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2010-02-18李卫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31期
关键词:乡土区域教材

李卫华

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知识对人类与环境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求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说明地理学已从纯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呢?

1 重视“重理”教学

什么是中学地理之“理”呢?概言之,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基本概念,各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自然条件与生产的关系,各生产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产配置等基本理论的初步知识等。反映在教材内容、知识结构上主要表现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内部的联系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的联系,教材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坚持重“理”教学,能使学生正确地宏观把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地理之“理”是地理知识的筋骨,体现了地理知识严密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学科的系统性、整体性。学生认识到了这一点,便能从思想认识上奠定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纠正学习地理靠“死记硬背”的偏见。

重“理”教学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战略措施。地理之“理”一般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坚持重理教学,则突出重点,扣住难点。反之,哪怕将“理”之外的内容讲得如何生动,到头来也只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坚持重“理”教学,功夫主要下在“讲”上。要努力锤炼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文学性、趣味性,深入浅出、条分缕析,从个别到一般,从专题到综合,把“理”讲得形象生动、清晰剔透。做到讲一个问题,突破一个问题,不要弄成“夹生饭”。在教学时间上,要根据需要对章节教时重新安排,要舍得花时间,不要担心不能面面俱到。当然讲述时在深度及联系其他学科知识方面均要考虑学生能否接受。

2 课堂教学过程立足根本,深挖内涵,拓展外延

2.1 立足根本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地理教材作为教学、学习和复习的根本。在备课时仔细研究地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结构,抓准重点、难点,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立足于知识的根本,切中命题的要点,做到“胸有成竹,静观其变”。

2.2 深挖内涵,深化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史要注意高中的系统地理知识与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的联系和结合。《高中地理》必修内容是系统地理,而初中必修内容《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区域地理。系统地理是建立在区域地理基础上的,而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系统地理知识都需要落实到一定的地理区域才能得到分析和解决。总之,系统地理好比是“纲”,区域地理就是“目”,只有“纲举”而“目张”,才能言之有物。但由于长时间取消地理会考,导致中学地理课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尤其是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学生没有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结合渗透的意识,更缺乏把二者结合起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区域地理的学习是当务之急。

但是目前高中地理课时安排较少(每周2节),不可能对初中区域地理进行系统学习和复习。如何处理系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即如何处理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深挖内涵的方式让高中地理教材的“骨架”上逐渐“血肉”丰满起来,即教学时以高中地理教材为主,兼顾初中地理,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高中系统地理上,当涉及相关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时,则适当补充、拓宽,实现教学中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的有机结合。在复习和总结时,复习区域地理知识要适时联系系统地理,复习系统地理知识根据需要联系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特别是人文地理知识,尤其要注重与区域地理的联系,只有把人文地理的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2.3 拓展外延,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

在地理学习与复习过程中,既要加强地理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沟通,又要注意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的联系和结合。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白然界,还伸展到社会领域,同时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就高中学习而言,地理科既有与政、史学科之间的交汇点,更有与理、化、生学科之间的交汇点。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发现地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的途径,必须正确地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在知识的交叉点着力。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人地关系,用化学方程式反映喀斯特地形形成的原因等。

3 重视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3.1 通览教材、课标

特别是今年的高一学生,有来自初中课程改革实验校的,也有来自非初中课程改革实验校的。而初中课程改革实验校和非初中课程改革实验校,存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旧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同、新的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与旧地理教材的内容不同,特别是中国和世界的地理区域的要求和内容有很大的差异,而这部分内容又是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所要求掌握的,有必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因此,高一地理教师要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学生学情和学科特点,并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衔接工作,保证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3.2 精心设计教学衔接内容,重点突出必备知识

1)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重点复习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工夫彻底解决,高中教材中将要涉及的内容重点复习。例如很多新生对“地球和地图”内容掌握不牢,一些概念混淆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特别是经纬度知识。又如区域地理图普遍掌握不好,一方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形成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或者说这幅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不能灵活地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班上挂两幅地图(中国与世界政区)。在进行知识衔接时,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

2)对容易忽视和薄弱问题应及时弥补。①对于初中区域地理,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学习中注意弥补。可根据高中教学需要,适当拓宽世界大洲、国家和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②有关较高要求的计算(如地方时、区时、日期、气温、经度的计算等),在初中不做要求,但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一些。③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对于初、高中知识有冲突的地方,应以高中地理知识为主,如气候类型的分类、特点、分布规律、成因等。

4 从乡土地理中汲取营养

4.1 在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知识

现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主要阐述的是自然地理及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在人类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众多的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现象,如何来解决和协调好关系,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那么,在讲述这些知识的时候,学生对宏观的环境知识不是很了解,听起来抽象,此时就可以穿插一些乡土地理知识,利用身边的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易于接受。

4.2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乡土地理校本课程

乡土地理知识,包括的内容很多,既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在的。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乡土地理各不相同。在教学的同时,适时地开发一些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可以充分发挥本地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结合当地的教育实际,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学生也能学到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猜你喜欢

乡土区域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分区域
芬芳乡土行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读《乡土中国》后感