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口项目绩效管理扩大免疫规划的效果评价
2010-02-18李铁华吴彩琴夏岳峰
李铁华,吴彩琴,夏岳峰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055)
为更好地做好全人口(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的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根据《深圳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实施工作指南(试行)》的精神,我们对该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的强化和引申,结合绩效管理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试图从中找出更有效的管理模式,推动免疫工作的全面实施,充分体现“免疫面前人人平等”、“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以达到按国家免疫程序全程接种、及时接种、安全接种、有效接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辖区内26个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的2008年、2009年扩大免疫工作进行项目绩效管理的前后对比。
1.2 干预方法
1.2.1 加强领导,制定考核方案,定期对绩效评估工作进行督导,全面推进绩效评估考核工作。
1.2.2 改变服务理念,强化沟通服务培训,苦练免疫规划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1.2.3 签订目标责任状。
1.3 质量控制与绩效管理
1.3.1 建立项目督导组,根据项目管理方案每季度进行全面的督导,编写督导报告,信息反馈,写出整改报告,落实整改措施,基于PDCA循环管理。
1.3.2 建立技术互动与技术支持QQ群,随时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
1.3.3 充分利用OA系统发送各种邮件,建立方便、快捷、畅通的信息流,不断提高执行力。
1.4 其他
1.4.1 举行免疫规划知识竞赛,形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氛围。
1.4.2 加大补贴力度,激励员工主动做事。财政补贴全部补到做事的人,同时医院加大补贴力度,对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实行配套奖金。
1.4.3 按接种质量、接种率进行绩效分配。以安全接种的质量,接种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分级管理。
1.4.4接种人员岗前强化培训,持证上岗
1.4.5 对2008年与2009年的工作任务数量、各种疫苗接种率、预防接种不良事件处理、疫点处理、强化免疫等作为项目绩效管理前后的对比与统计分析,数据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六苗”覆盖率
“六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麻疹活疫苗、乙肝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覆盖率:2008年为85.2%;2009年为89.3%。
2.2 I、II类疫苗接种总人次数
Ⅰ、Ⅱ类疫苗接种总人次数2008年132 258人次;2009年183 152人次,增长38.48%;Ⅱ类疫苗接种收入:2008年5 092 892.41元,2009年5 415 891.22元,增长6.34%。
2.3 强化免疫、疫点处理与应急接种:2008年完成16 057人次的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和乙肝疫苗的强化免疫;2009年完成了48 066人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2008年疑似麻疹疫点61个,应急接种6 461人次;2009年疑似麻疹疫点21个,应急接种1 862人次。
2.4 疫苗相应控制疾病发病率
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2008年17例,2009年2例;同比下降88.24%,其他疫苗相应控制疾病发病率为0。
2.5 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报告
不良事件监测敏感度提高,主动监测,及时处置,减少纠纷,安全接种意识增强。从接种人次来看2008年接种132 258人次,报告12起;2009年接种183 152人次,报告41 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13,P=0.004 4)。
3 讨论
项目管理是为了使相关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根据管理科学的理论,对需求、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及控制,并利用工程化开发方法所进行的系统活动。绩效考核又称绩效评估或绩效评价,它是按照规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组织内部成员对职位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1]。
探索预防保健任务书形式,确定任务、工作方式、信息反馈的机制,赋予分值,完成任务即评定合格,全额给予激励[2]。2008年前也有预防保健经费拨付,但只是按完成每人次5元补贴,但是没有“钱”和“事”对应,更没有与“人”相关,2009年我们针对性地实施项目经费、配套经费与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将培训、学习、提高、安全、督导、考核、评估进行综合管理。使扩大免疫规划的各项指标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达到了“三个满意”(政府用了钱满意,员工得到该得的钱满意,服务对象得到安全、周到、及时、有效的服务满意)的目的。
通过这两年来的实践,扩大免疫规划管理的效率提高,改变了以前“公共卫生重要,无钱没人肯干”的状况,预防保健经费项目拨款+医院配套的项目绩效管理模式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使预防保健经费以项目或契约化管理的形式下拨,强调“事”与“钱”的对应,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引入项目配套绩效激励机制,同时也激发员工对技术提高的需求,建立预防接种不良事件调查专业队伍和鉴定专家队伍,加强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专业知识与处理技能的培训,强化安全接种、有效接种意识,开展监测,及时妥善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敏感性。按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接种针次数基础上结合硬件、接种覆盖率、质量、满意度和资料管理等方面定性评估考核后下拨。通过调控项目经费比例,引导各中心工作方向,解决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中重点和难点工作,有序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在考核上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重结果,轻过程,以定量为基础,体现多劳多得。同时用定性指标进行调控,确保工作质量按项目拨款的方案。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进一步修订,但本方案对预防保健工作的促进作用已全面体现,为卫生部门实施对基层预防保健工作的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思路,通过探索和实践,希望使预防保健工作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虽然项目管理在公共卫生系统的应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说项目的确定标准、可行性论证、人员的激励机制、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指标体系、风险管理、执行管理、质量管理和管理的规范性等方面仍有所欠缺[3]。而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实施表示支持,实施意愿较高,但是应对配套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从而有效地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探讨、总结和改进完善。
(本文在完成过程中得到各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医院核算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
[1]梁万年.社区卫生服务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121.
[2]张惠琴,李若明,玄泽亮.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全科团队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8,5(11):817.
[3]许速,倪政,蒋小华,等.项目管理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0):7.
[4]王君丽,陈琦,潘岳松,等.北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员工对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认知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5A):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