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者鼓动西方对华强硬

2010-02-21

环球时报 2010-02-21
关键词:美欧对华制裁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2月18日文章,原题:应对过分自信的中国 西方对中国的看法开始恶化。从网络攻击到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固执,北京表现出的过分自信和强硬姿态正促使西方反思。倘若与中国关系的矛盾方面今后将占主导地位,那美欧摆正了其对华战略吗?如果没有,有何选择?

西方与中国在诸多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真正让西方震惊的是近来北京伸张自身利益时的盛气凌人及志在必得的态度,甚至不惜以坏蛋面目示人。种种迹象显示,比起以往中国已不太在乎与西方合作或维持和谐关系。西方希望北京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相反,中国似乎有意要摆脱对它的束缚。

这种新情况跟国内民族主义民意和不安全感有一定关系。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北京对权力对比的看法变化。中国成功避免衰退令其愈加坚信本国的适应力。

不过,许多西方官员认为中国误判了形势——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谈论在敏感问题上给北京更多空间的声音戛然而止,来自商界游说组织的支持也在减弱,先前乐于将中国归入“重要但非紧急”一类的政府首脑如今开始重估战略。

西方希望中国意识到自己做得太过分了,希望它会做出一些和解举动——比如让人民币适度升值及默许对伊朗更严厉制裁——以扭转政治态势。尽管过去一周里纷纷扰扰,但华盛顿只是做了不大的战术性转变。然而美欧可能会视之为警钟,对其中国政策做出一系列重大改变。

这意味着什么?以下一些方案可供参考:

威胁采取针对性措施,限制中国的放任自由行为,比如对与伊朗交易的中国公司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惩罚汇率操纵行为以及对华征收碳关税。

从全面接触转向选择性的接触和融合。眼下,取消和推迟对话的是中国,而提出请求的向来是西方。这种情况可以结束了。在国际论坛上一味给中国让座的做法也可以缓一缓。

改变以中国为中心的接触和融合政策,更多地与立场相近的国家协调对华政策。美国在与欧洲盟友加深合作方面大有可为,在亚洲也是如此。但更多的外交能量可集中于其他联盟的潜在成员,包括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南非。

在价值观分歧可能继续的领域,如援助政策等方面,可发起更有竞争力的政策。西方不要只顾与中国达成共识,而要着眼于绕过中国。

北京仍有机会作出表示,证明上述举措是不必要之举。它需要认识到西方的关切是当真的:以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坐享其成对于全球安全、经济、政治和环境秩序来说不堪重负。不愿担负责任就要付出代价。▲(作者安德鲁·斯莫尔为美国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研究员,汪析译)

猜你喜欢

美欧对华制裁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制裁之痛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德外长:美欧关系取决于如何对华
欧盟发布贸易统计,中欧贸易增长迅速,逼近美欧贸易
商务部:东盟对华投资下降是正常的市场和企业投资现象
欧盟对白俄罗斯制裁延长一年
美欧谈自贸,中国早应对
制裁等于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