逼企业升级换代,是一个积极的趋势。然而,眼下企业必然要经历工资成本刚性提升的阵痛期,如何平稳过渡值得探究。

时下珠三角等地的民工荒有着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以前最被企业所忽视的一线普通民工摇身成为用工市场的“香饽饽”,工资待遇也水涨船高。为了吸引农民工,一些企业抛出了诸多诱人筹码,除了上调基本工资外,在午餐补贴、生日祝福金、工龄补贴等福利待遇方面也毫不吝惜。

事实上,沿海地区对农民工吸引力的骤然下降,有其客观背景。一方面,近年来内地城市发展速度加快,许多二线城市也纷纷向农民工伸出了橄榄枝。相比沿海地区生活成本高、离乡路途遥远等现实问题,内地城市更吻合广大农民工的生活诉求,即便其待遇稍有逊色也会分流大批外来务工人员。

另一方面,农民工的结构在悄然发生改变,这正是导致民工荒常态化的根本原因所在。时下,80后甚至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中流砥柱。他们已经没有父辈那样对土地强烈的依附感,也接受过更多的教育。相比父辈们单纯挣钱回家的愿望、甘做繁华都市匆匆过客的心态,新生代农民工对“打工”二字已经有了不同的诠释,他们强烈期待能够在城市里寻求到归属感。

年轻的农民工们希望在打工征途上增长见识、丰富人生,期盼企业能够提供发展机会、所在的城市能够真正接纳自己。为了实现这些更高层次的需求,新生代农民工十分重视自身技能的提升。可见,农民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今非昔比,市场上简单劳动力的供给将会日渐萎缩,这一格局必然会与一成不变的企业需求发生激烈碰撞。

以此看来,如果广大企业仍满足于无核心技术支撑的低端制造行业,必将面临劳动力干涸的窘境,民工荒常态化或将逼迫企业向高端产业迈进。但应当看到的是,当前日渐高企的招工成本已经开始蚕食企业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民工荒导致的开工不足,又让传统以业务量博取最终盈利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如若没有外力的引导和扶持,大批企业很有可能在产业升级之前便纷纷夭折。

当然,这一外力主要指的是政府的有形之手。在鼓励企业产业升级方面,政府应通过税收等经济杠杆,引导企业走技术革新之路而非沉迷于简单的外来订单加工和仿制。同时,有关部门应当高屋建瓴地对各城市和各地区的产业进行系统规划,创设相关研发部门,协助企业进行技术突破。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需要帮助农民工在城市里找到归属感。新生代农民工多倾向于举家外出务工,他们想用自己的劳动让全家过上城里人的日子。这种“举家移民”的方式,决定了这些新生代农民工迫切希望平等享有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社会福利。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就重点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在城市稳定就业”。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不仅需要加大对中低劳务人员的培训投资,根据市场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免费培训服务。同时,从源头上破解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子女就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才是更为关键的任务。温总理在去年12月也说:“我们要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让他们融入城市,和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待遇。”

让农民工们在为城市挥洒汗水的同时拥有一份归属感,这才是解决民工荒难题的出路所在。▲(作者是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

猜你喜欢

新生代归属感农民工
丁程鑫 偶像新生代 演员请就位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企业新生代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辽源市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